淮安城市发展战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城市发展战略

淮安市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几年来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逐渐为南京都市圈和徐连经济区的发展所“边缘化”,具有明显的经济低谷地区城市的发展特征。究其内因,主要归结于长期以来淮安封闭型的发展导向,主要表现为城市自我消费型增长。同时,随着宏观形式的趋紧,以土地投入换经济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淮安发展swot分析

1、优势人文优势劳动力、农副产品、旅游等地方资源优势逐步改善的区域交通条件

城建基础优势

2、劣势自然环境条件的局限性,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层次不高

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逐步改善的区域交通条件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

3、机遇中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长三角城市群与南京都市圈的迅速成长

日益重视加快苏北振兴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发展总体框架拉开

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展

4、挑战日趋激烈的城市与区域竞争不断拉大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作为苏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淮安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人手,合理控制区域性要素供给导向,并以此有效引导对城市化发展需求1.极化城市(镇)

按照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依据淮安市区域空间发展现状,淮安应建立以大城市为主导,以新城(卫星城市)为骨干,以各类专业化特色小城镇为基础,构建主城——副中心区——新城——重点中心镇——般镇一农村集中居住社区等六级配套完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1)提升中心城市功能。2)壮大县城规模 (3)聚合城镇 (4)村庄整治

2.要素集聚

(1)人口向城镇集中 (2)产业向园区集中 (3)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

3.劳务产业化

淮安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应以劳务输出为导向,辅以一定的就地转移,形成劳动力的双向转移格局。适应当前长三角快速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发展契机,立足“南下北上”,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实现劳务产业化

4.特色塑造

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周边中心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分工明确、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功能定位,才能不断提升淮安城市功能和形象,可概括为:以运河文化、红色旅游为主题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苏北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生态绿城。

5 制度创新制度 1调整乡镇行政区域,优化小城镇布局,控制一般小城镇无序低效扩张。

2淡化“市管县”体制,逐步扩充县级政府的权利。

3,拓宽城市发展资金来源,实现城市建设机制创新。

淮安的反战战略由依赖发达地区扩散的被动城市化向与发达地区合理对接的主动城市化转变。由封闭型城市化向开放型城市化转变。正确处理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将劳动力转移战略作为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点。由分散建设转向集中建设,更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淮安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注重由内生增长转变内外力量的协同并重,而依托于自身优势资源,积极承接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功能扩散,加快劳务输出,形成专业化的地方竞争优势,融入区域一体化分工网络,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通过市域层面的社会、经济、空间和政策的合理指引,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