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996”企业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996”企业文化
目录
一、何为“996”工作制? (1)
二、“996工作制”产生的主要动因 (1)
2.1社会发展问题 (1)
2.2企业经营需求 (1)
2.3特殊环境需求 (2)
三、“996”工作制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
3.1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3.2给员工带来极大的身心损害 (2)
四、“996工作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五、企业如何做? (3)
六、结束语 (3)
摘要:前段时间,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为“996工作制”站台的言论,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很显然,网络热词“996”折射了不少企业的加班常态,这不禁令人反思:什么才是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当前中央不断强调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实现体面就业的大背景下, “996”工作制显然与此背道而驰。个人认为,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 “996”工作制都不应该提倡,更不应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企业需要提倡奋斗精神, 但不能够硬性规定996的制度。
关键词:996工作制;加班;企业文化
一、何为“996”工作制?
所谓“996”工作制, 指的是早晨9点到晚上9点上班, 每周工作6天。如果再加上上下班路上的1个多小时, 那么就意味着城市里面的工薪族每天早7点多就要出发, 晚上近11点才可以到家, 而且每周只有1天的时间休息。996工作制”意味着劳动者每周要工作72个小时,这超出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工作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很多国家,劳动者的平均工作时间低于中国。欧洲一些国家早就实行四天或者四天半工作制,而我们加班文化长盛不衰。在媒体的质疑声中,有些企业辩称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全情投入、高效产出。
勤奋是中国人的天性,加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人不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也没有人不知道“不劳而无获”的道理。面对经济压力,很多企业不得在工作的方式上做以改变,从企业家和创业者的角度来看,“996”确实代表了他们要强、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如果站在普通员工和基层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看,这就更倾向于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的不公平,因为他们灌输给员工的理念是:“996”加班制是崇尚劳动,只有增加劳动时间,才能为企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加速企业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更有甚者,一些推行“996工作制”的企业还将其当作“职场鸡汤”灌给员工,将不合理的超时加班与拼搏、向上等品质画等号,赋予“996工作制”某些文化和精神含义等,其实反而有悖于互联网精神提倡的平等、包容、创新。
二、“996工作制”产生的主要动因
2.1社会发展问题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看,经济持续增速,中国社会正从温饱正向小康迈进。相比老一代劳动者而言,新生代的劳动者,在生存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前提下,对自身的价值、权益和健康更加重视,特别是互联网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员工更是如此。这些企业对员工超法定劳动时间的单纯微利或小利益激励,已经难以满足员工以时间需求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也因此正在从“时间就是金钱”的认识向“健康高于一切”、“时间价值大于一切”的观念转变。从社会和人口结构看,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人口老龄化化加快、出生率放缓,处在转型期社会的年轻一代需要跨地域、跨时空妥善处理好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家庭要事。在这样发展环境下,很多员工不如往更“听话”,愿意通过超时加班来获取超工资收益。以此为一些企业强制推行“996工作制”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2.2企业经营需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企业生存发展中,一些领域呈现出
白热化竞争特点,企业竞争空间相互积压,竞争领域激烈交错。在市场空间增量有限,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增加、投资者给予较高期望之下,企业经营发展压力增大,众多企业处于不进则退的危险境地。创业难,守业更难。很多企业初创阶段异常艰难,员工加班加点工作。但是,成功之时,却并未有半点轻松,甚至比以前更累。也就是,企业是要成长的,很难停留在一个不大不小的舒适状态。此外,人工成本是很多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减少用工,提高工效,延长工时,则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支出,提供更高利润。故此,一些企业明知违反国家劳动法规,也要实行“996工作制”。在个别企业,还有比“996工作制”更耸人听闻的“716工作制”,即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周工作7天。
2.3特殊环境需求
在一些特殊企业、特殊项目、特殊岗位上,从现实角度看,确实需要有些从业人员能长时间链接主要相关联的工作要素,承担起重要的使命,而不得不选择“996工作制”,甚至“白加黑、五加二”工作状态。
三、“996”工作制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1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营造“鼓励加班”的企业文化不仅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抑制和损害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就中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的,是产业升级的机遇、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企业家的战略眼光。产品的创新性、营利能力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都不是靠一味地“996”就能实现的。面向未来的竞争,企业要比拼的应该是技术、质量、管理、文化,而不是员工的体力与耐力。企业文化首先要讲法治,恪守法律精神、严守法律红线,在法律的框架内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那种以牺牲员工的休息权和健康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企业文化,将很难有凝聚力和生命力。
3.2给员工带来极大的身心损害
无论是员工还是企业,谋求自身发展无可厚非,但是996工作制其超长的工作时间,不符合《劳动法》的8小时工作制规定,其加班制度与法律有冲突,严格来说是一种违法行为。长期的“996”工作制会造成员工压力增大、精神疲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出现“磨洋工”的现象,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活力也逐渐磨灭,延长工时看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额外效益,实际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是无穷的。而且,大规模的企业采用“996”工作制会直接影响一代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产生大规模亚健康群体,埋下巨大的健康隐患。除此之外,超长的工作时间,占用员工太多自我支配时间,让员工对家人缺乏陪伴,对家庭和谐是一种长期伤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以尊重员工为前提,积极探索更合适的办法,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而非一味地追求牺牲员工个人时间的方式谋求发展。
四、“996工作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社会整体的超负荷工作时间,不仅对于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不少例如健康、心理甚至是意识形态等负面社会问题。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变得毫无意义。例如今天的日本虽然经历整个社会高负荷工作后,目前缓和许多,但是造成了“不婚不育”“心理疾病爆发”等问题普遍发生,让老龄化的日本社会雪上加霜,为日本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力,即便日本有世界顶级的工业制造业水平,产生的价值也未能有效弥补经济增长的乏力。
其次,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如果过多占用居民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