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评析孟子性善论 学生姓名 范 博 锋 专业名称 历 史 学 指导教师 崔 丽 萍

2013年5月18日

教学单位

历史文化与旅游系

学生学号 200986014001

编 号 LS2013LSX001

评析孟子性善论

摘要: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性善论”的主要内涵有人性本善、大体与小体之分、注重后天对善的扩充,其谈“人性”着重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而言,即专指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则从”生之谓性”的角度来谈人性,即人的自然属性。他们两者的立论点不同,而且德性实现的方式也不同,孟子强调由内而外的德性实现方式,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强调由外而内的德性实现方式。尽管他们有许多不同,但最终目标都要使人致善。性善论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揭示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关键环节。研究孟子的性善论,必须搞清楚其在理论上的不足,同时也要肯定他在思想和方法上的合理因素。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现代启示

Evaluation of mencius theory of goodness

Abstract:Mencius is the first system on Chinese though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humanity thinkers. His theory of "goodness" are the main contents about human goodness, and small body, pay attention to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o expand, the talk about "human nature" from "people who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animals", which points to people's social attribute. And xunzi is born is called the Angle of "sex" to talk about the human nature, that man's nature. They make a point of the two points is different, have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and virtue, mencius emphasized the virtue is implemented by inside and outside, xun zi advocated "human nature from", highlight the outside-in virtue is implemented. Although they have many different, but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make people to be good. Virtue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is political thought, and revealed a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his whole thought system. Study of 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in theory, at the same time also want to be sure he in the thought and method for the reasonable factor.

Key words:mencius;theory of goodness;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 wisdom;the modern enlightenment.

目录

一、何为人性 (1)

二、孟子性善的内涵 (1)

(一)认为人性本善 (1)

(二)认为人性有“大体”、“小体”两种 (2)

(三)注重后天对善的扩充 (3)

三、性善论在孟子思想中的地位 (4)

(一)在政治治理上 (4)

(二)在道德观念上 (4)

(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4)

(四)在教育上 (5)

四、与荀子性恶论的异同 (5)

(一)性善与性恶 (5)

(二)人性理解之差异 (5)

(三)孟荀都重视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 (6)

五、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7)

(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 (7)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7)

(三)“性善论”对政治制度建设的意义 (8)

(四)对法制建设的启示 (8)

参考文献 (10)

谢辞 (11)

附录

1.开题报告 (12)

2.结题报告 (13)

3.答辩报告 (14)

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其“性善论”对后世学说影响深远。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性善论”进行梳理和论证,以窥其梗概。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的论述方法,将孟子与告子、荀子的人性观加以对比,以便清楚的认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汲取孟子的思想精华,有助于指导和启示现代社会。

一、何为人性

评析孟子性善论,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性。这个问题在我国思想史上争论了两千多年,至今未能解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详细界定‘人性’的概念,往往在不同层面而谈人性。”[1]因此,笔者综合古今各家所言“人性”,概括出“人性”较合理的含义。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人脱胎于动物界,不可避免的带有动物习性,如饮食男女、耳目声色之欲等。这些都是人基于自然生命至上的种种生理及心理的本能和欲望,即相当于孟子所言的“小体”。从这一层面讲,以新陈代谢、繁殖后代等心理生理本能为内容的动物性或自然属性,是人和动物的共性。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与禽兽者?应该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思想反映为内容的社会性,即孟子所言的“仁义礼智”,亦即“大体”。[2](p78)所谓人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的这两方面的属性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执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会产生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告子和荀子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主张“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虽然注意到人的自然属性,但着重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社会属性谈人性。这就割裂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肯定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由于对人性概念理解的差异,争议两千年而不能决。

二、孟子性善的内涵

孟子的“性善”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3](p278)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确定无疑。他进而发挥自己的思想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4](p283)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第一,仁义礼智作为善端“人皆有之”,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天性无例外地都是善的;第二,善端在人性中固已有之,“非由外铄我也”;第三,善是人的自然倾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这样看来,作恶反而是反自然的。

(二)认为人性有“大体”、“小体”两种。

“大体”是人的社会属性,即“仁义礼智”;“小体”是人动物性的自然属性,即耳目口腹之欲。认为人养其“大体”、“小体”不同,他的道德也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5](p207)这里“去之”、“存之”的便是“仁义礼智”。

“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其大也。”[6](p294)

在此,孟子已经能比较清楚地区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质的区别,非常强调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性。更深刻的是,他还同时看到二者质的联系[7](p235)。他并不是一般的否定人的自然属性,而是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应该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只有为社会属性服务时才有意义。即“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8](295)也就是说,为吃喝等自然属性活着的人,如果不失掉他们的“仁义礼智”等社会属性,他们所养的口腹岂只是生物性的尺寸之肤呢?而已成为人的社会属性这种高级运动方式的载体,表现出比生物性更高的意义。孟子这种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是辩证的,直到今天还有意义。的确,人的自然属性如果不被社会属性所制约,人类将退化为动物,产生不堪的后果,如孟子所说的:“如是人所欲莫胜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胜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9](p290)因此他强调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强调人应该养其大体,认为在需要的时候,人应当为真理正义做到“舍生取义”反映了人类本质发展进步的趋

势,说明随着生产的进步,人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使自然界越来越人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属性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化。孟子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人的本质的深化发展与人对自身的认识也随之深化发展的反映。

(三)注重后天对善的扩充

虽认为人性本善,人的“仁义礼智”是先天固有的,但同时也认识到人的后天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对人这种本质的影响,人们保持这种善性的程度是不同的。

他对“仁义礼智”又有“四端”和“四德”之分。能够在后天把“四端”发展为“四德”的人,才是君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智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0](p83)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11](p214)

如上所述,在孟子看来,能否把“四端”发展为“四德”,主要是人的主观的作用。虽然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但只要主观上努力保持,就不会失掉“四德”。如他们所赞扬的“齐王之子”就是客观环境下仍保持善性的人:“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12](p350)

因此,孟子提出了许多在主观上进行自我修养的方法,如“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吾养吾浩然之气”等等,以期人们通过这种主观上的修养,达到保持固有的“仁义礼智”的目的。

最富有进步意义的是:孟子虽然非常强调人的主观作用,但也不排斥客观环境对人本质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勃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也。虽有不同,则地有肥跷,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13](p285)

“居移气,养移体。”[14](p350)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p327)

既然客观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对人的本质具有这样的影响作用,孟子在政治

上提出一些主张,改善人们的物质环境和客观环境,促使人们保持“善性”,是客观环境对人的“善性”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16](p125)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7](p18)因此应该“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18](p11)使百姓吃饱穿暖之后,才能讲“仁义礼智”,即“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之不负戴于道路矣。”[19](p18)

这种认识能够注意到物质环境对人的道德伦理、人的本质的作用,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的反映,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因此是进步的,是应该肯定的。

三、性善论在孟子思想中的地位

“性善论”在孟子的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的很多思想也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

(一)在政治治理上,孟子提出“保民而王”,“保民”即实施仁政,孟子在论证实施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期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20](p83)其中的“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人性之善,孟子将性善作为仁政的基础,实施仁政便可实现王道。

(二)在道德观念上,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导向,孟子在义利观上延续了孔子的看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1](p156),把是否深晓义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主要判断标准。因为“善恶之心,义也”即义是孟子性善之一。“重义是众善之源,未必无利;重利是恶行之始,卒丧仁义,孟子所以倡重义轻利说以端正人心”[22](p48)。

(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提出“取物以时”的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3](p5)对于这个主张,孟子是这样加以阐述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其性,则知天矣。”[24](p331)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应该把善心通过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由推己及人到推己及物,把人伦道德推衍到生态环境中,进而提出

“取物以时”和“取物以节”的主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在教育上,孟子发展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思想,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成圣成贤的潜能。因此“夫子之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25](p374)只要弟子有一颗向善求知之心,他都一视同仁,诚心接纳。“‘性善论’在孟子教育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人性本善,孟子便用教育这一方法来扩充善端,最终使人成圣成贤。”[26](p167)

四、与荀子性恶论的异同

在战国时代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论争鸣中,孟子力倡人性善,荀子力主人性恶。在此我们梳理一下他们的思想。

(一)性善与性恶

孟子在与告子的辩论中明确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7](p278),而荀子在人性观上则坚决主张“人性恶”,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亡焉。”[28](p375)这是说本性的发展必然发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现象,足证本性是恶的。

(二)人性理解之差异

由上文可知,孟子是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这个角度来论证人性的。而荀子论“性”与孟子恰恰相反,他对“人性”做了明确的界定:

“生之所以然着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29](p357)“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30](p377)“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自然者也。”[31](p379)

毫无疑问,荀子对“人性”概念的界定是属于“生之谓性”一路。因此,反就概念本身而言,与告子一样,荀子的“人性”概念同样不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内涵和规定,而指人基于其自然生命至上种种生理及心理的本能和欲望。

荀子的“人性”指的是“生之谓性”,亦即人的自然属性,但他并没有否认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认为人有着禽兽不具备的“有辨”、“有分”、“有义”、“能群”

等特性。“但这些特性不是人天生而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他认为这些都是后天之‘伪’而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性。”[32]

(三)孟荀都重视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

虽然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但他们还是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他们都重视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对德行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善,但那只是“四端”,是萌芽,需要人不断地扩充。因此很重视主观努力和追求。如“挟泰山已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但像“为长者折枝之类也,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33](p16)

因为这是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完全能做到的。孟子认为,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追求善性,往往面临很多困难,要经受诸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类的苦难,但只要个人坚持努力,就能收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34](p327)的功效,成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5](p149)的“大丈夫”节操,直到达到“如舜而已矣。”[36](p215)荀子也强调个人主观努力。他说“学不可以已”,他要求保持和发扬“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不断追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更高道德境地。在追求善良人心时,荀子要求人们坚持脚踏实地的“行”和“为”。他说,在积善成德方面,人的才性的差异远没有跛足和骏马的差异那么大,但是积“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荀子特别指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37](p21)。荀子认为,人只要积极克服困难,做出“折骨绝筋”的努力,“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38](p19)荀子倡导通过人的不懈追求去成就“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的“道操”[39](p11)。直至“以修身自明,则配尧禹。”[40](p23)

孟子强调客观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将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41](p285)

荀子也看到后天社会环境对人性善恶的影响和作用。他说“习俗移志,安久移质”[42](p109),意思是说,人长久所处的社会习俗环境,会影响和改变人原有的品质。荀子提出,为了培养善良的品质,“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要“慎其所立”,这是为了“防邪僻而近中正也”[43](p3)。他说,就像“蓬生麻利,不决而

主,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4](p3)一样,一个人若是“择贤师而事进,则所闻者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45](p387),这就会“身日中于仁义而不自知”。反之,若是“若是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那就会“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46](p389)经过以上三点比较,虽然孟荀人性论上差异较大,但他们还有相同之处,他们都主张“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行对人的规范,都希望最终成为像尧舜禹那样的君子和贤人,可以说他们是殊途而同归。

五、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47](p83)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他说“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别是极小的,这人所多出的一点就是善性,倘若没有这种善性,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两脚的禽兽。其次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孟子通过“圣贤人格”告诫人们,“善端”如果没有给予积极的保存,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逐步消失。“内圣外王”的高尚品质就是在“为善”中拓展“善端”的结果,它也肯定了人们是在“为善”中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重视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针对现实情况,不断创新方法、讲求实效。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

所以“性善论”(人性向善)有助于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有助于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大大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是教

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本着“善”的品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学生“善”之本,规划了其发展的进程。学生本着“善”之端,在他人教化中使其得到拓展;本着“善”之根,在自我教化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德生活的起点并不是零,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设想,倘若教师在教化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内在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的“善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体会到自我“向善”的意愿和“为善”的能力,也许,德育实效性就能真正得以实现。孟子的“四德”与“五常”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种道德意识、伦理精神。扩充“善”的过程,正是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伦理的过程。社会在德化中发展,人类在德化中成才,没有德育存在的社会,就没有人的精神家园;没有德化的人生存的社会,是混乱而危险的社会。德育本着“人性善”而为社会与人类提供着最根本的物质与精神保障。“仁者无敌”“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学校教育必须立“德教”为本,倡“尊贤尚德”为主的德育目标,仅此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真正意义所在。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基于“善之始”,即性善论,它为学生自我身心发展提供了舞台。

(三)“性善论”对政治制度建设的意义

“性善论”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即“内圣”,只要诚心修身,既可成圣成仁,无往而不胜。“内圣”可致“外王”,修身是手段,“内圣”是目的,而前提是人有根本的善端。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贤作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鼓励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因此,政治上崇尚“贤人之治”,忽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按这样的见解,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制度和措施,而仅仅是治理者的道德修养。因此我国古代便没有形成西方三权分立的制约、监督机制,行政司法往往混而为一,缺少对执政者权利有力的制约,各种政策、决策就很难保证公平、公正,所以我国近代的衰落,被人欺侮就在所难免。

(四)对法制建设的启示

性善论会造成泛道德主义,将文学、法律、政治、经济等文化变现,统变为服务于道德和表达道德的工具。儒家推崇“仁政”,构建了“善”的价值体系,却造成宽、信、孝、慧、敬、勇等一切道德观念都归于善统摄。“为政以德”、“德

主刑辅”、“明刑弼教”,突出表现道德越位扩张而成为法学领域的主人,侵犯了法律的个性。另外,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只须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通过道德教化,弘扬人的善端,便可达到平治天下的目的。统治者对民众采用道德教化手段,使他们保持善性并扩而充之。藉此,社会上出现矛盾即可诉诸于道德途径解决,道德泛化也就顺理成章。

道德作为自律强调内心良心的制约作用,而法律作为他律则强调外在暴力的制约作用。这两者用力的方向不同,但共同维系社会的稳定。但按照性善论的思维逻辑,既然人性本善,那么作为他律的法律也就是可有可无的了。即制定法律,强调道德。只是作为德政辅助的刑罚,而绝不可能沿着现代意义上的,以维护个人的权利为核心的民法的基本精神相契合的方向去制定法律。因此我们提倡德治时要适可为之,不能把道德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要法治德治并举,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为构建和谐社会各尽其力。

综上所述,孟子为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而提出人性善,希望将人与生俱来的善端扩而充之,使人成为具备“仁义礼智”四德的圣人,这是其社会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的目的是要引导人们修身养性、培养道德,借以实现他所谓“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系统研究这一问题本身有助于人类认识的深化。孟子的性善论虽然是一种天赋道德观,但其中又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和人性平等的思想萌芽。因此,对孟子的人性论不能简单否定,但也不能否认其割裂人性的实质,而应当认真进行剖析,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以作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如何分析中国哲学的人性学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第一期).

[2]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3][4][6][8][9][13][15][27][41] 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11][36] 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娄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 傅佩荣.孟子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20][47] 杨伯峻.孟子译注.公孙丑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2][14][24] 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6][35] 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7][18][19][23][33]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1] 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 刘锦贤.修身.孟子的生命哲学[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25] 杨伯峻.孟子译注.尽心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6] 余家菊.孟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8][30][31][45][46] 方勇.荀子.性恶[M].李波.北京:中华书局,2011.

[29] 方勇.荀子.正名[M].李波.北京:中华书局,2011.

[32] 路德斌.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J].中国哲学史,2003(第四期).

[34] 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7][38][40] 方勇.荀子.修身[M].李波.北京:中华书局,2011.

[39][43][44] 方勇.荀子.劝学[M].李波.北京:中华书局,2011.

[42] 方勇.荀子.儒效[M].李波.北京:中华书局,2011.

谢辞

历时将近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崔丽萍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在此向崔丽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宝鸡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评析孟子性善论

一、立项(选题)依据

1、本人比较喜好中国传统文化;

2、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理论基础,欲研究其思想,必先从性善论入手;

3、有关性善论的著述虽颇多,但观点出入很大,空闲未耕之地尚多;

4、对重建中国人的道德信仰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二、研究内容

1、着重论述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及在其思想中的地位;

2、对比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异同;

3、简要论述“性善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三、指导教师意见

经审查,同意开题。

签名:

年月日

论文题目:评析孟子性善论

一、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及存在问题等

论文题目确定之后,本人开始搜集各种材料,了解此课题的研究状况,从而拟定论文大纲,经指导老师修改指正后,着手论文写作。

经过三个多月认真研读资料,向老师同学请教,反复探讨,百般琢磨,初稿草定,在指导老师悉心指导之下,又多次修改,才正式定稿,其中苦乐,终身难忘。

本课题比较完整的论述了孟子“性善论”内涵及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由于本人学力有限,及材料所限,在观点方面创新不够,对材料的把握难以得心应手,逻辑尚欠缜密。

签名:

年月日二、指导教师评审意见及论文成绩

范博锋同学的毕业论文《评析孟子性善论》,在写作过程中,收集了大量材料,从初稿、二稿到定稿,进行了多次修改,态度认真,效果也有很大提升。论文结构合理完整,论点鲜明,论证比较充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格式规范,达到了预期的训练目的和要求,说明范博锋同学已经具备了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的基本能力。但论文研究还不够深入,视角不够新颖,资料收集也有限,应在以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努力克服以上缺陷,多学理论,多读原著,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成绩:(百分制)签名:

年月日三、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经审查,同意答辩。

签名:

年月日

论文题目:评析孟子性善论

评语:范博锋同学的论文题目是《评析孟子性善论》。选题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论述了“性善论”的内涵、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现实意义。

该论文结构比较合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孟子“性善论”的内涵,比较好的论证和理清了“性善论”;第二部分对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进行比较,更加辩证的去看人性问题;第三部分论述了“性善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范博锋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搜集和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对提纲和论文进行了多次修改。论文层次清楚,论据较为充分,行文流畅,注释规范。在答辩过程中,能够基本准确回答评委提问的问题。但是由于受个人实际研究水平及资料占有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对各种人性观点论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理解和深入分析。

总体来说,范博锋同学的论文基本符合毕业论文的要求。

答辩小组

姓名职称答辩成绩签字组长康少锋副教授

成员

侯辉副教授

刘晓燕副教授

崔丽萍讲师

毕业论文成绩(百分制)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权重50%)

答辩成绩

(权重50%)

总评成绩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

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二、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性善论,这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摘要]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 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 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①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②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孟子在否定吿子的同时,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 ①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②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③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 一、存心 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善心。孟子认为,能否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的这句话我认为说的非常对,可以说善心就是一个分割点,具有善心了,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没有了善心,就加入了小人的行列,可以说保持善心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其实,“性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一颗善心,并且要把这一善心保持下去,就像《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人从出生开始都有一颗善心,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能否保持这种善心,不被利益、名声、金钱所诱惑,不再这大千世界中所迷失是十分重要的。人只有不断保持的保持这种善心,才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养心 养心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善心。孟子说过“养心莫过于寡欲”,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修养品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我认为养心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说实话,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机会、诱惑太多,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来如何养心的呢?其实“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今天你不随意乱扔废纸,明天不乱扔果皮,后天不乱扔空水瓶,以此类推,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在乱扔垃圾,你就是一个环保的人。养心也一样,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善”的层次,今天可以做半件好事,少百分一直的欲望,明天做一件好事,少百分之二的欲望和杂念……,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欲望、杂念就会不断地减少,从而让善心占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而孟子则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即强调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即人人都有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言之称“四心”。扩而充之, 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此四心即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之所以把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可能产生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把美化了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阶级的人性说成是共同的人性,目的有二:一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仁政提供理论依据。 孟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思想局限,使他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没有偏颇,这是历史之使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被淘汰。但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除了具有美化地主阶级政治,麻痹人民意志等消极方面外,也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的。 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也符合了儒家爱人爱己的思想。同时还提出了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也劝诫地主阶级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 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心”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政治、经济上的平等。 对于当今社会,性善论同样有借鉴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在后天的影响下是会消失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虽有其理论上的漏洞,不是科学的道德人性理论,但其中包含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充分使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大家提高道德素质的又一条途径。

谈孟子性善论

谈孟子性善论 中文0801 1703080202 摘要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是孟子人道精神在动乱不堪的时代的选择,孟子人性善的实现途径是自我反省和恪守道德规范。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性善论。 【关键词】孟子性善 孟子的性善论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 在政治治理上,孟子提出“保民而王”,“保民”即实施仁政,孟子在论证实施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人性之善,孟子将性善作为仁政的基础,实施仁政便可实现王道。在道德观念上,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导向,并且在论证时也认为作为性善之一的“义”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提出“取物以时”的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这个主张,孟子是这样加以阐释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应该把善心通过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由推己及人到推己及物,把人伦道德推衍到生态环境中,进而提出‘取物以时’和‘取物以节’的主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性善论的代表, 对性善论的阐述最为详细 ,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孟子的思想,至今对孟子的性善论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深入了,但笔者仍想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能够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新的理解,故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一、性善论的内容 李学才,张焱兵《浅谈孟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7卷第8期 李伟言,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45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浅谈性善论

浅谈性善论 【摘要】:封建时期把儒家思想作为法定的治国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其关心的问题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的法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至今许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态及价值形态中仍留有“人性善”的痕迹,这种法律价值心态对现今的法治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向善、孟子 【正文】:“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大致相近的。孔子没有明言性善还是性恶,为其后人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孟子继承孔子,首创“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关于人为什么为恶,孟子认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二者之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修回善性。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 孟子之所以从人性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剧变的历史现实,激烈竞争的政治形势要求哲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理论环境,严峻的思想理论竞争要求诸子百家只能以理论的深刻性解释现实、探讨现实以立足于众学说之中。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道德的客体,因此,深入到道德的深层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就不可避免的要从人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需要。 性善论”大致贯穿了两千年来的思想史。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基本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之后,汉董仲舒认为善与性有一定距离,但他并不否认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尽管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说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却是根本。所谓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一本而万殊”,以此补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够全面之处,如他所说:“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明代大儒王阳明虽为心学家,但也认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由此,儒家学说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的变迁,然而儒学者在“人性本善”的倾向上却没有改变。宋代《三字经》开篇就将“性善论”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从宋开始,“性善论”不仅为士人所接受,并已深入一般民众的心里,进一步形成了价值意识形态。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善与巩固,儒

浅谈孟子

浅谈《孟子》 七年级(1)班孙小凯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同时还兼顾有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十分的伟大,启迪人生。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作为一代亚圣——孟子,这位儒家宗师,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张,游说各国,后来隐退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颐曾说过:“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数语,却将《孟子》精要概述无疑。可见,孟子的思想之于孔子,既是继承,更是升华。孟子也强调仁义,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导“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谓之本心,且与仁义礼智分别相对应。孟子对梁惠王说“仁者无敌”以强调“仁”的作用;对齐宣王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推广仁爱之心;孟子还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可见“仁义”在孟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论”则是说人性本善,通过自觉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孟子思想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语言中放射出的艺术魅力是无法让人忽略的,在历史积淀下一直熠熠生辉,愈发珍贵。尽管当时孟子无法将他的理想实现——改变诸侯割据局面,一统中国,养名教民,可后人能从《孟子》中汲取更多精华,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将孟子学说沿用到当今社会建设及立身处世之道中。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古而今,围绕着人性之善恶,哲学家有过许多辩论。关于人性的探讨,最初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有“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使差距扩大而已。不过在这里孔子只是略微提到了人性这个话题,并没有展开论述。后来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与之相对的是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人的善是后天教化而成。除此之外,还有性不善不恶论,由吿子提出。先秦的关于人本性的讨论大概是以上三种学说。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重要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源泉和基础。孔子创立了仁学,劝人学仁行义,但是却没有告诉人为何要如此做。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学仁行义,是因为人们具有向善的本性,向善是人的本能。 孟子认为人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性,另一个是命。体现在下面这段话: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于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性”是指人的普通生理欲望,口之于好吃的食物,眼睛之于好看的色彩,耳朵之于好听的声音,鼻子之于好闻的味道,四肢之于安逸。而“命”则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的人伦关系。孟子说: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孟子离娄下》) 这里的“几希”就是“命”,“性”是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而“命”则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命”的具体是仁、义、礼、智,这四者是人的善端,是人性本善的根源。孟子对于仁义礼智的说法是: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吿子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吿子上》) 四心相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赋予的,是我本身就拥有的,只是平时人们都没有用心思想、领悟罢了。 为了证明“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孟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比较极其意义

摘要: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与思考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孟子提供了人性之善的内在依据和人天生具有的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苟子则强调修己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但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二者的相互补充恰好克服了对方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不足。所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揭示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虽互相对立,实为相辅相成。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 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①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一、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在于: (一)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②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二)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三)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①杨英法. 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比较研究[J]. 北方论丛,2012,06:100-102. ②叶惠宏.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付小雨学号:1049721403417 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道德学说和教育学说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性善论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Mencius’theoretical principle of system philosophy,and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Benevolence policy,the Moral and the Education.It ha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personality in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Nowadays,it still playing the importent role in our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harmonic. Key words: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socialism harmonic;realistic meaning. 一、性善论的提出 性善论的提出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紧紧围绕着天命与道德的关系展开,首先是殷周之际道德的重要性在政治中的作用凸显出来;其次是孔子为代表的仁道思想,让道德从政治层面走向了个人的修身;再次,是《中庸》将人性与天道直接相联系,解决了人性来源的问题。这个过程蕴含着儒家用道德转化不可知的天命并为道德寻找最终的源泉的努力。 (一)殷周之际的人文精神跃动 在殷周之际这个大变革时代,道德的重要性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开启了一种从愚昧向道德文明前进的大方向,这体现在从天命不易、祈祷祖宗保佑到天命靡常、修得以俟天命的转移。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政治层面上,道德在政治权威中的份量越来越重。这一转变使神权所代表的威权转变为事实的道德理想规范,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道德的重视体现在制度的设置上,从《周礼周

孟子的性善论与现代意义

一、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人性是善的。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三)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孟子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四心即仁义礼智这“四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讲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因此可得出,他认为四心或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的身体是人本来就有的。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二、性善论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 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易于失去。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所以有《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学会做人,参与社会,恰如孟子所说的,居于安宅、行于正路,我们一定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因此我得出“性善论”能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将“性善论”解读为“人性向善”,由于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向善”是一个过程,所以会减轻当今社会因本着“人性本善”的原则进行道德建设的许多压力,从而加速国民素质比较普遍的提高。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本着“善”的品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学生“善”之本,规划了其发展的进程。学生本着“善”之端,在他人教化中使其得到拓展;本着“善”之根,在自我教化中实现自我价值。“仁者无敌”“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学校教育必须立“德教”为本,倡“尊贤尚德”为主的德育目标,仅此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真正意义所在。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基于“善之始”,即性善论,它为学生自我身心发展提供了舞台。

浅谈孟子和荀子人胜论酌比较(一)

浅谈孟子和荀子人胜论酌比较(一) 论文关键词]性善性恶自然属性道德属性 论文摘要】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人,陛论。他们二者一个立足于人的道德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一个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通过主体的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两种理论形态看似对立,实则互补。 人性的善恶是中外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的基础。几乎每一位重要的伦理学家都对人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人性善恶的不同回答建构了不同的学说体系。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深的人性论当属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后世学者对于人性的看法深受其影响。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和苟子所倡导的“性恶论”在理论形态上看似对立,在逻辑意蕴上实则互补。孟苟人性论的争议与其说是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不如说是人性概念的内涵问题。 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起点不同,即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 孟子主要从人的类本性即人的道德属性人手来理解人性,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吃喝性色这些生理本能固然是人生而具有的并且也是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是却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不是人的本质,所以不能以此来定义人性。孟子认为,如果把这些生物本能理解为人性的话,那么岂不是“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所以,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内在依据,即人具有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具体地说就是“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善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就是说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生而具有,就好像人生而具有四肢一样,并且是内在于人的,即人先验的具有“善端”、“良心”,而人性正是指这种人区别于动物并且为人所特有的道德属性,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的“性善论”揭示了在人的先天禀赋中含有道德属性的胚芽和种子,具有从善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然地表现为善,个人还需要一定的修为才能保持善性,这就为他的道德修养论的提出作了铺垫。 与孟子不同,苟子主要从生理上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来理解人性。苟子认为天赋之性善是不存在的,人的天然之性中不包含道德之善,他批判孟子不察乎性伪之分,即不能区分人的自然属性的天然性和人的道德之善的人为性。“性”是指人的自然本能,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佚”…等等。这些都是人与生俱来的,无需后天的学习和熏陶。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苟子严格区分了先天之“性”与人为之“伪”,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混淆了“性”“伪”的区别,善不同于好利疾恶、耳目之欲等本能,它不是人的自然本性中就包含的因素,而是人为的,是人后天对于礼法制度的学习和遵从的结果,所以不能认为人性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既然苟子把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规定为性,那么为什么会得出性恶的结论呢?因为人与生俱有的好利、疾恶、声色之好等自然属性或生理欲望,包含着产生争夺、残贼、淫乱等不好的社会后果的可能性,他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处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就是说,如果任由人的这些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发展而无所规范节制的话,将会带来争夺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论文 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义指正确的行为。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

了余地。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二)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化性起伪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必须回答人性善的问题。既然人性是恶的,是先天的,善是怎样产生的呢?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化”的,即可以改造的,通过化性使先天的恶变为后天的善。既然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人怎样能够在道德上达到善?荀子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如果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人不可能改善白己的生活。在社会中共同生活,需要共同的行为准则,需要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天生具有欲望,有欲望就有欲求,如果无止境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