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摘要]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

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

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①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②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孟子在否定吿子的同时,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

①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②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③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善,至于有人行为不善甚至作恶多端,那不是他们天性不善,而是因为他们悖逆了自己的天性,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从孟子与吿子的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不但强调了“善”的先天因素,而且还提出了“善端”扩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性的本质“善”与现实的利益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这并不冲突,它与人的后天受教育、教化程度、人格修养水平以及修养方法等都有关。通过孟子与吿子的辩论,孟子深化、丰富并发展了前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使自己的性善论成为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

二、孟子性善论的论证逻辑

心性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性善论是其重要内容。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杨泽波先生认为孟子以心善论性善的基本思路是:“首先由特定涵义的心--良心进入,接着论说良心我固有之,由良心进到本心,再以本心的道德本体意义证明性善。”①性指人的价值本性,是社会现实的,是与自然的本性不同的特质。人性,是作为“类”的人之本性的认识。人性善是因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心,此心是道德观念的萌芽,孟子又称其为端。四心的萌芽是因为人意识到了人禽之别。在孟子看来,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不应该是人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人都有满足感官欲望的天性,但是不能将其看做人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是指先天人性中的善“端”,也就是善的萌芽,恰是人和禽兽的一点点差别。朱熹注曰:“几希,少也。”“几希”不是人和动物共同的自然生理属性,而是人作为人所具有的能思、能辩善而养之的义理仁心,这是天赋的。人对“理”、“义”的认知,是一切动物所无法比拟的。故而孟子认为应该以人禽之别来规定人性。《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孟子的性善是先天固有的,人所贵重的是自己的德性。孟子所谓性善,并非谓人生来的本能都是善的,乃是说人之为人的特性是善的。“明于庶物”,是人能以理性明察万物的自觉特性,因此,很自然的“由仁义行”,这里的“仁义”,即指“几希”的性。几希是生而即有的,所以称之为性。孟子讲“性”,是指人类之本性,即人所特有的道德性,特别强调“类”。

但是,人禽之别为什么必然产生四心?在孟子看来,人禽之别本来就包含了人与人之同,由此就产生了人的同类意识:“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②由于同类意识,人就能努力将自己的利益需求和精神需要推己及人,

①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②《孟子·吿子上》

也能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他人的好恶取舍,于是同类意识萌发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可见同类意识是心善之本、性善之源。但是,同类意识为什么必然导向善而不是恶呢?这是因为人人都意识到人已有相同的生理感受和心理需求并不保证人人都行善,也会出现此种情况:我之所需也正是别人之所需,这样别人就是我满足需要的障碍,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利益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如果产生了如此恶念,再由此推己及人,其结果将不堪设想。其实孟子的论述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也就是要想同类意识导向善,就必须有一种约束机制,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精神自律能力。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以同类意识为起点的。

孟子的人性理论,实际上是以讨论人性问题为契机,构建了一个以性善为基础,以良心为核心,以精神自律为机制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围绕心、性、天三个核心概念而展开。孟子的论述逻辑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人生来就具有成善的能力、端倪。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以德为上。孟子把人性归于“心”,实质是指人的“良心”、“本心”。“心”、“性”一直被理解为人的道德实践的动力与根源。孟子引述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心”、“性”只有“操”之,滋养、扩充,道德才能实现。按李泽厚的说法,“孟子提到的四心,实即四种感情。孟子认为,这四种感情是仁义礼智四端,因此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而且这种感情不是外界环境或某种力量决定的,而是先验的。所以,有人也把这种意义上的心称为具有先验道德的情感心。”①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一种道德认识,这就是“本心”、“本性”之知。“这种本性之知既是先验的存在于人心中的道德认识,又是心本身所有的先天思维能力。”“先天道德性是先天心理机能与先验道德知识的混合体。”②“性”以“心”为基础,有尽心才能知性。而“心”与“天”的关系是“心”与“性”的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尽心能知性,也即体现“性”的为善能力。人具有了行善能力就要努力追求一种道德境界,而最高的道德境界就是“天”。

综上所述,性善论的论证结构可以简述为:同类意识---心(最初以“端”的形式存在)---性(为善能力)---天(高尚的精神情操和道德必然)。

三、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性善论思想大致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李泽厚.荀易庸纪要.文史哲,1985(1)

②刘宗贤.略论孟子的“心性”说与王阳明的“良知”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p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