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谋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谋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显著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其中既有严峻的挑战,更蕴藏着发展的机遇。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市场主体来说,关键要学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内外环境变化,客观认识自己,冷静分析原有优势的消长关系,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始终牢牢把握主动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成因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国际经济与合作新优势开放型经济创新

一、经济全球化的最新表现及其成因

经济全球化现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尤其迅速,呈现出以一新的形态:①贸易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几乎成为所有国家为之努力的行为规则。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构筑起来。这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有发展。②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目前,总数已达6.4万多国家的跨国公司及其遍布全球的数十万个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③生产和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使生产社会化发展到更高程度。经济全球化涉及的中心是金融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是国际市场,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市场。④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日益表现出某整合态势。随着冷战的结束,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通讯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络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已跨出原来的地理界限,为全球所拥有。

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体制,它反映了国际经济关系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这一变革必然给当前国际关系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一)促进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各国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传统经济体制下的零和、输赢规则已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非零和及双输、双赢规则所取代(二)对南北关系产生双重影响。南北关系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剥削与控制、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对南北关系产生了双重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双方在处理南北关系时表现出务实性和灵活性,放弃了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

经济全球化对南北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第一,它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经济全球化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出让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全球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第二,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由于经济实力不同而所得相差十分悬殊.第三,使南南合作面临挑战。七八十年代,在77国集团和石油输出组织等南方国家组织的主导下,南南合作曾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三、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分清主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应服务和服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我们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坚持扩大内需的同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利用外部市场和资源的能力,形成一个规模大、水平高、结构优化的开放型市场格局。

其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应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方面,应加快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应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通过大胆试验和积极借鉴,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最后,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还应有助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应愈加重视共同发展问题,平等互利地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和发展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妥善解决贸易纠纷和摩擦。

四、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实践,勇敢地对外开放和扩大对外开放,积近30年之努力,取得了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我国成功应对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了平稳过渡,就业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对外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几

年来,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发展。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与俄罗斯、非洲、东盟、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加速增长。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贸易结构优化,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近几年,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在机构设立、市场业务准入、战略投资者引进、客户和地域范围拓宽等方面实施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措施。同时,国内银行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或者与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过程中,提高了市场服务能力和赢利能力,明显改善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服务意识等,实力不断增强

(三)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从经济总量看,外贸和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从增加就业看,我国目前外贸领域就业人口超过8000万人。从税收增长看,目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占全国税收的比重达15%左右;再加上外资企业税收,涉外经济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达到40%左右。

(四)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表明,对外开放越充分,经济越有活力,居民收入和福利的改善越快。外资的大量引入既带来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一流的经营理念,也带来了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质量标准,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了参照标准,促进改革不断深化。

五、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地姿态走向世界。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有话进口商品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着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公平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要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我们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

六.新阶段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至少应聚焦在三个根本性的方面。

(1)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根本支撑。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将不断上升,单纯依靠廉价资源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提升人力素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等方式,培育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推动人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更有效地结合,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自主创新优势,这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根本动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