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 啊”,这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是反复呼告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 比,便于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 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
小结
早先所知的闻一多先生,并非诗人,而是斗士。这与他的死有关, 一副斗士的铁骨,被那最后的演讲承载着,撞击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由此想到了屈子,虽赴死的方式不同,却都感天动地,悲壮激越。有 人道屈子首先是政治家,而后才是诗人,因为政治家使其择死;然而 让后人年年端午而祭,则是诗人之死,死得诗意。我想闻先生震撼人 心之死,大概亦如此吧。如果说屈子的香荃使之永恒,闻先生的红烛 则使斗士不朽!
六、探究主旨
《 红烛》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剖白。 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更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 去烧迫使人的迷梦,捣破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 “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种子”。 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 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
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 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 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
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 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
部编版语文 第一单元
红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 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3、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 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 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结束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 《新月集》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 为闻一多、徐志摩。其中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因此 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 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 《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 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
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
看情人。
五、品读诗歌,理清抒情脉络
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 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 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
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 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 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 盾?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 悟的过程。
“不误,不误”采用反复的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前后两种截 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包含着诗人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 愧,也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表现了诗人对“红烛”精 神的敬仰。
“灰”与“泪”两层。 2、3、4节——“灰” 5、6、7、8节——“泪”
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在 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 境融”。 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 神态。
5、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 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 “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 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
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 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八、拓展延伸 1、课内素材积累
作为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用诗歌抒发爱国情 怀,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贞大爱。他在《七子之歌》中这样 写:“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 亲!”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热烈的眷恋和对帝国主义列强无比的 憎恨。闻一多经常告诫学生:闻义能徒方为善。他讲:“即知 爱国,则当随地为国尽力。”他在《红烛》中写道:“莫问收 获,但问耕耘。”他在《人民的世纪》中响亮地喊 出:“人民至上!”这一口号震撼了时代,闻一多被学界称为 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
的序诗。
四、整体感知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大声朗读,说说你的初读感受。
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处: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
2、课外阅读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 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 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 身精神。
理清抒情脉络
开头一切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 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诗的主体 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最后一节归结到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 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诗集《红烛》,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 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理想,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 时具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歌以 浓烈的色彩、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
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
七、赏析表现手法
1、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
第一问: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第二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 第三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 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 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 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 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 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经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 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销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 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过郭沫若、成仿吾介 绍,由泰东书局出版。
红烛之泪,是先生流自心底之忧国热泪;红烛之光,是先生燃其生 命所发之爱国之光。
八、拓展延伸 1、课内素材积累
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抒发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震撼人 心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 造光明而彻底地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 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 为世人创造光明。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 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培育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表明诗人创作时一开始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 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 适用话题:“爱国”“奉献”“社会责任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