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联合国是接受1945年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联合国宪章所载之义务的国家所组成的世界性组织。

它是一个在集体安全原则基础上维持国家和平与安全的非常广泛的一般政治性组织,是一个当今最具有普遍性、最有影响和最大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的建立
1
联合国的创立经过了大国反复的酝酿,最后终于建成了一个机构庞杂面向世界的组织。

(一)联合国及其机构
1.联合国的建立。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

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到现在为止,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

联合国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

6月16 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后又有波兰补签。

同年 10月24日,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 日为联合国日。

1946年1月10日至2月14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伦敦举行。

51 个创始会员国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联合国组织系统正式开始运作。

2.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原来有6个主要机构,即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国际法院、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

2005年底和2006年5月联合国分别成立了新机构建设和平委员会和人权理事会(47国组成)。

在需要时,联合国还可以成立专门机构。

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现由美、英、法、中、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它做出的决议,全体会员国应该接受并履行。

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非程序问题拥有否决权。

(二)联合国的职能
联合国是为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的目的而诞生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

联合国的成立,是战后世界历史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要求有一个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理想。

联合国的成立是国际关系
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世界历史进入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由于联合国的成立,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比以前更加频繁,促进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尽管联合国在成立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被少数大国所操纵,作为其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但在联合国各种会议的讲台上,爱好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阻碍历史前进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政策及种种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联合国因而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二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也给联合国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课题,它的地位提高了,重要性增加了,进一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中各种重大事务的中心舞台。

(一)联合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
从历史角度看,联合国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不可或缺。

但它不是世界政府,并不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它由会员国组成,在作出决定前必定要充分的尊重会员国的意志。

联合国的地位不可替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依靠广大会员国的支持,联合国为缓解地区冲突,消除旧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合作与发展,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虽然2003年3月20日,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联合国威信确实受损,历史上来看,也有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独采取行动的情况发生。

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联合国仍将存在,联合国仍然是国际上最具普遍性、最具权威性的政府间组织,还没有哪个国际组织能够取代它的职能和地位。

(二)联合国与当今国际社会
在国际关系上的地位上看,联合国的地位已经提升。

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会员国之后,联合国现在一共有193个会员国。

联合国的基础逐渐扩大,联合国的地位已经提升。

再来看看近些年来国际的局势,联合国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

除伊拉克问题之外,世界各国已逐渐承认多边主义原则,要求在国际事务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强合作、反对一国一意孤行,无礼对待别国,赞成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

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领袖级人物都在帮助联合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即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公众对联合国的支持也是非常高,最新民调显示,74%的大多数人认为联合国应该在当今世界中扮演更强2大的角色,无论是在防止种族屠杀,还是在保卫被侵略国家,或是在调查人权危机方面。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联合国的认识也在加深,3/4的美国人欢迎强大的联合国,并希望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能够与联合国结成伙伴关系。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决心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最终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坚持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

中国支持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安排及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伊拉克人民早日恢复行使主权。

也支持联合国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加强作用,提高效率。

三联合国面临的挑战
世界格局转换, 也使联合国面临新的挑战。

在新的条件下, 联合国是发挥它作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保护神作用, 还是再次被少数大国所挟持, 是联合国发展面临的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一、联合国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大国关系变化使少数西方大国在联合国内的主导地位加强
两极格局崩溃后, 大国之间关系出现明显变化。

首先, 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苏联解体,而它的继承者—俄罗斯尚未走出国内危机。

美国由于长期与苏联对抗, 国力受到很大削弱。

日本和德国已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经济巨人” , 并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西欧进一步加强联合, 力图恢复世界中心地位。

中国抓紧经济建设, 迅速增强综合国力, 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

其次, 安理会五大国之间关系发生变化。

在对抗年代里, 美苏为了达到各自争猫目的, 轮番使用否决权, 致使许多间题不能及时得到公正解决。

(二)经济冲突加剧, 影响世界安全
两极格局结束,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方综合力量发展严重失衡的结果。

因此,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 才能真正壮大综合国力, 才能确保“球籍” ,并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更大的信誉和影响力,这场前所未有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赛, 按理将推动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现存国际经济秩序是一种极不平等、极不公正合理且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秩序,因而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处境不但没有改普, 相反日益严重, 富国越富, 穷国越穷。

60、70 年代以来, 联合国为改变这种贫富差距, 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包括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但效果不明显。

当前许多富国为了在经济竞赛中取胜, 对解决南北矛盾更加持消极态度。

(三)地区冲突呈复杂化、扩大化趋势
东西方对抗的结柬, 一方面使世界范围内的紧张局势大为缓和,另一方面也使由于对抗被长期掩盖的民族、领土、宗教等冲突大量涌现。

这些冲突往往又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 成为当今国际安全的主要威胁。

目前这些冲突与冷战期间的冲突相比,具有复杂性、分散性和不易控制等特点。

这就大大增加了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困难。

联合国虽在海湾危机、柬埔寨和平等间题中有上佳表现, 但在制止前南斯拉夫地区内战、索马里内战等间题上束手无策, 目前联合国维和机制和职能虽一再调整, 但仍不足以有效地制止一些地区冲突, 况且世界上民族、种族冲突和宗教极端势力正呈上升势3头。

(四)会员国之间人权价值观念的对立
冷战结束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于不同社会制度对立而引起的意识形态和人权问题上的对立有所淡化。

1968 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曾明确指出“人权及基本自由既不容分割, 若不同时享有经济、社会及文化权
利, 则公民及政治权利决无实现之日。

且人权实施方面长久进展之达成, 亦有赖于健全有效之国内及国际经济及社会发展政策。

”1977 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人权新概念的决议》也重申“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都是不可分割并且是互相依存的对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执行、增进和保护, 应当给予同等的注意和迫切的考虑。

”由此可见, 西方国家的人权观是偏面的。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都将自己的人权观视为世界各国必须遵守的“普遍标准” ,同时鼓吹“人权无国界” , 声称内政和主权应让位于对人权的关注, 主张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所谓违反人权行为实行制裁。

这种言行严重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精神。

该宪章第二条第七款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 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

”因此, 某些西方大国一味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 必将严重影响联合国会员国之间的合作, 使联合国正常活动受到阻碍。

结论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也给联合国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课题,它的作用和地位提高了,重要性增加了,进一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中各种重大事务的中心舞台,将承担起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各种承担。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联合国原有的机制和机构都更加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了,它面临着深刻的改革,它需要进一步反映第三世界国家的心声。

参考文献:
[1]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M].北京:事实出版社,2008.
[2]马呈元.国际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
[4]张振民、雷彦沛.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M].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六期.
[5]李邦海. 试论今日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J].联合早报网,2011年第四期.
[6]魏蔚.浅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社会报,2010.
[7]周慧.联合国在反恐中的地位和作用[M].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第六版.
[8]边丽娜.论联合国对当代国际法发展的作用[J]. 宁陵县法院报,2011.
[9]李广民.当代国际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10]付光存、马凤岗.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1]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M].复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