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三个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三个关系

编辑:admin 时间:2008-12-24 21:24:00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和深远意义,而且要准确把握其本质和深刻内涵,认真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认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令国人自豪、世界惊羡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较快的工业拉动型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让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为短缺、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均已接近阈值,并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在此前提下,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按照传统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进一步加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导致战略性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造成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民族生存空间严重收缩的严重后果。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生态文明是在传统工业文明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集约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以此为突破口,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技术进步等前端因素,建立生态经济产业链和产业结构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将资源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落实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统筹并有效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和谐、永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文明。

二要认真处理好法制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根本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必须先行。没有一套系统的法律和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就不可能落实、有效、持续、深入。因此,要继续加大力度,构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制订和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规范、环保标准和配套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并强化执行力。要尊重经济规律,强化政策导向,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当务之急是改革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总容量,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相应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赋予不同的经济政策。当然,其前提是要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生态文明健康发展。

同时,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是综合、复杂、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发动与贯彻,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推动。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和法制规范,在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方面则显滞后和不足,导致一些法律难以有效执行,制度难以有效贯彻,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罔

置法规,“杀鸡取卵”,破坏环境,贻害后代,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文化自律。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也由于生态意识淡薄,广泛存在与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不良习惯。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法律和制度的强制规范,往往力不能逮,见效甚微。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继续强化法制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环境文化。

培育环境文化,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必须借鉴世界生态环境保护的丰富思想和实践,并立足于对我国现实生态环境危机的分析和反思。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增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发达国家盲目追求高消费和产业升级,也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污染型产业,加剧了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生态灾难事件,如黄河断流、洪涝灾害、沙尘暴、非典等等,都促使人们更深刻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及其赖以形成和存在的文化基础、价值观念。

培育环境文化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广泛参与。政府必须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生态环境保护,扩展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同时,要加强环境文化的宣传教育,注重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广泛性、持久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要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要积极发挥各类社团组织的推动作用,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文明的核心支柱是文化,文化的整合与创新,历来都是文明衍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使环境文化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广泛的社会意识和自觉的公众行为,才能真正达成生态文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统筹和结合起来,从社会规范强制和公众自发自觉两个方面合力推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根本保障。

三要认真处理好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科技支撑。

对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来说,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20世纪以来传统工业化对自然资源高强度、掠夺性地开发和使用,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方面,也不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正如上个世纪的科技革命开启了传统工业文明时代,今天,也正是大量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开启着生态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必须充分依靠和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把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与加强自主研发紧密结合起来,把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与前瞻布局未来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原始创新与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与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供知识基础、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依靠和发挥科技作用,一是可以系统和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认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变化的趋势,认识社会复杂系统的演化和调控规律,以便及时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三是可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