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世界区域地理(中亚).
高中区域地理—中亚(精美)课件

民族分布
各民族在中亚地区有不同的分布特点,主要聚居在特定的区域或国家 。
民族语言
中亚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如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等 ,这些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
民族文化
中亚各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 这些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中亚主要产业
采矿业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 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主要开 采石油、天然气、铜、金等矿产。
畜牧业
中亚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适宜的气 候条件,畜牧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 之一,主要养殖牛、羊等牲畜。
农业
中亚地区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气 候条件,农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 一,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农 作物。
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经 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02
中亚经济
中亚经济概述
01
02
03
地理位置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 带,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 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地 理位置优势。
经济规模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 资源和一定的人力资源, 但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发 展水平较低。
经济体制
中亚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 制,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力度较大,国有企业占据 主导地位。
中亚国家分布
01
中亚地区共有五个国家:哈萨克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 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
02
这些国家在历史、文化、政治和 经济方面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 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
中亚自然环境
中亚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气候干燥,大部分地区为沙漠 和草原。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 2.4 中亚(共28张PPT)

中哈原油管道线路:
②中哈原油管道线路:
中哈原油管道和阿拉山口一独山子原油管道 全长1200多公里,西起哈萨克斯坦东哈萨克 斯坦州阿塔苏镇,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 岸,是我国第一条国际原油长输管线,它将 继续延伸至里海沿岸的阿特劳。按照协议, 中哈输油管运营初期,年输油 1000万吨, 2010年增加至2 000万吨,由哈萨克斯坦和俄 罗斯各提供50%的原油。
中亚工业
中亚的矿产
中亚的地毯编制业
2、中亚的工业
• •
(1) 工业特点:
煤、铁、石油、天然”和有色金属的探明储量在世界 占有重要地位。本区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棉 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也比较发达。但是 木材缺乏,许多机械制品、轻工业产品需要进口。
• •
(2)石油、天然气的分布与生产
(4)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依据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的关系,中亚距海远,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降 水稀少,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植 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饲 料。中亚多内流河、内流湖,为发展灌溉农业 提供了水源。小麦、棉花又具有耐旱习性,因 此使中亚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 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 为“白金之国”。中亚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纺 纱 和畜产品加了业都比较发达。
湖泊 类型
影响因素
危害
治理措施
洞 庭 湖
外 流 湖
围湖造田;上游植 对洪水的调控能 被破坏,水土 力减弱,易发 流失加重,泥 洪涝灾害;湿 沙在湖区沉积 地面积缩小, 影响生物生存 环境
保护和恢复上游植 被,减少水上流 失;加强疏通清 淤;退耕还湖
咸 海
内 流 湖
高二区域地理 中亚ppt课件

冰雪融水。 (1)丙河的汛期在 夏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雨水 、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大西洋 、 北冰洋 ,其降水量较多 的原因是 地处山地迎风坡 。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 度较高,成因为 降水少,蒸发强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 成因为 有河水注入 。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 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 说明其发生过程。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 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地表) 不断积累。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 含盐量增加。
(2004全国文综)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 尘暴。因沙尘中古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 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气温(温度)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风(风力)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 生哪些影响?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土地退化)。
高二区域地理 中亚
第 1节
概述
一、位置和范围 1. 位置:35°N-55°N,45°E-85°E 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图 位于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亚欧大陆桥。 图 2. 范围 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库曼 图
二、自然环境——深居内陆 1、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东南: 帕米尔高原 东部: 天山 西部: 里海沿岸平原 中部: 图兰平原 图
高二地理-中亚

高二世界区域地理
中亚
广东实验中学地理科 曲凤
中亚的位置、组成和范围
中亚的位置
经纬度地位
东至约80°E 西至约50°E 北至约50°N 南至约40°N
中亚的位置
海陆位置 / 相对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心脏地带,是沟 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 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著名的“丝 绸之路”都穿过该地区
农业
环境问题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 农业生产,使湖泊萎缩、 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严 重(过度引用阿姆河、 锡尔河水导致咸海干涸)
工业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
加工工业:
棉毛纺织业、地毯编织和畜 产品加工工业。
中哈石油管道
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 疆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西至里海,东至我国新疆,北 与俄罗斯毗邻,南同伊朗、阿 富汗接壤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
中亚的组成
中亚五国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丝绸之路拓 展亚欧大陆桥拓 展
自然特征
地形
地形特点
以平原(西)与丘陵(东)为主 沙漠、戈壁广布
平原: 图兰平原 里海沿岸平原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特征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 源丰富,矿业为各国主
要经济支柱
人文特征
农业
农业特征
灌溉农业:分布于河 流沿岸,山麓地带, 农作物以棉花、小麦 为主,少量水稻。
畜牧业:降水较少的 草原和丘陵区
中亚五国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2004年棉花播种面积占世 界总播种面积的7.21% ,占世界棉花产量的7.5% 。棉花是乌兹别 克斯坦(白金之国)、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农业的支柱产业。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知识点中亚是指位于亚洲大陆中部的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
这一地区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世界能源资源分布的重要区域。
在高二区域地理中,了解中亚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深入理解亚洲大陆的地理格局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亚的地理位置中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中部,北界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南临印度次大陆,东靠蒙古和中国新疆,西界为里海和北高加索山脉。
中亚地区地势起伏,包括干旱的草原、沙漠、山脉和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地区之一。
二、中亚地区的地理特征1. 山脉和高原:中亚地区包括天山、帕米尔高原和阿尔泰山等多个山脉和高原。
天山山脉位于中亚地区南部,是中亚的分水岭,也是亚洲大陆最高的山脉之一。
帕米尔高原横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家,是亚洲的“屋脊”。
这些山脉和高原对于中亚地区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内陆河流:中亚地区的河流主要是西伯利亚和北高加索的支流,包括阿姆河、锡尔河、伊犁河和塔尔巴哈台河等。
由于中亚地区大部分为干旱地区,内陆河流的水量相对较少,且多数无法直接流入大海。
3. 气候和环境:中亚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温带干旱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地处内陆,中亚地区呈现明显的干旱特征,降水稀少且不均匀。
同时,地处高原和山脉交错的地区,气候和环境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
三、中亚地区的人文特点1. 民族文化:中亚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涵盖了多个民族,如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土库曼族、吉尔吉斯族和塔吉克族等。
这些民族具有独特的语言、宗教、服饰、音乐和艺术等方面的传统文化,为中亚地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2. 经济发展:中亚地区以能源资源为支柱,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此外,农业和畜牧业也是中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近年来,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中亚》课件(共22张PPT)

措施:合理分配灌溉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湖河沿岸植被恢复。
高 二 区 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高 二 区 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中亚产生严重旱情的原因
位置因素
地形因素
二、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3、河湖
中亚大部分地区为内流区或无流区,著名的河流有额尔 齐斯河、锡尔河、阿姆河等,著名的湖泊有里海、咸海、巴 尔喀什湖。
高 二 区 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里
咸 海
海
山 天
帕米尔高原
高 二 区 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咸海
高原山地气候高 二 区Fra bibliotek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深居内陆,距海遥 远(主要因素)
受海洋影响小, 水汽无法深入, 降水稀少,气候干 旱;温差大。
高 二 区 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高 二 区 域 地 理复习 《 中亚 》课件 (共22 张PPT)
外流河湖与内流河湖的比较
(1)内流河:最终未流进海洋的河流,中途消 失或注入内陆湖泊。
分布:大多在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
1
地区。
河流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2
水文特征:一般流程短,水量小,多为季节性河
3
流,汛期为夏季,即冰雪融水最多的时候。
(2)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如:长江、
1
黄河。
二、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

中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农牧业之间 有什么内在联系?
距海 遥远 深居 内陆
植被以草原 荒漠为主 干旱、 半干旱 气候
??
海洋水汽 难以到达
河流以内流 河、内河湖 为主
??
四、农业
畜牧业为主 灌溉农业发达
小麦 棉花 养羊
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
有利:平原广阔,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不利:降水稀少 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阿姆河、锡尔河沿岸。 中亚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
乌 拉 尔 河 咸 海
海
里 海
1、世界最大的湖泊(咸 水湖,内流湖)。 2、蕴藏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原因: 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 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干旱,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灌溉用水、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 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 减少;流域内植被破坏、 生态恶化、降水量减少
2、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6个成员 国:中国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乌兹 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 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 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小结
亚欧陆上交通要道
内流河湖
中 亚
深居 亚欧 大陆 内部
气 候 干 旱
草原荒漠
灌溉农业:(小麦、棉花)
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 中亚地区是联系亚欧两地(连接太平洋西岸 和大西洋东岸)的陆上交通要道。
三:中亚的地形
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地势:东高西低
北部:哈萨克 丘陵 东部: 天山山脉 西部
里海沿岸平原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

2004年高考题
(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 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 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 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 被称为“白风暴”。读图 6,完成下列要求。
⑴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影响 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温度) 。(6分) ⑵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风(风力)。(3分)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3、交通位置 亚欧大陆心脏、必经之路 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古代丝绸之路
东起我国古代长安,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和昆仑山脉, 通过西域到达地中海沿岸。中亚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 的必经之地
第二亚欧大陆桥
4、中亚的范围与国家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阿斯塔纳
哈 萨 克 斯 坦(世界上最 大的内陆国)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二、内陆干旱的自然环境 1、地形:
以丘陵 和平原 为主 地势: 东高西 低
东部天山, 东南帕米尔 高原,东北 哈萨克丘陵, 中部图兰平 原,西部里 海沿岸平原
哈 萨 克 丘 陵
2002年高考题
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 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 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 流总量为575亿m3)。回 答(27分)
⑴丙河的汛期在 夏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 为冰雪融水 、 雨水 。(7分) ⑵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大西洋 、 北冰洋 ,其降水量 较多的原因是(7分) 位于相对较湿润的偏西风的迎风坡,且地势较高
条件:北部、西部平原耕地面积大,灌溉条件好 分布:小麦(北部:哈萨克斯坦北部)、 棉花(图兰平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水稻(主要分布在锡尔河和阿姆河下游) 世界第三大产棉地,乌兹别克斯坦为“白金之国”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

第十一章中亚(教案)第1课时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1)纬度:35°N—50°N。
40°N,45°N。
(2)经度:50°E—80°E。
利用3个湖泊定位中亚:里海(50°E);咸海(60°E);巴尔喀什湖(75°E)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交通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找出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国家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然带,并简要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1)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到荷兰鹿特丹。
(2)从东往西经过的自然带: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自然带。
(3)意义: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联系了东亚与西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4.范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识记以下内容]①40ºN、50ºN、50ºE、60ºE、70ºE、80ºE穿过本区的区域。
②重要的河流:阿姆河、锡尔河,湖泊:里海、咸海及里海沿岸五国的分布。
③天山、帕米尔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东部是天山山脉;北部是哈萨克丘陵,中西部是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二、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特征: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3、植被(自然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东部高原、山地为高原山地气候。
有利于山地畜牧业的发展。
思考:中亚严重旱情产生的原因①位置因素中亚深居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内部,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
所以中亚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常年干燥,使当地呈现出一片干旱、半干旱的环境。
高二区域地理课件中亚共50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高二区域地理课件中亚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0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_中亚(共34张PPT)

原因:位于中纬度,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位于大陆内部,以及地形的阻挡
难以受海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5
西部、南部和东北部降水差异的原因:
西部地区深居内陆和西侧高山阻挡地 形平坦,难以受海风影响降水少;
东北部丘陵地区,西风受地形的阻挡 抬升,有一定的地形雨。
500E
800E
哈萨克斯坦
塔什干
2
(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西连
欧洲,东接亚洲,北接北亚,
中亚
南连西亚;第二亚欧大陆桥经
过该地区,处于亚欧大陆东西
最便捷的陆上通道,
3
二、地形特征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为 平原,东北部为丘陵;地势东南 高西北低;西部地区地形平坦, 海拔较低,东北地区地形崎岖; 以风力地貌为主。
措施:①合理分配河流的水资源,
保证生态用水;②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并防止过
度放牧,实行退耕退牧;③恢复流
域内的植被。
乌兹别克斯坦的海军梦即将破灭,不过他们 至少还曾经风光过,真的是有钱任性! 13
(七)、内流湖不同湖区含盐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影响因素:降水量的不同;蒸发量的差异、是否有河流的注入、湖区较封闭
东南边缘山地高原边缘对西风的阻挡 抬升强烈,多地形雨。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降水量<200㎜的西部温带荒漠区, 农业类型:绿洲农业 分布:内流河的沿岸 (主导因素是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作物:小麦和棉花
降水量处于200㎜-400㎜的东部温带草原区:
降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牛、羊)
6
高原山地气候:
中亚(课件)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距黑海约1100千米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2、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 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交通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丝绸之路”是从我国汉朝长安(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沿天山和 昆仑山脉,通过西域到达地中海、黑海沿岸。 古丝路中的“西域”是指 甘肃敦煌以西到中亚、伊朗和小亚细亚等地的广阔地域,故中亚地区是 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三、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①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 气温日较差大;
②棉花成熟后期降水少,利于后期管 理和采摘;
③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 ④临近河流,有一定灌溉水源; ⑤多沙质土,土质疏松,通透性好
三、中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2、农业
(2)畜牧业
分布:中部、南部,有利条件:牧场广阔(中亚植被以草原荒漠 为主)。以养羊业为主:细毛羊,羔皮羊。
C 1.中亚地区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②印度洋;③大西洋;④北冰洋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D ,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B.多大河流经Fra bibliotekC.距离海洋较近
D.高山冰雪融水多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哈萨克南部草原
卡拉库姆沙漠的成因:深居内陆、远离 海洋、降水稀少。
3、湖泊含盐量不断升高,影响水 生生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
4、加剧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5、传统渔业衰落,导致渔民失业、 贫困。 6、农业减产,人类健康受到影响。
【知识拓展】咸 海(45°N,60°E)
沙尘物质:盐类物质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亚

⑶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 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 产生哪些影响?(6分)
2002年高考题 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 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 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 流总量为575亿m3)。回 答(27分) ⑶乙湖具有明显的咸谈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 度较高,成因为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另一 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10分) 虽地处内陆,但有流量相对较大的伊犁河的淡水注入 ⑷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3分)
4、河流、湖泊: 多内流河、内流湖
阿尔泰山
里 海
咸 海
伊犁河
天 山
帕米尔 高原
分析中亚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其补给形式?
水文:①多内流河、内流湖; ②河流水量少; ③河流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④河流含沙量较大; ⑤有结冰期; ⑥湖泊多咸水湖; 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山地地形雨; 从气候和地形分析中亚多内流河、内流湖的原因? 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②中部地势低,
600
700
800
①经纬度位置:
500E--600E;
350N—550N; 温带地区
400 350
②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
中亚
距太平洋约3750千米 距北冰洋约1600千米
距阿拉伯海约1100千米 距黑海约1100千米
③交通位置:亚欧大陆心脏,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古代丝绸之路
民族与宗教——多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有利条件) 农业 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 种植业: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乌兹别克斯坦 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之称。
人 文 地 经 理 济 特 征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共21张PPT)

中亚
自然地理概况:位置和范围
1.范围
• •
哈吉萨尔克吉斯斯坦斯坦(世界上最5大50的内陆5国0)0
• 乌兹别克斯坦(白金之国)
• 土库曼斯坦
• 塔吉克斯坦
800 哈萨克斯坦
2.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纬度:350N—500N
经度:500E—800E
北温带
350
·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 地势低平,径流缓慢; • 海水倒灌; • 地下水位高; • 蒸发量较大。
区域地理—中亚
主题探究:中亚的湖泊萎缩
1.试分析咸海萎缩的成因及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原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蒸发增大;
②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 咸海的水量减少;
危害: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气候恶化,荒漠化加剧;湿度减小,气温日
主题探究:中亚的盐碱化
【区域链接】华北地区
黄壁庄水库位于滹沱河干流的出口处,总库容12.10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23400k㎡;流域蒸发量东部较大,西部较少。土壤盐 碱化是白洋淀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4.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 析华北春季土壤盐碱化严重 的主要原因。
• 白洋淀地势低洼,排水不 畅,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多;
2.该地区大力扩大种植业面积,将会导致哪些主要环境问题的 产生? 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咸海萎缩,湿地退化、沙尘暴天气 增多等。
(3)灌溉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灌溉 →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渍化
蒸发强烈
(2)畜牧业 分布:中部、南部 有利条件:牧场广阔(中亚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以养羊业为主:细毛羊,羔皮羊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
中亚位置—
距黑海约 1100千米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0千米
距阿拉伯海 约1100千米
一、地理位置
伏 尔 加 河
乌 拉 尔 河
哈萨克斯坦
咸海
里 海
50°E
40°N
80°E
中亚
中亚的范围与国家
500E 800E 500N
阿斯塔纳
哈 萨 克 斯 坦
阿拉木图
中 亚
b、额尔齐斯河(唯一外流河;阿尔泰山;下游为鄂毕河---北冰洋)
d、里海资源;里海周边五国(位置) a、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植被: b、卡拉库姆沙漠(成因:)
资源: 石油、天然气(里海及沿岸);金属矿产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①灌溉农业: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 经济作物:棉花、甜菜 分布特点: 山麓冲积扇、河流湖泊附近 原因: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位置: 范围: 自然: a、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游牧业;养羊)为主
b、世界三大棉花产地之一(中国、美国、中亚) c、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白金之国”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种棉条件: 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管理和收摘 b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c 、土壤肥沃,多沙质土;地形平坦开阔
灌溉农业,棉花、小麦
棉毛纺织、畜产品加工 地毯编织
位置: 范围: 自然: a、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游牧业;养羊)为主
b、世界三大棉花产地之一(中国、美国、中亚) c、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白金之国”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种棉条件: 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管理和收摘 b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c 、土壤肥沃,多沙质土;地形平坦开阔
中 亚
人文:
农业:
e 、水资源短缺(限制条件)
f、土壤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土地荒漠化 居民: a、白色人种为主
b 、信奉伊斯兰教
工业:
深居内陆,距海远;地形阻隔 海洋水汽 难以到达
森林稀少, 木材缺乏
干旱、半干旱气候
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提供 饲料 畜牧业,以细毛羊、羔 皮羊为主
河流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 提供 水源
4.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亚欧 第二大陆桥”沿线的降水量 有什么变化,自然景观有什 么变化,并说明产生原因? 降水先减少、后增多 森林→草原→沙漠→草原→ 森林 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引起 水分的变化
中亚的植被 ——以草原、荒漠为主
哈萨克南部草原
卡拉库姆沙漠
正在消失的湖-咸海
3、河湖 ——多内流河和内流湖(咸水湖)
阿尔泰山
里
咸 海
伊犁河
天 山
海
帕米尔高原
内流河水文特征 (及成因):
①流量小 (流经干旱半干 旱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 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 汛,冬季常断流(以高山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 温影响较大) ③ 有结冰期 ④含沙量较小(降水少, 流水侵蚀作用弱)
多内流河,内流湖 (内陆湖)、咸水湖 补给方式: 高山冰雪融水(主要)、 山地降水
乌拉尔 河
巴尔喀什湖
里 海
咸 海
伊犁河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 的原因:
①地处内陆,降水少, 蒸发旺盛,是咸水湖; ②湖泊东西联接处水域狭 窄,不利于湖水交换;
塔什干
400N
﹖
﹖
中亚的位置
交通位置:古丝绸之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
纬度位置:北温带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 位置: 海陆位置: 沟通亚欧交通的必经之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古丝绸之路 交通位置: 范围:
哈、吉、塔(中国邻国), 土、乌(5国皆为内陆国)
60°E 俄罗斯 俄罗斯
地形:
中 亚
自然:
气候:
里
哈 中亚
哈 吉 塔 阿富汗
中 国 新 疆 40°N
阿塞 海 土 拜疆 河湖: 伊朗
植被:
描述中亚的地形地貌特征
①地势东高西低 ②以丘陵平原为 主,东部为高原、 山地,中西部为 平原、丘陵
深 居 内 陆 距 海 较 远
2.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高山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 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很大 1.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2.卡拉库姆沙漠的成因? 深居内陆,距海远,且受地形阻挡, 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中 亚
人文:
农业:
e 、水资源短缺(限制条件)
f、土壤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土地荒漠化 居民: a、白色人种为主
b 、信奉伊斯兰教
工业:
采矿、冶金、石油、军事工业发达 (机械、木材、日用品)需进口
找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地区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 然带,并简要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起止点和经过的国家 从中国连云港,经哈、俄、波兰、德国,到 达荷兰的鹿特丹。 经过的自然带 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意义 缩短了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运输距离; 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
里 海
咸 海
巴尔喀 什湖
纬度位置:北温带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 位置: 海陆位置: 交通位置: 沟通亚欧交通的必经之路
范围:
哈、吉、塔(中国邻国); 土、乌(5国皆为内陆国)
地形: 地势西低东高; a、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成因);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 b、水汽来源(大西洋、北冰洋) c、在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风带;地形雨) a、多内流河、咸水湖 自然: 河湖: c、伊犁河(天山北坡;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补给)
②畜牧业(游牧业为主)
分布特点:中部和南部牧场
原因:草场资源丰富
位置: 范围: 自然: a、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游牧业;养羊)为主
b、世界三大棉花产地之一(中国、美国、中亚) c、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白金之国”
a、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种棉条件: 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管理和收摘 b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c 、土壤肥沃,多沙质土;地形平坦开阔
中 亚
人文:
农业:
e 、水资源短缺(限制条件)
f、土壤次生盐碱化(不合理灌溉);土地荒漠化 居民:
土库曼斯坦南部农民的生活。
吉尔吉斯“上山下山的牧民”
畜牧业以养羊业为主,细毛羊、羔皮羊等畜产品,在中 亚国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哈 萨 克 族
塔 吉 克 族 吉尔吉斯族
2.
人种:
读图: 中亚主要是什么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