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八大名赋(原文、译文):千古名篇,值得赏鉴

中国古代八大名赋(原文、译文):千古名篇,值得赏鉴

中国古代八大名赋(原文、译文):千古名篇,值得赏鉴平湖秋月.mp34:8来自青梅煮酒论国学打开今日头条,体验完整音频内容1、风赋宋玉作者简介: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

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

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

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

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简介:《风赋》,战国时代宋玉所做词赋。

《风赋》通过雄风与雌风的论证与比较。

说明自然界任何物象都是存在阴阳俩面性的。

阳风是暖人的,阴风是伤人的。

风的冷暖是针对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而决定的。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扬熛怒。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抵花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憯惏栗,清凉增欷。

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及译文,朗朗上口,百读不厌!(珍品)

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及译文,朗朗上口,百读不厌!(珍品)

千古奇⽂《寒窑赋》全⽂及译⽂,朗朗上⼝,百读不厌!(珍品)《寒窑赋》千年前的状元⽂,秒杀当今世界所有⼼灵鸡汤!(珍藏品鉴)前⾔:吕蒙正,北宋⼤⾂。

三次登上相位。

后封莱国公,授太⼦太师。

吕蒙正出⾝贫寒,曾经和寇准⼀起在破窑勤奋读书,体会了⼈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的宠辱。

所以他写了⼀段《破窑赋》⼜称《寒窑赋》、《命运赋》、《劝世章》。

该⽂今天读来仍朗朗上⼝,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堪称⼀代奇⽂。

将社会⼈情冷暖,现实⽆奈,事物规律和五常写得真切⼊⼼。

虽然有点宿命论的倾向,但总体感觉在中国的社会⾥⼏千年来⼈的命运都相差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的理解不尽相同,特发原⽂和译⽂来同⼤家共赏。

《寒窑赋》以⾃⼰从贫穷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命运虽然起起落落,但只要你安贫守份;⼼若不欺,必然扬眉吐⽓。

⼀切虽然都在命中,但只要不放弃坚持到底,天地循环,命运总有⼀天会转变。

寒窑赋(原⽂)天有不测风云,⼈有旦⼣祸福。

蜈蚣百⾜,⾏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之程,⽆骑不能⾃往;⼈有冲天之志,⾮运不能⾃通。

盖闻:⼈⽣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章盖世,孔⼦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

颜渊命短,殊⾮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不肖之⼉;瞽叟愚顽,反⽣⼤孝之⼦。

张良原是布⾐,萧何称谓县吏。

晏⼦⾝⽆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刎;汉王虽弱,竟有万⾥江⼭。

李⼴有射虎之威,到⽼⽆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三餐,及⾄遇⾏,腰悬三尺⽟印,⼀旦时衰,死于阴⼈之⼿。

有先贫⽽后富,有⽼壮⽽少衰。

满腹⽂章,⽩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时来配作夫⼈。

青春美⼥,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于鱼鳖之间;君⼦失时,拱⼿于⼩⼈之下。

古诗四帖原文及译文

古诗四帖原文及译文

古诗四帖原文及译文《古诗四帖》是中国古代的四篇诗文,分别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和《弟子规》。

这些诗文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用来教育儿童识字、明礼、修身和明理。

以下是这四篇诗文的原文及简要译文:《千字文》原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千字文》译文:天地混沌一片黑暗,宇宙浩瀚无垠。

太阳月亮周而复始,星宿运行不息。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岁月更迭,音律调和。

云腾致雨,露凝为霜。

黄金产自美丽的江河,玉石出自昆仑山。

名剑号称巨阙,珍珠闪耀夜光。

各种水果香甜可口,蔬菜多姿多彩。

《百家姓》原文: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百家姓》译文:姓赵钱孙李,名周吴郑王。

还有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和许,何吕施张。

还有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还有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三字经》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译文:人在初生时,本性善良。

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后天的修养使人们有所不同。

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专一的。

古代有孟母,选择邻居的地方。

如果孩子不学习,那就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窦燕山,有一位很有道义的人。

他教育了五个儿子,他们的名声都传扬开来。

不教育孩子,是父亲的过错。

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

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幼年不学习,长大后会有什么作为呢。

《弟子规》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当顺承。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摘要:
1.四大奇文的概述
2.四大奇文的原文
3.四大奇文的译文
4.四大奇文的文化价值
正文:
四大奇文是指我国古代文学中四篇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章,它们分别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

这四篇文章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四大奇文”。

首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骈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美景,抒发了作者胸怀壮志、忧国忧民的情操。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被后人传颂不衰。

其次,《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佳作。

这篇文章以作者在醉翁亭中与民同乐的故事为线索,展示了作者与民同心、享乐山水的美好情操。

再者,《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渔夫误入桃花源的奇幻经历,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描绘山水美景的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详细描绘小石潭的奇观异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之情。

四大奇文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承载了我国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经典古文50篇原文、译文值得一生阅读

中国经典古文50篇原文、译文值得一生阅读

中国经典古文50篇原文、译文值得一生阅读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1.《寒窑赋》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

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

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2.《寒窑赋》全文翻译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云变幻,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

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四大奇文是中国古代的四篇著名散文,分别是《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赤壁赋》。

以下是这四篇奇文的原文及译文。

一、《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在您的身上啊。

您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听的途径。

二、《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臣李密上言:我因命运不好,幼年便遭遇不幸。

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便离我而去。

年龄四岁之时,舅舅又强迫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弱苦命,便亲自抚养我。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的时候仍不能行走,孤苦伶仃地与母亲相依为命,渐渐长大成人。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和弟弟,门庭衰微福运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长辈以及朋友关系疏远而少有来往的街坊邻居作为助力的人脉;在家中也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因此进进出出只有我一个人。

身体孤独、影子作伴形容憔悴枯瘦的身体和孤单的身影显得格外寂寞和凄凉。

而祖母刘氏也早就被疾病缠身常常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不能自行照料饮食和药饵也不能自己下床和走出去做其他的事情只能靠我来悉心奉养照料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她一步也没有离开过她一刻。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

四大奇文原文及译文摘要:一、四大奇文的概述1.介绍四大奇文的背景和来源2.阐述四大奇文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二、四大奇文的原文及译文1.《周易》a.原文节选b.译文2.《道德经》a.原文节选b.译文3.《庄子》a.原文节选b.译文4.《孟子》a.原文节选b.译文正文:四大奇文是指我国古代四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著作,它们分别是《周易》、《道德经》、《庄子》和《孟子》。

这四部作品不仅对我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后世的思想、哲学、道德观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占卜、哲学和道德的经典著作。

它以八卦、六十四卦为基本符号,通过阐述卦象、卦辞、爻辞等,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

以下是《周易》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天的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应该效法天,不断地自我力求进步;地的形势宽厚和顺,君子应该效法地,拥有博大的德行来承载万物。

2.《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立者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一部关于道家哲学和道德观念的经典。

全书以五千言论述道家的核心思想,强调道、德、无为而治等观念。

以下是《道德经》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能够用言语表达的道理,并非是真正的道;能够用名称命名的名,并非是真正的名。

3.《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寓言、讽喻、对话等形式论述道家的哲学观念。

全书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庄子》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译文: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很危险的!4.《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对话、论述等形式论述儒家的道德、政治、教育等观念。

全书强调仁爱、正义、忠诚等道德品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古奇文《寒窑赋》原文、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原文、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原文、译文《破窑赋》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

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

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原文】盖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雄鸡两翼,飞不如鸦。

马有千里之能,非人力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时运不能自通。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姜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原非凶恶之徒;盗跖延年,岂是善良之辈?尧舜圣明,却生不肖之子;瞽鲧愚顽,反有大孝之男。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无五尺之躯,封为齐国宰相;孔明无缚鸡之力,拜作蜀汉军师。

霸王英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江山万里。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安邦之志,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乞食瓢母,受辱跨下,及至运通,腰系三齐之印;白起受命,统兵百万,坑灭赵卒,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是故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满腹经纶,皓首仍居深山。

青楼女子,时来配作夫人;深闺娇娥,运退反为娼妓。

窈窕淑女,却招愚莽之夫;俊秀才郎,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无雨,潜身鱼鳖之中;君子失时,拱手小人之下。

衣敝缊袍,常存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已成天然骨格;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昔居洛阳,日乞僧食,夜宿寒窑。

思衣则不能遮其体,思食则不能饱其饥。

夏日求瓜,失足矮墙之下;冬日取暖,废襟炉火之中。

上人憎,下人厌,人道吾贱也。

非吾贱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在朝堂,官至极品,位居三公。

鞠躬一人之下,列职万人之上。

拥挞百僚之杖,握斩鄙吝之剑。

思衣则有绫罗绸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

出则有虎将相随,入则有佳人临侧。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及附译赏阅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及附译赏阅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及附译赏阅
上联曰:书奇文千古华史绝唱
下联和:画四海升平风流人物
横批:人文娑影
一、寒窑赋
吕蒙正:字圣功,洛阳人。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夺魁,吕公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执言,下则宽容涵雅。

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曾三次拜相,任命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思往作“破窑赋”释怀,辞官归隐。

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二、钱本草
张说:河南开封人,唐朝宰相,政治家。

他是文武全才,下马赋诗;出将入相,上马打仗。

推开元盛世,拥泰山封禅。

开元十九年离世,唐玄宗亲旨:晨罢元旦朝会,亲撰神道碑文,于光顺门为其举哀,追赠太师,赐谥文贞。

三、诫子书
《诚子书》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蜀相孔明耄年箴志八岁小儿诸葛瞻书。

劝儿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益淡泊宁静,忌怠惰险躁;言简意赅,清新雅致,不事雕琢;教儿要“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的家书。

四、驭人经 (共八卷)
世人善服老人言,智者巧化《驭人经》,『经』者,天子帝师,内阁首辅张居正。

笃阳明心'宇’、俗鬼谷之'术’,通商鞅之'变’,驭万民之'宁’。

旷世官道,世誉“宰相之杰”!江陵麾下,号太岳,谥号“文忠”。

◇“四大千古奇文”|乃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

跨越千古,如今智读,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稀缺至尊之奇文,今以心理布道,四大奇文,与君读之背之、思之铭之、恭之警之、赏之鉴之。

中国经典古文及译文

中国经典古文及译文

中国经典古文及译文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及注释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 前赤壁赋苏轼(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中国十大古文名篇原文及简介

中国十大古文名篇原文及简介

中国十大古文名篇原文及简介众所周知,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其实,一篇篇经典的古文何尝又不是中国古典文学上的瑰宝。

以下是小编查询整理的中国历史上十大古文名篇原文及简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在政治上,提出庆历新政十项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等,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不能实现,被罢参知政事的职务,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十一月转邓州。

范仲淹见后,即在他所辟的风景百花洲内的花洲书院伏案疾书,一夜之间,完成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读后,爱不释手,心中非常高兴。

前赤壁赋 (宋)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十大千古奇文

十大千古奇文

十大千古奇文
十大千古奇文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有代表性、颇具诗情画意的十篇文章。

它们对后世文学家、书法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桃花源记》,作者为元代的陆九渊,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
2.《阿房宫赋》,作者为三国时期的刘禹锡,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叙事文学之一;
3.《西厢记》,作者为元代李清照,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情小说;
4.《佳人美谈》,作者为明代王安石,是一篇讽刺文学作品;
5.《渔父词》,作者为唐代李商隐,是一篇写实诗歌,抒发着穷困窘迫的心情;
6.《桃夭》,作者为宋代秦观,是一篇叙事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仙女的神态;
7.《白鹿原》,作者为元代马致远,是一部历史经典,描述了宋朝元明之间的政治变乱;
8.《滕王阁序》,作者为唐代王勃,是一篇赞美功名的诗歌;
9.《古诗七首》,作者为宋代苏轼,是一篇言简意赅的短诗;
10.《飞流直下三千尺》,作者为宋代王安石,这是一篇豪迈的抒情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千古奇文古文名篇赏析

千古奇文古文名篇赏析

千古奇文古文名篇赏析古文名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这些名篇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些名篇中,有些是诗歌,有些是散文,有些是传世之作,有些是流传于民间的民歌。

它们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千古奇文”。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

《离骚》是屈原在被流放期间创作的,它是屈原在离乡别土的痛苦和无奈中,借助诗歌表达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流放生活的不满和悲愤。

在《离骚》中,屈原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自己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其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更是成为了中国人民追求梦想的信仰之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离骚》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另一部千古奇文是《诗经》,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末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古代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状况;“雅”是宫廷歌颂,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情感;“颂”则是祭祀歌颂,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仪式。

《诗经》以其广泛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除了诗歌之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史记》了。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由司马迁撰写,共分为本纪、表、世家、列传四部分,共130篇。

《史记》以其严谨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名言更是成为了中国人民思考历史的智慧之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古文名篇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论语》、《庄子》、《孟子》等,它们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原文与译文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原文与译文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原文与译文、作者简介或为处事之至理,或为劝世之良言。

虽越千古,如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状物之精、明理之深,实为不可多得的奇文。

《寒窑赋》吕蒙正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中国经典古文100篇及译文

中国经典古文100篇及译文

中国经典古文100篇及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1.《寒窑赋》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

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

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2.《寒窑赋》全文翻译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云变幻,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

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

千古奇文《寒窑赋》及译文1.《寒窑赋》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

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

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2.《寒窑赋》全文翻译天上有预测不到的风云变幻,人也会有早晚遇到的灾祸与喜事。

蜈蚣有上百只足,但却不如蛇行走得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驭才 卷二 上驭才焉。下驭庸焉。才不侍昏主。庸不从贤者。 驭才自明。驭庸自谦。 举之勿遗。用之勿苛也。待之勿薄。罚之勿轻也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译文: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但能管理和驾驭那些水平比自己低的人,也 要能够驾驭那些有杰出才能甚至高自己一筹的人。 一个有才能的人,绝不会追随一个自甘平庸的领导者,一个没 有能力的人也会在追随高明的领导者过程中掉队。但是做到下 面的几个简单的方法那么就可以驾驭水平低的下属和水平高的 下属。 当领导有才能的人的时候,要做到明察秋毫;而要那些水平低 的人追随就要谦虚和蔼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对自己下属的情况无论是个人的优缺点,还是他们在不同情况 下的表现都要清清楚楚没有遗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知人、善 任。 当让下属做事的时候不苛求完美,对于他们的成果不管如何小 都予以承认与认可;对待自己的下属要恩厚遇高,你只有这样 别人才会觉得值得付出生命,但是当需要处罚他们的时候那绝 不轻饶,也只有这样才能令下属感觉到恐惧,而做到令行禁止。 黄金在前利刃在后,做企业与带军队一样你只有塑造出这种差 距,队伍才有战斗力。否则赏的时候下属认为可有可无,罚的 时候又耽于人情而下不去手,队伍很快就散了。
3、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 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驭忠 卷四 忠者直也,不驭则窘焉。忠者烈也,不驭则困焉。 乱不责之。安不弃之。孤则援之。谤则宠之。私不 驭忠。公堪改志也。赏不驭忠。旌堪励众也。
• •

• • •
• • • • • •
译文: 忠诚的人是很直的,你不驾驭他,他迟早会让你难看; 忠诚的人往往脾气很暴烈,认为别人都不是忠肝义胆,所以很容易就 会和别人对立起来而自己被困。 要做到很好的使用忠肝义胆的人那就必须要做到: 局面混乱的时候不要责备他,责备了他就是表扬了那些制造混乱的不 忠诚的人; 当局面转危为安,不要抛弃那些在混乱中依然忠心耿耿的人,当形势 一片大好的时候,耳边说好话的人多起来的时候,不要摒弃那些说话 难听的忠直的下属; 当因为他的忠直而受到大多数人孤立的时候,你要挺身而出援助他立 足为他牟利; 当别人诽谤他的时候你要不断的表扬他。 有很多领导者做不到这一条也许由于自己的耳根子软,也许因为自己 的坚实的问题,他们很容易成为奸邪之人的工具而自毁长城。 所以一个领导者首要的就是清楚谁是忠肝义胆的人,而对于他们一定 要做到这四条。 你用私人的事情是很难做到让忠直的人佩服的,你只有一心为公才可 能得到他的真心拥护; 你奖赏他们并不是目的,通过奖赏他们树立你明察秋毫的形象,而激 励团队所有的人才是目的。


驭奸 卷五 奸不绝,惟驭少害也。奸不止,惟驭可制也。以利 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君子不计 恶。小人不虑果。罪隐不发。罪昭必惩矣。
• •



译文: 奸邪的人是不会绝迹的,只有发现了他们对他们进行 驾驭才能减少他们的危害; 他们的破坏行为是不会停止的,只有高明的领导对他 们进行驾驭,才可以制止他们的危害。 奸邪的人有他们的用处,那就用利益来驱使他为你服 务;但是要时刻保持对他们的警惕,无论何时你的警 惕的机智的眼睛也不要离开他们;当还没有必要和把 握铲除他们的时候,那么就先不要动手;等时机来到 的时候就要迅速,不留情面,干净利落的除掉他。 作为君子,我们从来不主动的算计恶人,但是小人做 事是不考虑后果的;当他的罪恶还没有被别人认识和 正视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对他们下手,一旦他们恶贯满 盈引发众怒,那就毫不留情。
中国四大千古奇文及译文
1、寒窑赋

• •





作者: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宰 相太师。 原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 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 孔子尚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 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瞽叟顽呆,反生大圣 之儿。 张良原是布衣,箫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 庐,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 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侯。 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满腹经纶,白发不第; 才疏学浅,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 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 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 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 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 下人拥,人皆仰慕,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2、钱本草

《钱本草》系唐朝名臣张说(667年-730年)仿古 传《神农本草经》体式与语调撰著的一篇奇文。此 文乃作者总结人生七十年之阅历,苦心孤诣而成, 区区200余字便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 淋漓尽致,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 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



原文: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 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 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 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 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 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 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 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 智。 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 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 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 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 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 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 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 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 么来得及?


驭士 卷三 驭人必驭士也。驭士必驭情也。敬士则和。礼士则 友。蔑士则乱。辱士则敌。以文驭士,其术莫掩。 以武驭士,其武莫扬。士贵己贵。士贱己贱矣。

• •


• •

• •
译文: 要讲如何驾驭下属不得不讲到如何驾驭读书人(有文化的人, 敏感的人,爱面子的人),要驾驭读书人就必须在感情上做工 作。 时刻尊敬读书人你们很快就能和睦相处,哪怕他没有值得尊敬 的地方;日常接待始终保持礼节哪怕显得做作,他也很快接受 你这个朋友; 你露出对他的轻视,那么他就会在暗地里给你捣乱; 如果你敢侮辱他,那么他会把你当场他的敌人! 这种敏感的人如果你用任何的手法作用于他最好正大光明,而 不要搞一些小动作,如果你用强力的方式对他们,那么手法不 要太张扬! 譬如你派一个这样的人做业务,那么你只消和他说这期间业务 对你工作的重要性就行了,而没必要派上你的亲信暗地里监视 他。 如果你想树威那么最好轻轻的一点就可以而不要威胁,读书人 向来不怕。 你把他当人品贵重的人看,他就把你当人品贵重的人看;你把 他当贼防着那么他会认为你才是贼。


驭吏 卷一 吏不治,上无德也。吏不驭,上无术也。吏骄则斥 之。吏狂则抑之。吏怠则警之。吏罪则罚之。明规 当守。暗规勿废焉。君子无为。小人或成焉。




译文: 只有自身无失的当权者,才能在吏治上取得成效。 对不同的官吏要采取不同的驾驭方法,这是驭吏 的关键所在。 当头棒喝看似严厉,其实充满了关爱。一个人目 空一切,这就是不能重用他的理由。 懈怠的官吏最易发生质变。本性奸恶的官吏只会 在惩罚面前低头。当权者要维护规则的权威。封 建专制时代,潜规则始终是大行其道的。 君子仁厚刚直,如此是驾驭不了小人的。用小人 手段驾驭官吏,对官吏中的小人最为有效。
4、驭人经


作者: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明朝万 历年间天子帝师、内阁首辅。全书分为“驭 吏”“驭才”“驭士”“驭忠”“驭奸”“驭 智”“驭愚”“驭心”八卷。 驭人之术向来是艰深的学问,古往今来,探讨此中 秘密的人不可胜数,可领悟驭人窍要者还是不多的。 学会驭人不仅是领导者的必备本领,而且是普通人 走向成功的必须技能,这也是一门掌握人际平衡的 学问。
• •




译文: 钱,味道甘甜,属性热,有毒,却能延缓容貌的衰老,使人神 色温和滋润。用它来消除饥寒,帮助人们避开困境与灾祸,有 立竿见影的奇效。因此,在一方面,它有利于国家和百姓;但在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使原本贤达的人受到污染,尽管如此,它 唯独以清正廉洁为天敌。如果是一个人带着贪著心服用它,均 平得当则没有什么坏处。但如果过度服用,就会冷热不均,使 人性情狂乱。 这味药不同于普通草药,并没有固定的采摘时节,但如果不遵 循义理而采摘就会使人精神(注:道家“人有三宝,精、气、 神”)损伤。 钱物既然流转于世间,往往就会感召神灵护佑,因而沾染神鬼 的气息。如果只积攒不发散,就会带来水火盗贼等灾难。但如 果只发散不积攒,自己就会有饥寒困顿等祸患。 一积攒一发散平衡得当称为道,不把它当作珍宝而过度珍惜称 为德,取得给予过程适宜称为义,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不过分贪 求称为礼,慷慨地施舍以救济大众称为仁,不违背自己过去承 诺称为信,得不伤己称为智,用这七种方法精炼此药,服用时, 钱的数量刚好有所亏欠,这样就可以使人长寿。 如果服用时不符合义理,就会使人沉湎其中,而导致志向衰弱 精神损伤,一定要特别注意小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