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静校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二维折射静校正(绿山软件)操作流程一、观测系统定义——

(1)

选择

单位

选择测

网类型

输入单个摸

板接收道数

打开已存在的观测系统文件

(2)输入检波点SPS(或文本)数据

点击

点击。出现

下面窗口

点击打开检波点

SPS(或文本)文件

Station X Coordinate Y Coordinate Z Coordinate

A、定义检波点桩号、X坐标、Y坐标、Z坐标。如图,定义X坐标时,选中“X Coordinate”,然后用鼠标涂黑X坐标所在的列,最后点击;

B、定义完之后,点击和定义首末数据行;

C、可以用检查定义结果是否正确;

D、点击进入下一步,出现以下窗口。

点击

覆盖不连接

点击

(3)输入炮点SPS (或文本)数据

基本同上,定义炮点桩号(Source )、X 、Y 、Z 坐标。 (4)输入关系文件SPS (或文本)数据

基本同上,定义首道(From Chan )、末道(To Chan )、首道桩号(From Sta )、末道桩号(To Sta )、炮点桩号(Source )、记录号(Record Number )。

(5)检查观测系统定义

是否正确,显示各 种图件。

(6)保存观测系统文件。

点击 点击 点击 Record Number Source From Chan To Chan From Sta To Sta

二、 数据格式转换(*.sgy--*.cpt )——

(1)打开道集数据(SEGY 格式)

(2)检查带头格式

检查线号、记录道数、采样 间隔等参数数据是否正确,如不 正确进行修改。

选择二维/三维 创建CPT 文件

当SGY 数据体已置道头时,可选此项创建观测系统文件,如果已创建观测系统,没必要选此项。 打开SGY 文件 打开道头格式文件,GMG 自带。 输入记录长度,以减少数据体容

(3)检查道头格式

113

119

检查Trace Sequence、Record Number、Trace Number、Trace ID、Number Samples、Sample Interval的值是否正确,主要是根据尺寸大小(Siz)检查位置(Loc)是否跟实际的一致。点击“Show”可出现道头实际的格式。如果“Siz”为4,则点击“Show4”;如果“Siz”为2,则点击“Show2”。如Number Samples

和Sample Interval的值为0——不对,因为它的“Siz”值为2,点击“Show-----Show2”,会发现Number Samples的Sample Interval的位置应该分别是113和119,而不是115和117,因此应修改为113和119。

Show4

Show2

(4)打开观测系统文件。注意:如果道集数据已置道头且在(1)中选择了“Creat Geometry”,则为新建观测系统文件名。

(5)数据格式转换(Traslate)

三、初至的拾取(或自动拾取初至)——(或XSaber)

(1)打开观测系统文件和CPT格式道集文件;

(2)设置拾取的炮点间隔;

(3)“OK”;点击

输入炮

点拾取

的间隔

(5)选择动校正速度,对道集进行线性动校正; 速度可以为单一的(直线),也可以为多个的(折线)。

点击图标 选择拾取的炮 点击 单击

单击

双击 两个速度—折线 动校正后道集

选择显示属性

属性显示

(6)有关地震道显示图表说明;

(7)初至的拾取;

拾取时可以从右往左自动拾取,可以从左往右自动拾取,可以单道拾取,也可以采用橡皮圈拾取。可以对已拾取的进行删除和修改。

设置滤波和增益参数

偏移距限制定义—可以定义

所需拾取的道集偏移距范围 地震道显示选项

拾取设置

静校正运用,用于检查

静校正的效果

选择显示属性

批量拾取

地震道漂移 最小时间 最大时间 初至拾取线一致性对比 下一炮/上一炮

四、 折射界面定义—

(1) 打开已进行初至拾取的观测系统文件(*.mas); (2) 用鼠标拖动选择CMP 点的范围;

(3)求速度、分层;

整个工区不同位置分的层数必须一样!! 选择前 选择时 选择后 速度求取图标 第一层

第二层 分层图标 在分下一层前点击 第一层 第二层 层与层之间留一定的空隙

分层结束后控制点的分布。

可以按住“Shif”,用鼠标点

击控制点,即可删除控制点。

(4)计算拾取误差(拾取质量控制);

(5)保存分层结果。

误差大于110ms

的不参加运算

五、 速度分析和延迟时间计算—

(1)打开已定义界面的观测系统文件; (2)对各层进行速度分析;

(3)平滑(各层)速度模型(Edit --Smooth );

分析前先清除当前界面已有的速度 选择分析的界面

相对速度分析 简单速度分析

CMP 速度分析 分析速度

的范围 平滑半径。2D 时为桩号

点数;

3D 时为距离(m )。 选择平滑的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