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1课授课时间第1周课题合欢树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

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

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效果与反思

一、导入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

母亲的呼唤。”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

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有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

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

针脚。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

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

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每个人笔下的母亲

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

不同。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

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简介

1.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6岁清华附中初

中毕业,18岁便到农村插队放牛。三年后,当他活

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双腿忽地残废了,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转回北京,在工厂做工。

几年后,母亲患肝癌而离世,年仅49岁。30岁时,他又患严重的肾病,每周要做三次透析。现在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写有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2.合欢树: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互生(似水杉),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三、初读课文

1.整理生字词

敷(fū) 熏(xūn) 灸(jiǔ) 够呛

(qiàng)

瘫痪:由于神经技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不能正常进行工作。

侥(jiǎo)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很幸运。/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本文中是作者谦虚的说法)

2.学生自读“导语”,明确:这是一篇怀念母

亲、颂扬母爱的文章(怀人散文)。

3.朗读:先自由读课文,体会文章感情。然后抽2~3名学生读喜欢或印象深刻的段落。

四、课文分析

(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课文哪些段落写的作者自己的成长,哪些段落写合欢树的成长?

2.思考: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做裙子

二十岁 双腿残废 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 聊起合欢树 已死多年

3.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

明确:(1)条理清楚

(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最能体现母爱的

是哪些段落?

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2.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为“我”治病;为“我”借书;

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3.母亲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她有什么样的良苦用心?

明确: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

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4.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各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

5.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乐观 坚强 执著 聪明 美丽 善良 热爱生活

儿子对母亲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

重点分析内疚之情。(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

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

没早看。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

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想去

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

接受现实。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

种解脱。

五、小结

理智起来的作者可以静静回忆与母亲曾经的事

情,所以文末写道“悲伤也成享受”可见对母亲怀

念之深。

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内疚之情并不是完全隔离

开,也没有先后之分,两种感情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2课时

教学过程效果与反思

一、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令自己感动的细

节。

二、理解合欢树的象征含义

1.引导学生找出关于“合欢树”的笔墨。

明确:共有四处:(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

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

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

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

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

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

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2.思考、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