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
文学院2010汉语言(应用语言方向)李梦鸽
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时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由此可见,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者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视角?应该着重发掘哪些方面的语言事实,考察哪些方面的文化特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我们都知道,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北京市十万之一的地图中可以发现100多条与森林和动物有关的地名(榆林、梨园、黑枣沟、鹿叫),这说明早期的京畿一带曾经是森林繁茂、虎豹出没的地方。闽语区大家都知道的“妈祖”、“天妃”,也进入了方言口语:泉州人把面目威严的女人喻为“天妃妈”。由此可见历史人物在当地的深远影响,在方言中留下的印记。
语曰:“四川一百单八县,县县有方言。”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后,外省各种移民民系在四川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聚落形式,各从其俗,各得其所。与外人交流用四川官话,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交谈则用原籍方言,谓为“打乡谈”。例如“打帮帮腔”本指川戏高腔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后台专人紧接台前人物的唱腔或道白,以传达烘托句中人物的复杂感情活动和心理活动。“打吆喝”打招呼:是人们相遇时即兴的问话。在四川传统教育中特别包含了“要喊人”,开县人打招呼,开口闭口都是“你俩儿”,显得十分亲热。这些方言以其多样性、地域性、原生性、世俗性和生动性的特色,反映了地方的特有风貌和四川人的天性机智和幽默,展示了无所不在的生活情趣和哲理,闪烁着瑰丽的地域色彩,是一笔重要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宝贵。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经常都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的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
是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方言差异,或者是不同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语言变迁,对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说,从方言词汇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
比如,在高原地区有塬,梁,沟,峁,在丘陵地带有墩,坑、坂、坪。在沿海有岛、屿、礁、港、洲。河网地区有浦、渎、涌。这些不同地理区域的不同地名是不同的地形地貌在方言中凝固下来的差异。在山说山,山区、丘陵地多有“山前、山下、山顶、山脚、山崖、山沟”一类地名;在海说海,沿海地区则多“海滨、海口、海涂、海湾”一类地名。也有说出矛盾的,比如,云南管湖叫海(洱海、程海、阳宗海);福建管海叫江(鹭江、石井江、涵江)。昆明有许多谚语就是拿山、水、树木做题的:水到沟自开,花朵蜂自来,树多水自流。更有四川方言的“酸不隆冬”:引申义为扭捏动作。例如:酸不隆冬那个样子哦。旧时农村,家家皆备酸青菜,人人喜食。开江马号山脉一带系溶岩地貌,水的碱性重,人们爱吃酸,那是生命的需要。开江地处水源台地,多喀斯特地貌,故县人谓其水质“硬”,长期饮用,尤其需要食用酸性物质加以调和。
而最为突出的就数舟山民谣比兴的地域色彩比较浓厚了。舟山群岛地处在偏远的祖国东海,渔民们长期在海上从事单调而艰辛的捕鱼作业,惟有苍苍蓝天、茫茫大海与他们日夜相伴,久而久之,歌谣也就成为渔民为打发漫长的寂寞时光而采用的一种娱乐形式。如果说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那么方言熟语就是语言中的“风俗化石”。熟语是由固定的词组成,整体使用,结构较稳定。熟语一般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但凡能在某一地区长久留存的熟语,想必定有他们的生动的表达效果和活泼的语言形式。我国著名的民俗研究者钟敬文在《江苏歌谣集》中认为: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民众的生活史,在那些官方的历史书是找不到,而必须要去请教“民间的文献”。`那么歌谣就是其中有力的一种素材。舟山渔民对大海对渔捞的认识了解和熟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以渔业名词作本体或者喻体,准确而生动并充分体现了海岛、海洋的文化韵味。
例如:
①坐惯船,吓大胆,三级风浪小白菜。(《追着风尾捞一网》)
②前头龙喷水,后头白布场。(《顺风船》)
例①②本体都是大风海浪。例1把“三级风浪”比作小白菜,一方面展示给我们的是犹如棵棵小白菜那样的小海浪的形象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渔民在长期艰苦的海洋自然环境中不断磨练所形成的毫无畏惧的豪放乐观的气魄。但毕竟风高浪急才是海洋最经常呈现给人们的性状。所以例2就是一个生动摹写大风大浪的海洋情景。“前头龙喷水”是指渔船的前方海水翻腾,像龙在喷水;“后头白布场”表示船后海水扬起白沫,好像扯着一匹白布。
从海洋气息浓厚的舟山群岛向西北再感受一下陕北的地理环境对陕北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作为一种文学样式,陕北民歌也是体现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接下来我将以陕北民歌为文化的探索对象。陕北地处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又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
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形成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人长期以来冬穿棉袄,夏穿土布衣褂,头蒙白羊肚手巾,喜欢食油糕,羊杂碎,以窑洞为居,喜唱陕北民歌。陕北文化就是在陕北高原这块特定的黄土地上由陕北各民族人民在历史上共同创造的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这“白羊肚手巾”了。因为陕北多风沙,而这个白色的毛巾既可以挡风沙、遮暴阳又能擦热汗。之所以方言中叫“白羊肚”是因为:一,羊在陕北广被放牧,羊和人的关系密切;二,牧羊人多以白毛巾为遮阳挡风沙之用,且几乎家家养羊。在饮食上,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陕北农作物以种植高粱、荞麦、玉米小麦为主。因此“荞面羊腥汤”就理所
当然的成为陕北人的主食之一。陕北地区,众所周知,人们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有时不得不摞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古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譬如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长流。”这连绵不绝的黄土群山镌刻着这露水中的“红鞋”“荞面”的香气,骡子的铃声,山崖畔边盛开的山丹丹花等等以及“米脂婆姨绥德汉”纯情率真的儿女恋情,生动而形象地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陕北方言文化。
三方言与地方习俗
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名族的也正是语言。”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说风俗习惯具有地方性。民俗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的语言,它必然活跃在民俗领域,语言和民俗具有相互渗透的关系,民俗的地方性往往会在方言中表现出来。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大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同有异的习俗。各种习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称。从命名称谓、红白大事、四时节庆到民间信仰、地方神只、行业褒贬,明目之多,难以计数。清明上坟或称“扫墓,拜纸,拜山”;端午节单是节日名称就有“端阳、端午、五月五”等说法。闽台两省共同祭祀的海上保护神妈祖就有“天妃,祖妈、圣母、开台妈、崇福夫人”等名称。
对于不同职业者的称谓,有的含有敬重的褒义,有的含有轻蔑的贬义,往往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对各种职业的评价标准。闽南话称道士为“师公”,称和尚为“和尚仔”,称基督教徒为“食教的”。广东话干脆把说话啰嗦的人叫“讲耶稣”,这都表现了早期对外来宗教的某种排斥心理。福州从事烹调、裁缝和理发手艺的人甚多,旧时曾经散布全省,本地方言对这些靠手艺吃放的劳动者是尊重的,称为“厨师父、衣裳师父、剃头师父”。都老师和中医都称先生,这是全国普遍的说法,但是内陆山区常有“天地君亲师”的灵位放置厅堂来供奉的习俗,并由“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谚;闽南话则把教书和寡妇列为同等的吝啬者,对老师并不十分尊重。风俗习惯有地方性,这种地方性往往在民俗词语中表现出来。婚嫁丧葬,在世界各地是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则有不同的仪式或手续,于是就用不同的特定词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