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概况---副本---副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1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发展概况

1.1.1 机器人的定义

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另一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置的,通过程序动作来执行各种任务,并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Manipulator)。

美国家标准局: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完成某些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或动作的机械装置。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

日本工业标准局:一种机械装置,在自动控制下,能够完成某些操作或者动作功能。

英国:貌似人的自动机,具有智力的和顺从于人的但不具有人格的机器。

中国: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尽管各国定义不同,但基本上指明了作为“机器人”所具有的二个共同点:

是一种自动机械装置,可以在无人参与下,自动完成多种操作或动作功能,即具有通用性。

可以再编程,程序流程可变,即具有柔性(适应性)。

机器人集中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1.2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卡佩克在剧本中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1950年,美国作家埃萨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说《I,Robot》中首次使用了“Robotics”,即“机器人学”。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 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且在人类受到伤害时不可袖手旁观;

2 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 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阿西莫夫因此被称为“机器人学之父”。

1954年,美国人George C. Devol 提出了第一个工业机器人方案并在1956年获得美国专利。

1960年,Conder公司购买专利并制造了样机。

1961年,Unimation公司(通用机械公司)成立,生产和销售了第一台工业机器“Unimate”,即万能自动之意。

1962年,A.M.F.(机械与铸造)公司,研制出一台数控自动通用机,取名“Versatran”,即多用途搬运之意,并以“Industr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