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细胞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桥粒(hemidesmosome):位于上皮细 胞基面与基膜之间,连接蛋白为整合素。 连接的细胞内骨架成分为角蛋白。
桥粒:蝾螈表皮桥粒电镜照片
一个桥粒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半桥粒电镜照片
显示质膜内表面的致密斑和伸进胞质的中间纤维
半桥粒的结构示意图
粘着带与粘着斑
粘着带(adhesion belt): 呈带状环绕细胞,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相邻细胞间的粘合分子为E-钙粘素。 质膜内侧有多种附着蛋白形成的致密斑。 连接的细胞骨架成分为actin。 粘着斑(adhesion plaque):位于细胞与 细胞外基质间,是细胞与其基质黏附的位 点。粘附分子为integrin、胞内骨架成分也 是actin。
第十章 细胞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
质膜构成了细胞和它的非生命环境间的屏障,但 质膜外物质在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多细胞植物或动物中,大多数细胞组成清晰可辨的 组织,在这些组织中,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胞 外物质之间保持着明确的关联。即使那些在确定组织 内没有固定关系的细胞,如在机体内巡游的白细胞, 也一定以特殊的方式与其他细胞以及与这些细胞接触 的胞外物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调控着很多细胞 活动,如细胞迁移、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同时这些 相互作用决定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和器官的三维结 构
间隙连接电镜照片
左,连接子电镜照片;右,间隙连接模型
间 隙 连 接 的 示 意 模 型
(2)突触连接
是存在于可兴奋细胞间的一种连接方式, 其作用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兴奋。
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三部分 组成。 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起末梢膨大呈球形,称 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内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唯 一不发生硫酸化的氨基聚糖,其糖链特别 长。氨基聚糖一般由不到300个单糖基组成, 而HA可含10万个糖基。在溶液中HA分子 呈无规则卷曲状态。如果强行伸长,其分 子长度可达20μm。HA整个分子全部由葡萄 糖醛酸及乙酰氨基葡萄糖二糖单位重复排 列构成。由于HA分子表面有大量带负电荷 的亲水性基团,可结合大量水分子,因而 即使浓度很低也能形成粘稠的胶体,占据 很大的空间,产生膨压。
基膜的结构
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
FN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存在于所有脊椎 动物,分子含糖4.5-9.5%,糖链结构依组织细 胞来源及分化状态而异。FN可将细胞连接到细 胞外基质上。
FN将细胞连接到细胞外基质上
各种FN均由相似的亚单位(220KD左右) 组成。血浆FN(450KD)是由二条相似的 肽链在C端借二硫键联成的V字形二聚体 (图15-6)。细胞FN为多聚体。在人体中 目前已鉴定的FN亚单位就有20种以上。它 们都是由同一基因编码的产物。转录后由 于拼接上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异型分子。
化学突触的结构(具有小囊泡的一侧为突触前膜)
突触连接的模型
二、植物细胞黏着和胞间连丝
1.植物细胞黏着
2.胞间连丝
由穿过植物细胞壁的原生质构成,直径约 20~40nm。中央有SER形成的连丝小管。
功能上与动物细胞间的间隙连接类似。允 许分子量小于800Da的分子通过,在相邻细 胞间起通讯作用。 通透性可调节。某些植物病毒能制造特殊 的蛋白质,使胞间连丝的有效孔径扩大。
中胶层是位于相临细胞壁之间的含果胶层
除去非纤维素的果胶多聚体后的洋葱细胞壁的电镜照片
图中显示了纤维素微纤丝与半纤维素形成的交联结构
广义的植物细胞壁示意图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 生壁上微细孔眼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 丝称为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中有内质网连接相邻细胞的 内质网系统,有利于保持细胞间在生理上 的联系。 例如:柿核、马钱子胚乳的细胞。
粘着带
黏着带
黏着斑
红色代表整联蛋白的分布,整联蛋白位于与黏着斑位点对应的小块上
2.通讯连接
通讯连接既是一种细胞连接,也兼有信息 交流功能。其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细胞间, 在神经细胞、心肌、平滑肌可兴奋细胞中尤其 多见。相临细胞之间建立的直接通讯联系有两 种方式:间隙连接和突触连接。
(1)间隙连接
兔子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冰冻蚀刻)
紧密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的上端
紧 密 连 接 的 模 式 图
2.锚定连接 锚定连接由细胞骨架纤维蛋白介 导,可分为桥粒连接和黏着连接
桥粒与半桥粒
桥粒(desmosome)是相邻细胞间形成的 纽扣状结构。
通过质膜下的致密斑连接中间纤维。 桥 粒 中 间 为 钙 粘 素 ( desmoglein 及 desmocollin)。 分布:承受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口腔、 食管、心肌中。
3.次生壁: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沉积下来 的壁。此时细胞停止增大,细胞壁也停止 延伸,沉积物以纤维素为主,还有一定量 的半纤维素,有的还沉积有木质素等其它 物质。次生壁通常明显加厚,坚硬而少弹 性,通透性差。一旦次生壁形成,细胞的 大小和形状也将逐渐稳定,也逐渐成熟。
由 细 胞 壁 围 绕 的 植 物 细 胞 的 电 镜 照 片
左,蛋白聚糖;中,氨基聚糖;右,蛋白聚糖多聚体
蛋 白 聚 糖 复 合 体 的 电 镜 照 片
3.层粘联蛋白、纤粘连蛋白及弹性蛋白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 LN也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与Ⅳ型胶原一 起构成基膜,是胚胎发育中出现最早的细 胞外基质成分。 LN分子由一条重链(α)和二条轻链(β、 γ)借二硫键交联而成,外形呈十字形,三 条短臂各由三条肽链的N端序列构成。每一 短臂包括二个球区及二个短杆区,长臂也 由杆区及球区构成 。
LN的结构模型
基膜是上皮细胞下方一层柔软的特化 的细胞外基质,也存在于肌肉、脂肪和许 旺细胞周围。它不仅仅起保护和过滤作用, 还决定细胞的极性,影响细胞的代谢、存 活、迁移、增殖和分化。 基膜中除LN和Ⅳ型胶原外,还有多种 蛋白,其中LN与entactin (nidogen)形成1:1 紧密结合的复合物,通过nidogen与Ⅳ型胶 原结合 。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 蛋白聚糖是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 与核心蛋白质(coreprotein)的共价结合物。 核心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常有Ser-Gly-XGly序列)可在高尔基复合体中装配上氨基 聚糖(GAG)链。其糖基化过程为通过逐 个转移糖基首先合成由四糖组成的连接桥 (Xyl-Gal-Gal-GlcUA),然后再延长糖链, 并对所合成的重复二糖单位进行硫酸化及 差向异构化修饰。一个核心蛋白质分子上 可以连接1至100个以上GAG链。与一个核心 蛋白质分子相连的GAG链可以是同种或不 同种的。
•
一、动物细胞的连接 1.紧密连接
• 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间。也叫zonula occluden • 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也称嵴线,由 跨膜细胞粘附分子构成。 • 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 • 主要作用: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防止溶 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以非共价键与透明质 酸形成多聚体。核心蛋白质的N端序列与 CD44分子结合透明质酸的结构域具有同源 性,故亦属hyaladherin族。 蛋白聚糖多聚体(图18-9)的分子量可达 108KD以上。其体积可超过细菌。如构成软 骨的Aggrecan,其GAG主要是硫酸软骨素 (chondroitin sulfate,CS),但还有硫酸 角质素(keratan sulfate,KS)。其含量不 足或代谢障碍可引起长骨发育不良,四肢 短小。
蕨类植物配子体的胞间连丝切片的电镜照片
胞间连丝示意图
第二节 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各种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质膜、细胞外被、 细胞壁和由细胞分泌物所形成的细胞外基 质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以便保护自我免 遭环境危害、改变环境获得有利生机、适 应环境获得自身进化。
一、细胞壁
(一)细菌细胞壁
G+ 菌肽聚糖结构
柿核细胞的胞间连丝
二、细胞外基质
(一)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
1.胶原蛋白 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 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它遍布 于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是细胞外基质中 的框架结构,可由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 成骨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 胞外。
成纤维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
FN的结构模型
每条FN肽链约含2450个氨基酸残基,整个肽链由 三种类型(Ⅰ、Ⅱ、Ⅲ)的模块(module)重复 排列构成。具有5-7个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域,由 对蛋白酶敏感的肽段连接。这些结构域中有些能 与其它ECM(如胶原、蛋白聚糖)结合,使细胞 外基质形成网络;有些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使细胞附着与ECM上。 FN肽链中的一些短肽序列为细胞表面的各种FN 受体识别与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例如,在肽链 中央的与细胞相结合的模块中存在RGD(ArgGly-Asp)序列,为与细胞表面某些整合素受体识 别与结合的部位。化学合成的RGD三肽可抑制细 胞在FN基质上粘附。
主要成分 肽聚糖
聚糖骨架 G:N-乙酰葡萄胺 M:N-乙酰胞壁酸
(二)植物细胞壁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 可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细胞分裂时形成的两个细胞间最初的隔 离层,又称中层。由果胶质组成。 2.初生壁:细胞形成后,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的一 层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组成。 初生壁富弹性,能随细胞体积的变大而延伸,大 多很薄。由两个相邻细胞的一层胞间层和两层初 生壁组成复合中层。由于它们都十分薄,三层间 没有明显的界线,也为一层生物膜。具良好的通 透性。
目前已发现的胶原至少有19种(表10-1), 由不同的结构基因编码,具有不同的化学 结构及免疫学特性。Ⅰ、Ⅱ、Ⅲ、Ⅴ及Ⅺ 型胶原为有横纹的纤维形胶原。
各型胶原都是由三条相同或不同的肽链形 成三股螺旋,含有三种结构:螺旋区,非 螺旋区及球形结构域。其中Ⅰ型胶原的结 构最为典型。
胶原的类型
胶原的结构
细胞表面及细胞外基质中的FN分子间通过 二硫键相互交联,组装成纤维。与胶原不 同,FN不能自发组装成纤维,而是通过细 胞表面受体指导下进行的,只存在于某些 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表面。转化细胞及 肿瘤细胞表面的FN纤维减少或缺失系因细 胞表面的FN受体异常所致。
细胞整合形成组织,细胞之间以及与 胞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况
第一节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 • • 细胞连接是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联 结结构。 分为三大类: 封闭连接(occluding junction),如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 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包括将细胞锚定在 基 质 上 的 黏 着 斑 ( focal adhesion ) 和 半 桥 粒 ( hemidesmosome ) , 以 及 不 同 细 胞 间 的 连 接 黏 着 带 (adhesion belt)和桥粒(desmosome)。 通讯连接(communicating junction),主要包括间 隙连接(gap junction),神经细胞间的电突触、化学突 触和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 (plasmodesma)
2.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
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 GAG是由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无分枝长链多 糖(图10-9)。其二糖单位通常由氨基已糖(氨 基葡萄糖或氨基半乳糖)和糖醛酸组成(表11-1), 但硫酸角质素中糖醛酸由半乳糖代替。氨基聚糖 依组成糖基、连接方式、硫酸化程度及位置的不 同可分为六种,即: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 酸皮肤素、硫酸乙酰肝素、肝素、硫酸角质素。
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组织。连接处有2~4nm的缝隙。 基本单位称连接子(connexon),由6个相同或相似的 跨膜蛋白亚单位环绕而成。 注射染料证明间隙连接可允许分子量小于1.5KD的分子 通过,但通透性是可调节的。 功能: 1、影响细胞分化 2、协调细胞代谢 3、电兴奋传导:神经末梢间的间隙连接称为电紧张突触 (electrotonic synap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