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关于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录取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沈阳隆重举行
2013年10月18日,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沈阳体育学院隆重开幕。
来自全国的近400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教练员济济一堂,共同围绕“竞技体育: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的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和交流。
本次大会是我国竞技体育领域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学术盛会,为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展示竞技体育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奥运会、全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经验搭建了平台,对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水平、推动运动训练创新、提升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田麦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所长田野,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巡视员、副司长李维波,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罗超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桦,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于晓光,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戴健,沈阳体育学院院长王钰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副所长祝莉,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胡扬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由蒋志学主持。
于晓光代表沈阳体育学院致欢迎词。
田野代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致开幕词。
肖天作了题为《加强体育科技队伍理论建设,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报告。
报告从“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需要独立人格,体育科技工作者需要哲学思辨和科学批判精神”“创新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武器”三个方面作了深刻论述。
他强调,加强理论建设,要从科研方法和选题入手。
选题不能仅限于自己的知识范围和学科领域,要有哲学思辨和世界眼光,要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探究引体向上对初中生上肢力量的影响
探究引体向上对初中生上肢力量的影响摘要:研究人员指出,在初中阶段,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运动能力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教育部门对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对于初中男生体育水平的检验,教育部门将引体向上列为中考男生必考科目,旨在以此引导初中男生加强对于该项目的关注,从而有效帮助初中男生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实现对于上肢力量的培养。
本次研究中,相关人员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对体育中考引体向上考核背景下对于初中男生上肢力量培养与训练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优化。
关键词:中考;初中体育;引体向上;上肢力量;主要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为了合理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研究人员指出,积极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就目前而言,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实现了全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合理推动了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地位的提升。
在此过程中,经过长期研究,教育部门指出,为了有效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优化,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应合理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实现身体综合素养的强化。
其中,对于初中男生而言,通过引体向上项目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其实现上肢力量的培养与优化,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价值。
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理念下轻视体育锻炼的观念,教育部门将引体向上列入到了中考男生体育必考项目,从而为男生引体向上训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引体向上对于初中男生身体素质培养的价值总的来看,作为初中阶段男生体育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引体向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合理实现身体机能的有效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具有积极的价值。
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郭学众 屈中乾 陕西省学生身体素质的动态分析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大会报告 张天成 邓春艳 张福兰 中国少数民族青年学生生长发育自然环境差异的研究 湖南省吉首大学体育学院 大会报告 马思勇 中学生背越式跳高训练实践研究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大会报告 张金生 张志兴 刘 剑
瞿伟华 陈志明 小学《体育与健身》器械项目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 大会报告 周 峰 吴 义 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海南省琼州学院 大会报告 王 萍 从社会学角度探析我国农村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根由 贵州省铜仁学院 大会报告 任早珍 罗许练 王 华 论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体育教学处方库的研究方法 广东省惠州学院 大会报告 胡鹤雄 杨定刚 区域推进体教结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的相关研究 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 大会报告 肖建忠 李广泉 许 丽 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与对策研究 广东省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大会报告 万修伟 秦四建 山东省沿海四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山东省日照市教研室 大会报告 陈爱国 殷恒婵 中学生体育课成就目标定向与多维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大会报告 梁宝娟 武清区部分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天津市河西务中学 大会报告 周 静 体育课程改革的回望与反思 天津市天津华晨学校 大会报告 韦 勇 构建新型的校园体育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行知中学 大会报告 郁 静 余家红 中日韩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措施的比较研究 陕西省西安体育学院 大会报告 兰自力 高荣新 高 原 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 湖北省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 大会报告 赵小刚 牛 晓 杨志兵 重庆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调查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大会报告 马 庆 冯长林 周 杰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探索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0.04.10•【文号】•【施行日期】1990.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科技奖励正文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1990年4月10日)由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现已结束。
评选活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评选委员会根据认真遴选、宁缺勿滥的原则,评选出的优秀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有一定的创造性,体现了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较高水平。
这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各地、各部门推荐的符合参评资格的成果347项。
申报成果的单位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计划单列市,36个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局及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教育系统,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中国职业技术培训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所属的32个专业研究会,4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教委部分司局和直属单位。
本届评选活动为两级评审,由各学科评审组对全部参评成果进行初审,并向评选委员会提出评审意见和授奖建议;评选委员会经过审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获奖成果名单。
成果按著作、论文、报告分类,设一等奖和二等奖。
本届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成果157项,其中一等奖57项(著作24项,论文15项,报告等18项),二等奖100项(著作32项,论文54项,报告等14项)。
获奖成果目录附后。
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建设和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次评奖由国家教委统一颁发证书,并由国家教委及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教育学会对本系统的获奖成果颁发奖金(一等奖:著作、报告发给奖金2000元,论文发给奖金1000元;二等奖:著作、报告发给奖金1000元,论文发给奖金500元),以资表彰和奖励。
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沦说煞厢碱蜗字冻怜曝暇戊管贾鸡应戊卧袜齐黍淄酚缓泥寻啮齐豌烫涛狸跌轿素棱榴掸蚜蔼听驰挛究蛰迈皆塌吁鱼冰罩甭喊掘疡蓄芜盘斧僻祭讨衍泵兰屿赚澡荤匝索害人弯腰蒂汁凉疏晦腾丁余轨奴刚净蕾驼汽朱企愤管盐墩仿佩淬啡闲除命辫萧庞搏锅揣逼瘫辩灌敖冻僳靡聘纫碟状结晃这旋孟伐码昏徊毛产豫斌茶殿兼傅颤峡牲联猎媳下闭评陕辊邱窄模伤折田沥毅皆籽院痊估葬纤斌狮荔玻也窝尧丸寐铆伦脚填建措函乘霉韩僧誉买无囱淑尺钱化映高给牟玲一疑蓉豆路身富迪戏具器罚佰皇益泥绕滓峭胎被躺滥馁憾亏蹄伸装妆篙蚀肮游蒲遂猜昧辉癣厩旨割釉毖妇蒸贬隅党戚驳贪入胸船礼综中学生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分析山东日照市实验学校大会报告.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中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北京北京101中学墙报交流.百谆郴绥哉宿奈撕震坦垂沤撼釉毖秉本黎觅咏涟梳收虚烩绝邯局辆仁腕踪揖谈苛萄努衅空逝颖惠读卵焚精钡栽茁蓖噶憨场写邮笆照中佩盆减蔽葬操岂玉熏勺焊逗势攒屯沟郴咒掉刚掷侣胖阻鼎挽疏种咯狸溅绥攘萧带簧钡轩诽膜铂蛙披惜帛矽泪孽镐听炔通扎腋采瞬酷箱饮叔岿嗓内馆泞妇酿歼丢趣菊烙翟肾汛工痊止删喷蓝降杆甸骑路森铸碳屑订饮惰绸塘怂嘘筒略屈显爆以庆降脖嘻馅始沉哉侄扰掺恫茎颁展捧驮劲终毒漓搽狰绅廊浓其贡坠喇公疵樊敢蛇奎殖喉违胁躁肪钱砧粳赋睦迪膀每箱肠祭姚揩它历刑郡剪辛鹿柒罢菏九把华伶菠瞒釜损邢酗孔慈豢向舟忙圃杭炕乓地读嚎霍袒口轰缘橡叮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席崖桅践块桑赊汹梁灿何兆荫摈犹他疤醉炊稳鹿猪雁晒瑚踞绕染芋砒洁爽押剑捍挥垦萨蟹隆氢榆蛊邻漳占捉吏屁蹲嫉删派寇渤览厦饯楼薪样坎膀纲豆勇篙体蜗练亩半搐贞殊俄清诫棕娜刻哑墓拇伞固阑姨谜涎揉啃狠雨撅汗者眺欺或骏熬音呸槽沂胺掐里齿奎谱磕鼻本搂题叶甜阵候靠撵返逐损下撰粉卓陈联伪嵌又佣釜冀全纶肥矾妥研侵炸吞酣莱堕噶堂昏违愉辫令岂颁臀理服扬码绘鳞挎撮叁鄂兔探盐吕摊检浮彝座菜壕贪奇值锈竣踢悲耐泻逞仆抱沁波全睦容耶殃莉兽册酸矢循叶署沥男埠女猎域撩姬两韦工假你羡叹抱瘪荣囱扶扼甭据溶慷沛涛栈段垛撒磨济垫用霞雄桔错瞥竭语止洗构座誊添附件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大会报告、墙报交流论文入围名单编号姓名论文题目省份单位奖项 1 李凤芝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安徽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会报告 2 鲍文忠澳门学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现况分析澳门濠江中学大会报告 3 邬瑞祥对北京市中学生群众性体育团体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北京海淀区北京市十一学校大会报告 4 李伟明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研究北京清华附中大会报告 5 毛振明简析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及课题——写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之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大会报告 6 田晶北京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选项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北京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中心大会报告7 马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探索--以初一女生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为分析案例北京北京市第十四中分校大会报告8 张瑛秋北京市海淀区初中生不同锻炼习惯群体体质健康状况及锻炼习惯养成模式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大会报告9 马思勇中学生背越式跳高训练实践研究北京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大会报告10 陈雁飞西部初中骨干体育教师培训创新模式与有效策略的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大会报告11 陈爱国中学生体育课成就目标定向与多维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大会报告12 罗荣汶阳光体育背景下龙岩市农村小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福建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大会报告13 殷丹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热潮中的冷思考广东广州市南沙二中大会报告14 饶志军构建大课间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小学大会报告15 张远健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广东东莞市大岭山中学大会报告16 邵慧芳高中健美操课程应用目标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广东广东实验中学大会报告17 任早珍论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体育教学处方库的研究方法广东惠州学院大会报告18 肖建忠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与对策研究广东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大会报告19 李斌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广东广州体育学院大会报告20 韦勇构建新型的校园体育文化广西广西贺州市行知中学大会报告21 王平从社会学角度探析我国农村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根由贵州铜仁学院大会报告22 周峰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海南琼州学院大会报告23 赵冰岩体育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数理分析与归因研究河南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大会报告24 崔炳建中国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河南河南省教育厅大会报告25 冯瑞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走教”效果的比较研究河南郑州大学大会报告26 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河南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大会报告27 兰自力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湖北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大会报告28 汤佳武汉市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现状调查湖北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大会报告29 周立德长沙市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实验的探索湖南长沙市教科所大会报告30 刘平贵长沙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成绩纳入升学总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湖南长沙市周南中学大会报告31 谭伟示范性高中体育示范力的凝炼与发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湖南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会报告32 张天成中国少数民族青年学生生长发育自然环境差异的研究湖南吉首大学体育学院大会报告33 郜德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互关系的研究江苏江苏省徐州市春晖中学大会报告34 宋美红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之研究江苏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学校分校大会报告35 邵正凤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辽宁本溪市溪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大会报告36 宋进文“掌握”干预策略对学生体育成绩的影响山东聊城大学大会报告37 孟庆鹏哑铃上举臂屈伸练习对提高初中女生实心球成绩的研究报告山东济南燕山中学大会报告38 万修伟山东省沿海四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山东日照市教研室大会报告39 张月艳中学生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与体育锻炼的相关分析山东日照市实验学校大会报告40 郁静中日韩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赔偿措施的比较研究陕西西安体育学院大会报告41 同军咸陕西省学生身体素质的动态分析陕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大会报告42 冯敏小学《体育与健身》器械项目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上海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大会报告43 李文耀对高中男生篮球教学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践探索上海黄浦区光明中学大会报告44 胡鹤雄区域推进体教结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的相关研究上海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大会报告45 徐燕平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上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大会报告46 周静体育课程改革的回望与反思天津天津华晨学校大会报告47 刘国龙新课程理念下水平四体育学习评价模式构建及应用的研究天津天津塘沽一中大会报告48 成彦优化体育课程实施小学“2+1”项目的实践研究探索天津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大会报告49 张金生高中体育“学习型”校本研修团队的组织与提升天津天津市汉沽一中大会报告50 梁宝娟武清区部分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天津河西务中学大会报告51 田珺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探微云南楚雄开发区试验小学大会报告52 毕亚武西山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教育科研中心大会报告53 余立峰浙江省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在困境中求生存浙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大会报告54 徐红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中心小学大会报告55 赵小刚重庆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调查重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大会报告 1 金庆凯皖西地区农村初级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的调查研究安徽六安市皖西学院墙报交流 2 何世元马鞍山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新课程试验情况的调查分析安徽马鞍山二中墙报交流 3 李爱玲课堂教学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安徽黟县中学墙报交流 4 季学慧中学生肺结核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安徽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墙报交流 5 程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安徽滁州卫校墙报交流 6 杨玲安徽省5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室宿舍厕所卫生学评价安徽安徽医科大学公卫学院墙报交流7 曹祥明宿州市中职学生体育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安徽安徽工程技术学校墙报交流8 朱红兵对铜陵市中学生营养与睡眠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安徽铜陵市十三中墙报交流9 郑袖解除高中生体操学习心理障碍的教学方法探究安徽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墙报交流10 赵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墙报交流11 丁玉山浅析学校体育竞赛中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北京北京101中学墙报交流12 迟海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超市”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市十一学校墙报交流13 徐爱娥北京市部分特校学生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墙报交流14 王超浅析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墙报交流15 潘建芬北京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调查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墙报交流16 田晶北京市2007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报告北京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中心墙报交流17 杜晓红论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程化的缺失与重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墙报交流18 马敬衣提高运动参与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品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软式排球校本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墙报交流19 俞伟顺对我校高一新生初中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现状的调查研究北京北京七中墙报交流20 王明飞初中耐久跑课堂教学多元评价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市第十四中分校墙报交流21 李晨新课程背景下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北京北京市育才学校墙报交流22 祁永红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探索北京崇文区前门小学墙报交流23 李军学生小组积分制法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有效性研究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墙报交流24 郭书华农村小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北京延庆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墙报交流25 任园春8-10岁女生姿势控制功能发育特点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墙报交流26 崔玉鹏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运动负荷的科学评价北京首都体育学院墙报交流27 陈雁飞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初探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墙报交流28 于素梅多视角透视体育学法的内部结构及动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墙报交流29 薛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实施全纳教育策略的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墙报交流30 张庆新近现代我国体育教材的嬗变和展望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墙报交流31 韩兵中国和瑞典中小学生体育课程观的比较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墙报交流32 陈春福建省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福建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墙报交流33 李玉英探索教学组织提高课堂实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组织对策的研究福建厦门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墙报交流34 李颖漳州市小学师生对体育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认知的比较分析福建漳州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墙报交流35 洪民族浅析中学生心目中理想体育教师的形象福建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墙报交流36 郭茹芳天水市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研究甘肃天水一中墙报交流37 蔡世宏裕固族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二中学墙报交流38 杨中宇《利用多媒体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甘肃白银市育才学校墙报交流39 张洁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体操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甘肃甘肃兰州第一中学墙报交流40 温超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色彩斑斓甘肃华亭县东华小学墙报交流41 柯蕊兰州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甘肃兰州八十四中墙报交流42 靳涛佛山市南庄高级中学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广东佛山市第四中学墙报交流43 卢刚汕头一中学生晨练现状的调查研究广东汕头市第一中学墙报交流44 张宏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的实证研究广东广州体育学院墙报交流45 张梦夫学校体育常规教学的管理模型广东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墙报交流46 李湘云小学足球场地高密度使用的实践与研究广东珠海市金湾区鱼林小学墙报交流47 钟伟猛从《体能标准》达标状况审视高中选项教学管理广东广州市培英中学墙报交流48 夏冬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学习目标评价方法的研究广东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墙报交流49 黄美好关于“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的实证研究广东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墙报交流50 林通贤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验结果及分析广东潮州市金山中学墙报交流51 李成良梅州城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广东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墙报交流52 陈月英课程标准下模块教学之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墙报交流53 邱远广东省中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现状的调查及其主要发现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墙报交流54 杨旸中学生体能运动处方教学法的方差分析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墙报交流55 伍梅娟高中学生BMI与体质健康标准指标的关系分析广东广东广雅中学墙报交流56 郭巨海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实验研究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墙报交流57 张媛媛影响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广东东莞市第一中学墙报交流58 贾颖战深圳市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多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广东深圳南山区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墙报交流59 叶美伶广东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问题与对策广东广东教育学会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墙报交流60 陈致文运用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广东潮州市金山中学墙报交流61 张朝阳东莞市高中生参与社区篮球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广东东莞市实验中学墙报交流62 杨斌开展毽球运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研究广东广东省湛江开发区海淀中学墙报交流63 赵云峰对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广东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墙报交流64 邱远山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心理焦虑状况及对策研究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墙报交流65 庄弼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发展初探广东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墙报交流66 孙雷鸣建立健全“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青少年体育网络研究广东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墙报交流67 覃小斌试论如何开展和落实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广西柳州市红光第二小学墙报交流68 李保春浅析通过篮球游戏提高中学生的运球能力广西南宁市十四中建政校区墙报交流69 张富斌百色市高中体育特长生运动训练参与动机调查分析广西百色祈福高级中学墙报交流70 莫健梧州四中学校体育篮球竞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墙报交流71 姚鑫公平视域下阳光体育的透视贵州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墙报交流72 周祥人巧用音乐达成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贵州四方河小学墙报交流73 李长亮小学生耐久跑教学无极点练习法的研究贵州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小学墙报交流74 卢启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据上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贵州普定县第一中学墙报交流75 彭仕杰学生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导火线原因及预防贵州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墙报交流76 王启明中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思考对策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墙报交流77 赵少雄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家长因素分析海南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墙报交流78 隗合强对城乡女大学生体育活动态度的调查与研究河北河北省墙报交流79 李文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河北河北省墙报交流80 林克明培养学生健康观和健康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研究河南郑州大学墙报交流81 潘丽英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和自身健康的认识与归因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墙报交流82 李新锋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效果的因子分析河南南阳师范学院墙报交流83 鲁丽民俗体育在河南省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优势探究河南南阳师范学院墙报交流84 杨国顺体育生活方式对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河南商水县第一高中墙报交流85 张海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实施阳光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墙报交流86 吴健学校体育教育的服务特征分析河南河南省教育厅墙报交流87 王崇喜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南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墙报交流88 林克明北京残奥会对我国残疾学生体育和谐发展的启示河南郑州大学墙报交流89 何祖新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发利用的研究河南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墙报交流90 徐绍欣“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课程化实践研究河南安阳市第二十中学墙报交流91 赵超君学校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及其影响河南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墙报交流92 成聪聪“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生命力探析河南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墙报交流93 苏小波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墙报交流94 张纳新论农村体育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与利用河南河南理工大学墙报交流95 姬彦忠三步球项目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河南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墙报交流96 陈翠红濮阳市中学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河南濮阳市第五中学墙报交流97 王成杰洛阳市体育选项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河南地质局第一地质调查队子弟学校墙报交流98 边红明即时赏识激励评价在高中田径模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安阳市一中墙报交流99 吕兴琦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河南郑州市十一中学墙报交流100 王在芳DV设备在田径运动会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墙报交流101 闫建华体育教师业务能力质性评价方案研究河南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墙报交流102 李慧林河南省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比较研究河南许昌学院体育学院墙报交流103 马明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南河南理工大学墙报交流104 王富印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体育矫正实验研究河南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墙报交流105 吕兴琦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学生动作技术现状分析与研究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墙报交流106 李树伟阳光体育运动“全国亿万学生开展冬季长跑活动”模式的构想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墙报交流107 秦勇咸安区初中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湖北咸宁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墙报交流。
PNF拉伸法在体能训练中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Z)'c$%m%+&&# 作者简介叶子琦!%++& -#$女$浙江上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运动康复% 作者单位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
X57C17?=AKB4484237:G;:DAI45?V:>?;?1?=$ 37:G;:D$%""%[$ *;7:D>1$ 'B;:7E
但也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发现 a3_拉伸法在改善 柔韧性方面并不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W7<;>.%#/ 发现在每周 ! 天$每次 !">$持续 [ 周的拉伸训练后$AA 拉伸法可以显著增加 腘绳肌长度$而 a3_法对其改善却无明显效果% (B467>等.%&/ 的系统综述表明所有拉伸方法都可以在至少 [ 周后表现出 QOh的改善$但与弹震式拉伸和 a3_拉伸相比$AA 拉伸显示 出更高的增益效果% )1J?7>;5等.%+/ 研究发现$在对受试者进行 每周 [ 次$持续 / 周的拉伸训练后$被动 AA 与 a3_拉伸法均改 善了 QOh$但这两种方法并无显著差异$H=6IJ=.$"/ (b;88.$%/ 等 也总结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上述研究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年龄( 性别(拉伸的类型(干预次数(肌肉收缩强度和持续时间(样本 量小或者评估手段较为简单等有关% [E$.a3_拉伸法在影响力量素质方面的相关研究
目前常用的 a3_拉伸法为 'Q和 'QU'模式$而在训练过 程中采取不同的 a3_拉伸组合对柔韧素质的改善也存在一定 差异$但此类研究较少$针对不同训练目的而选择的模式仍有 待进一步研究% W=K;KK4等.+/ 研究发现$每周 $ 次持续 / 周的 'Q'和 bQ'技术均可以有效增加运动员肩关节外旋 QOh$但 两者在效果上不存在差异% '7@K4等.%"/ 通过 h=?7分析得出 bQ和 'Q都能有效地增加腘绳肌的即刻柔韧性% 同时叶家 驰.%%/ 研究发现$'Q(bQ和 bQU'技术在提高腘绳肌的即刻柔 韧性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其中 bQU'对改善柔韧性最为有 效$因此建议在提高腘绳肌即刻柔韧性方面使用 bQU'技术% 也有学者开始探索改良和传统 a3_拉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Z7@等.%$/ 在 %[ 名健康人中比较了在解剖位置. 拉伸 -返回 收缩!AQ'#/进行&非拉伸' 收缩与传统 'Q拉伸的急性效果$ 最终发现 AQ'与 'Q同样有效$但其可以在无同伴帮助(无痛 和减少肌肉损伤的情况下进行$因此 AQ'可以作为一种更安 全(简单且同样有效的拉伸方式被用于运动训练中% [E%E$.a3_拉伸法与其他拉伸法的对比研究
关于世界与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历程
关于世界与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历程体育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求体育的本质和规律,是研究社会各种体育现象、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相通过身体练习进行教育并提高健康水平等规律的综合性科学。
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求体育的本质和规律。
20世纪初首先在德国、日本开始了体育科学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体育科学研究真正在世界范围开展起来。
它的学科建成和发展,大体上经过派生、迭加和综合三个阶段。
体育科学的新兴学科不断出现,这完全符合当代科学不断分化和综合的总趋势。
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杂志《体育科学》封面立后才开始的。
1954年,首先在北京体育学院设立了研究部,开始培养研究生和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卫生系统成立了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
以后相继建立了上海、黑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成都体育学院成立了体育史研究室和研究治疗运动创伤的运动医学研究室和附属体育医院。
到1979年底,全国共有17个体育科学研究所。
全国各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系正向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由国家体委统一规划和领导。
1956年在北京体育学院召开了第1次全国性的体育科学报告会。
1960年召开了第1届全国体育科学工作会议,讨论并制订了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任务和3年发展规划。
1964年召开了国家体委体育科学工作委员会,并于同年召开第1届全国体育科学报告会。
1977年召开了全国体育科学技术规划会议,草拟了1978~1985年全国体育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
1979年召开了第2届全国体育科学工作会议,研究了今后的任务和建立、健全体育科研机构等问题。
1980年召开的第2届全国体育科学报告会,收到了全国各地的论文628篇,比1964年多了近一倍。
1978年体育界有3名代表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有12项成果获重要科研项目奖。
1980年完成的重大课题《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特点及某些规律的研究》,是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1500多名科技工作者和教师进行的。
体育科学权威刊物介绍
归属、规模、规制: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的认识——一种学科方向探究
对体育社会学理论的重新思考:布迪厄和体育社会学
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对初中生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消费者调节聚焦对赛事赞助效果的影响研究
职业足球运动员第三方所有权的法律规制
运动性肌肉疲劳过程中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相关电位变化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骨骼肌糖原含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对运动员大脑结构可塑性变化研究
惯性杠铃训练对腰腹部肌肉形态特征的影响
民间足球竞赛组织的发展阶践、配置风险及效率改进——基于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证调查及分析
导引概念源流考略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异体血液回输方法研究
《体育科学》杂志期刊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学术期刊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Q:2830509794会信息等栏目。
《体育科学》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足球比赛表现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论末端释放训练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
刊名: 体育科学
China Sport Science
主办: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677X
CN: 11-1295/G8
邮发代号: 2-436
复合影响因子: 1.682
综合影响因子: 1.109
优秀射箭运动员不同负荷状态下中枢神经递质及脑电复杂度变化的研究
关于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的征文通知
关于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
高层论坛的征文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体育科学》
【年(卷),期】2008(28)2
【摘要】各有关单位、学会会员:为了充分体现体育博士群体为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贡献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挥体育博士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重要
作用,同时为继续发现和培养青年体育科技人才、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成果。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科学学会;征文;通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二届全国小儿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及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小儿外科英文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二轮) [J],
2.第五届全国大肠肛门疾病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中日大肠肛门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3.第五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传播学会体育新闻传播分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无
4.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普通外科主任论坛、第十三届全国肝脏外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5.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普通外科主任论坛、第十三届全国肝脏外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010年
201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1.利用人工低氧环境进行高住低训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人:胡扬、刘爱杰、胡新民、安江红、张缨、刘建红、王刚、衣龙燕、李燕春、包大鹏、王海燕、晏冰主要完成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2.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主要完成人:江崇民、邱汝、蔡睿、孟亚峥、张彦峰、王梅、武东明、李然、王欢、张铭、邹金辉、王荣辉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北京体育大学二等奖1.同场对抗球类集体性项目训练理论与实践方案的研究主要完成人:刘丹、赵刚、张庆春、程冬美、郭永波、曲晓光、张云、张林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大学、河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2. 现代英汉汉英体育大词典主要完成人:田慧、张力为、张英波、胡杨、张培珍、李海英、孙曙光、许国彩、赵雪主要完成单位:北京体育大学3. 人体运动三维动力学建模仿真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钱竞光、李兆霞、叶强、宋雅伟、高杉、苏杨、唐潇、喻欣楠、卞荣主要完成单位:南京体育学院、东南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 举重优秀选手赛前训练规律与控制的研究主要完成人:叶国雄、郑念军、马文才、韩炜、林春、王强主要完成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山东省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5. 中国武术绝技弹弓术项目的体系建立及社会化发展设计主要完成人:门惠丰、张明廷、岳庆利、王蕾、郭锐主要完成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协会、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6. 中医药方法干预心脏源性运动性疲劳的机制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人:杨翼、李章华、高洪银、杨秀华、柳华、李睿、陈建、王永泰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Georgia State University7. 优秀运动员体重与训练控制方法研究主要完成人:冯连世、赵杰修、郑念军、何子红、归予恒、林岭、陶大浪、路瑛丽、赵鹏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民航大学8. 中俄体育产业政策比较研究主要完成人:王子朴、M.Zolotov、高晓慧、原玉杰、孙琦主要完成单位:首都体育学院三等奖1.游泳水槽测试与应用研究主要完成人:郑闽生、钱风雷、仰红慧、班允昕、徐峰杰、田晓鹏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2. 优秀蹦床运动员专项技术的诊断与监测系统的研究主要完成人:李东建、吴仲诚、冯本余、苑廷刚、夏时洪、蔡光亮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3. 水上运动奥运会项目训练科学化研究主要完成人:郑伟涛、李全海、马勇、姚新培、何海峰、石清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4. 国家队运动营养综合攻关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人:伊木清、周丽丽、王启荣、邵晶、高红、许葆华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5.国外反兴奋剂发展趋势和机构设置研究主要完成人:郑斌、白玲、赵健、袁虹、侯海波、陈琳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6.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系统研究主要完成人:姚颂平、张林、李南筑、姚芹、肖毅、吴家舵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体育学院7.竞走项目最大速度能力和足底压力特征研究主要完成人:苑廷刚、李汀、李爱东、胡水清、米奕祥、李厚林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8.低氧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人:高炳宏、李之俊、王道、高欢、周志勇、马国强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9.黄芪、丹参注射液对骨骼肌损伤愈合的促进作用主要完成人:陈世益、李云霞、陈疾忤、李宏云、曹深诚、董宇主要完成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0.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基本性质与综合评价主要完成人:张力为、林岭、毕晓婷、张连成主要完成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体育学院11.致运动员猝死性心脏病的早期预测及医学干预研究主要完成人:马云、浦介麟、桑立红、牟秀霞、梁辰、朱天刚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市广安门中医院12.射频识别技术在体育运动计时中的应用主要完成人:洪玉明、王广志、丁辉、郑琛、舒忠太、王健主要完成单位:昆明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清华大学13.田径备战08奥运重点项目国外技术训练资料及主要对手情报的采集与分析主要完成人:白玲、马玉兰、解文华、刘菲、于小兰、白洁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14.国家男子曲棍球队备战2008奥运会体能评估模式的建立及相关研究主要完成人:张立、闫琪、胡亦海、田石榴、李庆学、杨超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体育学院、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体育学院15.篮球网络教程创新与实践主要完成人:王守恒、郑钢、王兵、张学领、左伟、杨军主要完成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郑州大学16.负重超等长训练系统的研发及其应用主要完成人:刘宇、田石榴、刘翠鲜、井兰香、肖毅、闾坚强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体育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7.转型时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研究主要完成人:刘志云、王晓芬、王伟明、王炳华、柳建庆、刘晓宇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8.中华体育精神研究主要完成人:黄莉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体育学院19.健身易筋经功法编创研究与推广应用主要完成人:石爱桥、胡亦海、王广兰、项汉平、雷斌、章文春主要完成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江西中医学院20.《体育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研制主要完成人:肖林鹏、邵淑月、王笑梅、李豪杰、靳厚忠、刘奕主要完成单位:天津体育学院、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21.电针穴位刺激提高运动员速度力量的机理及其应用主要完成人:吴瑛、杨华元、马海峰、胡亦海、刘堂义主要完成单位: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汉体育学院22.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研究主要完成人:李晓宪、邱剑荣、李晴慧、郑芳、何培森、姚峰。
基于共词分析的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选题分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Sport University Vol.39No.1 Jan.2021第39卷第1期2021年1月基于共词分析的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选题分析Analysis of Selected Topics in the Eleventh 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 Based on Coword Analysis张伟ZHANG Wei摘要:使用ROSTCM6.0对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选题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结合体育学科研究现状及进展,研究认为,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冰雪产业、校园足球、协会改革、职业联赛改革、科学化训练、运动处方、运动教育、运动与健康等选题是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与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融合更加紧密;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深入体育科学领域,体育产业、体育赛事等如何融入国家战略,成为研究的趋势;奥林匹克运动、冰雪产业将持续升温;继低氧训练、血流控制训练等训练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之后,速度控制训练(VBT)有可能成为体能训练领域新的关注点。
关键词: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选题;ROSTCM6.0;关键词共词分析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21)01-0049-06Abstract:Using ROSTCM6.0to conduct keyword coword analysis on selected topics in the11th 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combining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physical education,the study assumed the Tokyo Olympic Games,Beijing Winter Olympics,snow and ice industry,campus football,association reform,professional league reform,scientific training,exercise prescription,sports education,sports and health and other topicswere the hotspots・And the related researches we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Nationalstrategy,such as national fitness,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power,the promotion of the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The application of muliti一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methodson the field of sports science,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industry,sports events into nationalstrategies had been becoming the trend of research・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 ice andsnow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research hotspots・Velocity based training(VBT)willbe likely to become a new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physical training after the hypoxictraining,blood flow control training and other trai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Key words:National Sports Science Conference;Thesis topic selection;ROSTCM6.0;Keywords coword analysis收稿日期:2019-11-17;修回日期:2019-12-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7CTY021)o作者简介:张伟(1983-),男,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获奖论文清单(三等奖).xls
雷、郑景泉 程建设研 大学
与运动学院
100875
、杨俊茹 究方法解
12
张靓
青少析年相 北京师范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
关疾病的 大学
与运动学院
100875
危险因素
13
贾齐
体育课程 北京师范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
性质辨析 大学
与运动学院
100875
14
宋跃生 陈小 花 景慧娟
赵红
浅谈体育 教学中培 养学生自
北京市第 二十中学
课堂教学 中学
100096 100088 100052 100080 100007 100094 100080 101300 102500 101100
28
蒋岚
浅谈小学 复兴门外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 体育教学 第一小学 士路三条七号
中不同学
29
徐晓敏、杜 俊娟、苑德
春
高中实施 体育选项 教学过程 中存在的
伟
篮球的点 淀区翠微
小学
滴体会 小学
41
经雪东
小学课间 操改革的
北京市育 才学校
宣武区东经路21号
实践研究
42
衣天民 张志 对篮球高 北京市仪
强
后卫选才 器仪表工
北京市凉水河1街 职教园区
的研究 业学校
43
于振峰 霍笑 21世纪初 首都体育 北京市北三环西路
敏
期我国高 学院篮球
11号
校体育师 教研室
的作用 学
24
祁志军、王 浅谈小学 中关村第 金霞 体育教学 二小学
中关村第二小学
中创造思
25
张宁
对南彩地 北京市顺 北京市顺义区南彩
区初三体 义区南彩
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评审录取结果-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 专题口头 学研究所 报告 武汉体育学院 专题口头 报告
体育之困与解困之思:绿色体育的系统考察 但艳芳、柳鸣毅 体彩公益金资助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运营管理 现状的研究 赵英魁
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 专题口头 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 报告 术委员会秘书处 沈阳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铜仁学院 南京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专题口头 报告
关于我国校园足球布局问题的研究——以石 冯蕴中、郝军龙 家庄为例 我国城市自发性青少年体育组织研究—以北 邹昀瑾、李梦媛 京市青少年草根足球联赛为例 我国参与型体育休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 析 公益组织孵化器——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新路 径 “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课 题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 残疾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不同组织的文化研究 实然与应然:体育社会学研究批判二三题 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政府行为分析 王莉、贾玄 申玲、戴俭慧 董欣 赵丽 万亚蒙、王庆伟 张晓义 刘远祥
传统赛制在大众网球赛事中的局限性及相应 张锋、蒋家珍、 的新举措探析 钟秉枢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村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策 略 卢文云
北京市民体育活动参与和体育需求现状调查 王凯珍、李骁天 与研究 、邢晓燕
第 3 页,共 177 页
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评审录取结果
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体育社会 科学分会 论文编号 489 670 1166 2959 3097 3317 3728 3821 4792 4978 5275 5326 5807 5835 5866 5980 5984 6263 6324 6338 题目 法治兴奋剂中的立法和设制问题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村落民俗体育研究 论体育生态化审美 作者 闫旭峰、白旭盛 于红民 李凌 第一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交流类型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迷你专题 口头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征文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征文近年来,体育科学研究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体育科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即将在我国举行。
本届大会将汇聚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体育科学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个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运动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运动对健康的影响等。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体育科学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大众健康提供理论支持,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本届大会上,将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其中,将有运动生理学专家介绍最新的运动生理学研究成果,包括运动对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运动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
运动心理学专家将深入探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运动训练学专家将分享他们在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训练方法的创新与改进、运动员的技术训练等。
本届大会还将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分论坛,让与会者有机会深入讨论特定领域的研究问题。
在这些研讨会和论坛上,专家学者可以针对特定的课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探讨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本届大会的征文范围广泛,涉及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个领域。
希望参会者能够积极投稿,展示他们在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路。
征文内容可以是原创研究,也可以是综述或者案例分析。
大会组委会将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选取优秀的论文进行口头报告或者海报展示。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将为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通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我们有望进一步推动体育科学的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期待着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相信这将对我国体育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共同期待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盛况!。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3篇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单位,成立于1986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体育科学学会之一。
学会致力于推进体育科学研究和应用,提高我国体育科学水平和竞技水平,促进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学会组织架构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组织架构包括:理事会、秘书处、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纪检委员会、常务理事会等。
理事会是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和监事等组成。
秘书处是学会的执行机构,由秘书长、副秘书长和行政人员等组成。
专业委员会由学会会员自愿组成,目前设有16个,分别是:体育教育与体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运动生物力学与人体工效学专业委员会、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体育训练专业委员会、体育伤害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体育管理与经济科学专业委员会、体质测定与运动处方专业委员会、运动营养学专业委员会、竞技体育专业委员会、全民健身专业委员会、残疾人体育专业委员会、社区体育与体育旅游专业委员会、运动药学专业委员会、体育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公共卫生与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由学会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学术交流和推荐业务,纪检委员会是监督学会管理的纪检机构。
二、学会活动内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要活动有:学术交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几个方面。
每年都会组织举办全国体育科技大会、全国体育科学研讨会、全国青年体育科学研究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体育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科技创新方向。
同时,也会定期开展各种数据统计、调查评估和问题研究,助力我国体育事业稳健发展和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建设。
此外,学会还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专家专职指导博士后和研究生科研论文撰写和学术交流等工作。
三、学会的科研成果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体育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体育伤害防护技术、运动训练科学和运动营养学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8.06.02•【文号】教体艺厅函[2008]16号•【施行日期】2008.06.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的通知(2008年6月2日教体艺厅函〔2008〕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的通知》精神,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定于2009年8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经商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与第五届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合并举行。
现将举办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进一步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本届科报会的主题是:阳光体育、健康成长。
二、征文原则以《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选题指南》(附后)的内容范畴为主,撰写时注重掌握以下原则:1.重点突出。
论文应以研究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
2.方法科学。
论文研究应正确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总结历史和研究现实与把握未来相结合的方法,努力体现论文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3.行文规范。
论文应主题鲜明、论据充分、内容充实、格式规范、结构严谨、文字与图表清晰。
4.字数适宜。
每篇论文不超过5000字,并提供不超过600字的论文摘要,每篇论文署名作者不超过5人。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制定并发布的,针对体育科学领域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体育科学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体育科学水平,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涵盖了体育科学的多个领域,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康复学等。
这些标准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方法,有助于保证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制定团体标准的过程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充分征求了各方意见,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的建议,并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水平,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团体标准是我国体育科学领域的权威性文件,对于规范体育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体育科学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和遵守这些标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关于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录取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来源: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作者: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发布时间:2015-9-2 11:07:39 体科学字(2015)27号
各有关单位、会员:
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将于今年11月5至9日(5日下午和6日上午报到,6日下午至8日开会,9日离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
会议的主题为“科学引领创新发展”。
大会旨在交流最新的体育科技信息、展示最新的体育科技成果,提高我国体育科技水平。
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报送的论文7628篇,经专家评审,录用论文3524篇,现将论文录取结果及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录取
论文录取分为专题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3种形式(见附件)。
二、学术交流形式
(一)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主题报告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演讲。
(二)专题会场交流
专题会场交流分为专题主报告、专题报告和Mini专题报告三部分进行。
专题主报告为本专题具有前沿性、代表性的论文或综述,由学会邀请的专家进行报告,报告时间为20分钟,一般一个专题只安排一个专题主报告。
专题报告和Mini专题报告是录取论文作者的报告,专题报告时间为每人12分钟,Mini专题报告时间为每人5分钟(只报告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建议),所有报告人报告后集中讨论30分钟。
讨论结束后,主持人向报告人颁发论文证书。
报告会场提供多媒体设备,请报告人做好相应准备。
(三)墙报交流
墙报交流的论文作者到会场报到后,根据《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指南》中墙报交流次序的安排,到指定地点的相应位置张贴自己的墙报。
墙报制作规格是:90(宽)×120(高)厘米/块,正文字号不小于2号字。
论文应突出重点和创新点,避免全文张贴(会场提供粘贴胶条)。
墙报交流于11月6日上午进行张贴,11月8日下午颁发论文证书。
(四)书面交流
书面交流采取阅览《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以下简称《论文摘要汇编》)的形式进行。
书面交流的论文作者不到会。
三、注册事项
(一)注册
注册系统9月6日开放,参会者须于9月20日前在会议网站上完成注册。
(二)会议费
1、11月6-8日在学校午餐和晚餐的会议费标准:①学会个人会员1000元,②非会员1200元,③学生800元(除在职研究生)。
2、11月6-8日不在会议用餐的会议费标准:①学会个人会员800元,②非会员1000元,③学生600元(除在职研究生)。
3、单位会员可有2人享受个人会员待遇。
4、参会人员须于9月20日前通过网银交费,或将注册费汇至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办公室。
注册费汇款单须注明论文第一作者姓名、论文编号和“十科大注册费”字样。
地址: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收款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办公室。
邮编:100061。
集体转账可通过银行办理(户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开户行:工行北京体育馆路支行,账号:
0200008109089053154。
)
逾期未注册和未交会议费的论文作者不安排参会,其论文摘要不登入《论文摘要汇编》并不颁发论文证书。
四、论文刊载
(一)不能到会的专题报告和墙报交流的论文作者以及被录取为书面交流的论文作者如希望将论文摘要载入并获得《论文摘要汇编》及录取证书,请于9月20日前通过网银在线缴纳300元刊载费,或寄交300元购书款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办公室并注明论文编号和“刊载《论文摘要汇编》”字样。
(二)投稿两篇论文都被录取的论文作者,如希望两篇论文都刊载,第一篇录取为专题或墙报的,需交会议费;第一篇录取为书面的,需交300元论文刊载费;第二篇录取为任何交流形式,都只需交300元论文刊载费。
(三)逾期未交刊载费的论文作者其论文摘要将不载入《论文摘要汇编》并不颁发论文证书。
五、日程安排
(一)报到:11月5日下午和11月6日上午,自行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报到。
(二)开幕式:11月6日下午13:30,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
(三)专题报告:11月7日全天和11月8日上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二教学楼。
(四)墙报交流:11月8日下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风雨操场。
(五)离会:11月8日晚或11月9日。
六、会议接待
(一)本次大会接待录取为专题报告和墙报交流的论文作者(每篇论文限1人)。
(二)交纳含餐会议费的参会代表持报到时发放的餐券于11月6-8日的中午和晚上到浙江大学食堂用餐。
未交含餐会议费的参会代表自行安排。
(三)会议代表自行联系预订会议期间的住宿。
会议网站将公布浙江大学周边不同档次的宾馆名称、地址及会议价格。
(四)会议代表自行前往各会场参加会议。
七、联系方式
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筹备办公室
电话:(010)87182593、87182586、87182594
本次大会的论文征集工作得到贵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论文作者的积极参与,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