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对秦观词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词对秦观词的影响

10班刘洋201211121036

内容摘要:胡致堂云:“词曲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苏轼,作为一名天才的文学巨匠,将词这种文体推至无与伦比的高峰。他的词,豪放处如铁板铜琶;婉约处若飞絮飘花。风格多样,兼众家之长,成为后世争相模仿的范式。“苏门四学士”的秦观,便深受影响,他师法苏轼,拓己所长,使自己的词“情韵兼胜”,从而自成一家。

关键词:苏词秦观词雅化抒情自我化

正文:

秦观的词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情”与“愁”。作为苏门弟子,秦观的一生都随着当时朝廷的政治斗争的形势而沉浮,而他并没有苏轼的达观,当遭遇贬逐,生活穷困潦倒之时,他将满腹的泪水倾注入词里面,将深沉的辛酸苦闷融化在离愁别恨之中,他格调气魄不如东坡,但他的自我性灵的抒写,优美的言辞以及真挚情感却是许多词人所不具备的。而这些长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受到苏词影响的。下面,我就三方面探讨一下这些影响。

一、离情相思之词的雅化

我们一般把苏轼归为豪放派一类,然而他也写了数量众多的婉约词,

苏轼的婉约词温婉细腻,清新明丽。如《浣溪沙·春情》: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此词写一个多情的少女,风格婉丽。

《高斋诗话》曾记载苏轼讥诮秦观的“销魂,当此际”这句是“学柳七作词”。实际上苏轼反对的不是秦观的婉约,而是词中与柳永词相似的不符合封建士大夫喜爱的清高雅正的市民情调。正由于苏轼的鞭策以及创作实践,使秦观词走向优雅深婉一路。代表作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词铺写男女恋人离别时的哀愁之情。由写景渐入,“抹”、“粘”,下字精美传神,远景入画。插写外景,烘染凄凉况味,浓化别绪。香囊、罗带,缀以“分”、“解”,告别刹那间,密意柔情难以割合之状,宛然在目。笔触精细,思绪缠绵,画景诗情,一往而深。

二、以词抒写自我性灵

以词抒写自我性灵是苏轼开创的新格局。在这一点上,秦观受的影响最大。苏轼这方面的名作有很多。如我们熟知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包含的情感是直露的,表现出了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对现实的不满,想逃避现实而又执着于人生的纠结。但秦观在抒写自我性灵时,常常受自己独特性格的支配,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

如贬往郴州途径衡阳所作的《阮郎归》: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词中少女的哀怨,无疑是秦观自己遭贬之后孤独伤心的自我投影。

当然,秦观有时也直接表达自己心中的孤独苦闷,比如著名的《踏莎行》(雾失楼台)和《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等,在抒情方式上更接近苏轼。

三、早期对苏轼豪放词的直接模仿

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在他被贬之前和受党争牵连被贬之初的作品中,有些篇章表现出阔大的境界,豪放旷达的胸怀,这类词颇受苏轼影响。如《望海潮》: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锺。

上片写扬州自古为重镇,形胜险要,景物繁华。下片总结上文,进一步渲染隋唐以来的盛况。“往事逐孤鸿”以下兴发感慨,凭吊兴亡古迹。结语“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锺”,笔力酣畅,痛快淋漓。

而另一首《望海潮》(秦峰苍翠)则通过对西施、范蠡、贺知章、王羲之等一系列历史人物以及名胜古迹的凭吊,抒写“朱颜已逝”之悲。苍凉中透漏出雄放旷达之情。

结语:秦观词气格纤弱,缺乏苏词那种超然自适的态度。可是他受苏

词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正是这些影响,才使得秦观词朝“雅致”和

“抒情自我化”发展,从而使秦观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体

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宋词赏析》,沈祖棻著,中华书局出版,2008年8月北京第1版

2、《中国词史》上卷,黄拔荆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3、《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2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