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散文浅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观散文浅论

华师汉语言文学俞明海

摘要:秦观的文名一向为词名所掩,而实际上他的散文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秦观策论广泛论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有深刻的政治见解。其议论文“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善于旁征博引、以古证今,譬喻形象、妙语连珠,语言典雅,词采飞扬。其游记洗练清秀,题跋兴趣盎然。

关键词:秦观散文策论游记题跋

秦观因其婉约清丽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事实上,秦观的散文也是颇有成就的。可遗憾的是秦观的文名一向为词名所掩,散文颇少被人提及。而实际上,秦观的散文其早期即有较大的影响。苏轼在徐州遇见秦观时,秦作《黄楼赋》以献,“轼以为有屈、宋才”。《宋史》对秦观的评价是:“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

秦观的散文中议论文是所占比重最大、为他赢得赞誉最多的文体,他议论的才华主要集中在五十篇策论中。这些策论包含了秦观深刻的政治见解,体现了秦观高超的艺术成就。另外他的书简、序跋、传、记等小文章也写得摇曳生姿,这些杂体文展现出秦观细腻的个性、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本文试图浅析策论、游记级题跋等的散文特色其风格。

一、策论文

《宋史·秦观传》对秦观的文章有很高的评价,尤其强调他“长于议论”。吴曾也说“鲁直长于诗辞,秦、晁长于议论”。秦观策论文内容方面大多反映社会现实,有感而发,长于议论。《淮海集》中完整地保留了他备考制科所作的策论50篇,是其散文作品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文体,他能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也是议论文的功劳。

秦观50篇策论中,30篇进策为政论,广泛论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各个领域,从《国论》、《治势》、《朋党》、《官制》、《财用》、《边防》、《法律》、《盗贼》等篇名就可见一斑。进策对现实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秦观在《序篇》中自称:“不闻庙堂之仪、帷幄之谋,独耳剽目采,颇知当世利病之所以然”,“条其意之所欲言者为三十篇以献”。张虫延在其《秦少游先生淮海集序》评价秦观30篇进策:“灼见一代之利害,建言揆策,与贾谊、陆争长,沉味幽玄,博参诸子之精蕴,雄篇大笔,宛然古作者之风”。20篇《进论》评说汉唐人物,大有新人耳目之处,而且文章博辩俊伟,词采飞扬。如《韩愈论》在依次论述了论理之文、论事之文、叙事之文、托词之文后,提出韩愈的“成体

之文”,“实积众家之长”,揭示出韩文“集大成”的特点。

秦观策论对现实问题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道潜曾经极力称赞秦观策论的实用性:“当时所献策,考致第一流。论高追贾谊,气胜凌马周。胜理非空文,灼可资庙谋。”

在《将帅》、《兵法》、《边防》等篇章中,秦观对战争的历史和现状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形成了一套精辟的军事思想。由于历史原因,宋代主帅频频调动,以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秦观在《将帅》建议朝廷放开手脚,在西北二边“各置统帅一人,用大臣材兼文武、可任天下之将者为之。凡有军事,惟以大义上闻,进退赏罚,尽付其手,得以便宜从事。”

从其策论中,可以看到秦观重视人才。他认为人是决定天下万事的重要因素,他在《李训论》中指出:“天下无易事,非其人则难于登天;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难无定势,易无常形,惟其人也。”既然人能左右万事,那么人才的重要性就不容忽视了。他在《袁绍论》说“士,国之重器,社稷安危之所系,四海治乱之所属也。”由此他得出结论,人主统治的要领不在其他,“其要在乎能任政事之臣与议论之臣而已。”(《主术》)秦观敢于在策论中揭露社会弊端。熙丰变法,青苗法本来是为救济农民。但由于利息太重,强行摊派等原因,原青苗法很快变成了只利公不利农的另一种剥削农民的政策。如宋陈舜俞所言,青苗法“虽分为夏秋二科,而秋放之月与夏敛之期等,夏放之月与秋敛之期等,不过展转计息,以给为纳,使吾民终身以及世世,每岁两输息钱,无有穷已,是别为一赋以敝海内”。一旦背上青苗钱的重赋,农民甚至永远无法翻身!秦观也清醒地看到了变质后的青苗法对农民的掠夺,指出熙丰间“言利之臣,析秋毫矣!江、淮则增煮海之息,闽、蜀则倍摘山之赢,青、徐则竭冶铸之利。其他希风旨,效记数,无名之取,额外之求,盖不可胜数,而天下之财大半归于公室矣。”

秦观的策论在当时以文采飞扬,议论老道赢得了好评。黄庭坚曾经在诗中称赞道:“少游五十策,其言明且清。笔墨深关键,开阖见日星。”

秦观的散文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秦观善用寓言、典故来为议论服务,旁征博引,以古证今。《眇倡传》寓言独眼倡女之事,引南朝刘邕嗜痂成癖的典故,对现实中这种播糠迷目、四方易位、善恶不辨、美丑不分的不正常现象进行批判,指出“夫意之所蔽,以恶为美者多矣,何特眇倡之事哉”。应该说,这种对社会现实的讽刺、揭露和批判是非常深刻、尖锐而又辛辣的。

秦观譬喻形象,妙语连珠,常用丰富的比喻将抽象的事理形象地表述出来。他在《边防》中说“且天下之形势,固有不相关而实相待者。飞者以翼,而絷其足则不能飞。走者以足,

而缚其手则不能走。瓶罄则罍耻,唇亡则齿寒矣”。在这里他连用四个形象的比喻极生动地说明了横山灵武与兰、会、熙、河两个地区看似毫无联系,实际上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秦观散文语言典雅,词采飞扬。其文稳健而豪迈,高雅而脱俗,于素淡中显飘逸,平易中见潇洒。他在《序篇》中说“臣闻春则仓庚鸣,夏则蝼蝈鸣,秋则寒蝉鸣,冬则雉鸣。”用一系列的排比引出自己要发议论的合理性,既有气势又形象生动。如在《李陵论》《王导论》等文中,秦观为了说明事理,叙事简净明了但却从容不迫,雅而不俗,简而有韵,颇有古风,具有大家风范。张耒在《赠李德载二首》中称赞到“秦文倩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珠玉。”

二、游记

秦观的山水游记善于用洗练清秀的语言描绘出优美的景象,营造出幽奇的意境。作于元丰二年的《龙井题名记》就是一幅西湖夜游图,充满了诗情画意,堪称游记中的珍品。文章先叙受辩才法师之邀入会稽山,因失期而未遇;再写至普宁遇道人参寥,“杖策并湖而行”。接着,便是一段山光月色的描写和一路寻访辩才法师的交代,充分体现了秦观散文文字优美、“无一字乱说”的特征: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毛发……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凤凰岭。憩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经佛寺十。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或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音堂。

三、题跋

秦观所作题跋文虽只有14篇,然不拘一格、圆活流转、兴趣盎然。《书晋贤图后》便是其中代表作。

《书晋贤图后》有如一篇杂文小品,风趣幽默。画中为“晋贤”,“有古衣冠者十人,唯一人举杯欲饮,其余隐几、杖策、倾听、假寐、读书、属文,了无沾醉之态”。而权威人士大画家说是“醉客”,“龙眠李叔时见之曰:‘此《醉客图》也。’”。明明是妄言,但因为他是“善画”者,遂众口一词接受了这种“指鹿为马”的评说,“叔时善画,人所取信。未几,转相摹写,遍于都下。皆曰:‘此真醉客图也,非叔时畴能辨之?’”接着,秦观用僧之愚来映射李龙眠之误。就写作而言,作者不是去正面反驳其荒谬,而是举僧人之例,细嬉笑为文,与貌似轻松之中见辛辣,诙谐幽默,别有情趣。

宋代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有不少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但自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盛行于世后,“唐宋八大家”之说更是妇孺皆知。于是,后人在评论、研究宋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