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贸易逆差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看来,中国出现贸易逆差未必是件坏事。一者,正如专家所言,这并非衰退性的贸易逆差,而且也不可能持续下去;二者,近年来,随着中国贸易额的增幅量大,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紧盯的对象。不仅美欧等主要贸易对象频频对华实施贸易壁垒,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紧随其后。在去年的匹兹堡G20金融峰会上,贸易平衡成为主要议题。随后,人民会汇率问题更成为中美矛盾的关节点。在此语境下,中国单月出现贸易逆差,一季度顺差收窄,有利于缓解国际社会对华贸易的焦虑不安,也有助于缓解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

还有就是,即使对美对欧,3月份的中国贸易顺差也在减少,分别是98.7亿和69.6亿美元,减少幅度分别为3.5%和13.1%。可见,中国也在尽最大努力平衡贸易不平衡。在贸易全球化的大格局中,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既有贸易逆差又有贸易顺差,这样的贸易格局是正常的。这也足以证明,中国对外贸易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是市场供求所致,和所谓的人民币汇率无关。以中美贸易而论,即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对美出口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中国商品退出美国市场,也有其他国家的商品涌入美国替代中国。更要者,出口美国的中国商品或为低附加值的日用消费品或为美国跨国企业在华产品,严控中国商品输美,在刻意“惩治”中国对美贸易逆差的同时,也会使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质量和美国跨国企业的利益造成双重影响。

从3月份中国进口激增的数据分析看,中国经济面临着对外需求巨大的进口虹吸效应。这一方面是由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大投资计划的翘尾作用,另一方面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复苏所致的消费扩大和产业升级。在此情境下,台、日、韩、澳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华进口都持开放姿态,没有预设壁垒障碍。故而,美欧对华贸易不平衡,相当大的原因是对华出口设限太多,导致高科技产品无法输往中国。美欧对华逆差,不是在政治上诿过中国,而是要反躬自省,对华贸易秉承自由开放。

国际贸易是个统一系统,贸易平衡也应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评析。正是中国对美欧贸易的顺差,才带来了其他国家对华的贸易顺差,全球贸易才得以正常运转。否则,如果成长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中国出口严重锐减,而且是在政治压力的贸易壁垒强压下的出口受阻,中国进口的能力也会受到阻滞,失去可持续的国际消费能力。

正因为如此,对于3月份的首次逆差,中国官方和民间并没有过分解读,更未视作洪水猛兽。反而将此视作证明中国贸易的契机,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维持国际贸易平衡的决心和勇气。当然,更以明确的数据支持验证了美国对华贸易指责的非理性。

事实上,3月份中国进口商品多为矿产品原材料,原油、铁矿砂、铜等共拉动进口增长15.3%。这些商品的大幅输入,通过生产到消费环节的传导,恐怕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输入性通胀”。这对中国经济运行而言,不能不说是风险隐忧。

此外,美国对华汇率、贸易壁垒的惯性已经形成,加之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维持在高位水平,欧元区的经济又被新一轮的主权债务危机所笼罩,中国出口形势会变得更为前景不明。中国应有长期应对出口逆差的应对之策。

现实告诉我们,美日、美欧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度很高,相互间的经济约束力很大,谁都离不开谁,哪一方都不愿失去另一方,而且每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

中美之间现在的这种不对等的依存关系,增加了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存中的脆弱性。中国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经济安全上面临的美国威胁就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与日本的关系亦如此,而总体上说中国对欧洲市场的开发相对不足。因此,我们应想办法加强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使中国对美国能够形成较强的约束力,把两国经济的融合度和依存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两国政治合作与战略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不必一再强调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和互惠互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