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作者:课题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9 更新时间:2006-12-29

字号:T|T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是我省“十五”教育科研的重点研究项目,我校承担研究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是该实验课题的子课题。自2002年6月起,我校课题组在市、区两级电教馆的具体指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自主发展教育学说、素质教育及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有关理论为依据,在全校16个班1000多名师生中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主并辐射到其他各学科开展了三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实践,不断探索,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极其强大的功能,它冲击着传统课程的资源观,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广泛而深刻的表现力,它可以将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浓缩于课堂。通过信息技术,从微观到宏观,从太空到海洋,从远古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从异国到本土,众多事物都可打破时空界限,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了知识与生活、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广阔涵盖性,尤其是I nternet的发展,世界网络化的趋势,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交流和优化组合,它让课堂内外的学

科教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变得简单易行,能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信息,拓展教学内容,扩大知识容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受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种因素的影响,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多思善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因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现代信息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能在有限时间内挖掘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途径,不再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动学习,从而共同建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扬长避短,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而且能有计划地、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不断在实践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地分配与调节,在思维方法

及处理相互关系上经常注意总结、调整和完善,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时期,是学生由不成熟走向半成熟直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能否通过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

在我校现有教育教学条件及现行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下,根据教学规律和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功能,如果能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建构信息技术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二、课题界定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和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其主要支柱是通讯(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Computer)技术和控制(Controt)技术,即“3C”技术,信息科学、生命科

学和材料科学一起构成了当代三种前沿科学,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信息科学和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是人类进行高效率、高效益、高速度社会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自主学习完整的含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二是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扬长避短,有所选择和有所侧重地制定进一步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三是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并且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四是在实践中能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地分配与调节,在思维方法及处理相互关系上经常注意总结、调整和完善,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就个人而言,是指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自由和谐完整地发展;是指个人潜力和智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指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指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正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人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人本主义”是课题的理论基础。

2、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着眼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学”。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从整体上建构与发展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始终贯穿其中的一条线就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3、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把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