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礼俗社会又称"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专指传统社会。

它的特征是:规模小,分工简单,角色分化少,家庭为社会的核心单位,情感型的初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习俗和传统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2.法理社会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礼俗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专指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

它的特征是:规模大,分工复杂,角色分化多,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非情感型的次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制度和法律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3、机械团结:在劳动分工较低的传统文化中,大多数的社会成员从事相似的的职业,共同的经验和共享的信念使他们相互结合。

是相似性的紧密联系。

社会是个几无分化的同质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也是直接的,其成员之间的团结可称之为机械团结。

4、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由于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同时也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

分工造成的个人差异性损害了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反过来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因为分工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因此,分工越来越承担了原先由共同的集体意识所承担的角色。

5.同心圆模型:同心圆模型是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城市结构和地域结构学说。

他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物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

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

此学说的缺点是: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

其成功之处是:从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基本符合城市结构特点;为城市地域结构提出新的思想。

6.扇形模型:该模型由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

扇形模型是关于城市居住区土地利用的模式,其定义是一般的居住结构是由不同质量的住宅引起的,其价值从中央商务区沿着交通线向外辐射成为扇形分布;其中心论点是城市住宅区由市中心沿交通线向外作扇形辐射。

7.多核心模型:由美国学者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

他们认为中心商业区是大城市总体上的支配中心,但城市内部还存在其它支配中心,这些支配中心都支配着一定的地域范围,城市地域就是由若干各具特色、相互独立的核心逐步结合组成的,每个核心的区位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功能特点和吸引力。

8.结节性:城市的结节性是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聚集作用。

9.结节地域:在城市地域内部,构造和组织较为均衡,境内存在着一个或数个中心,从这个中心向外引出几条流通线,联结着一定地域,然后由中心和地域组合成结节地域。

10.均质性:是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保持同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1.均质地域:在均质性的作用下,城市地域中出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非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2.社会结构:广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基本要素之间稳定持久的联系模式。

狭义而言,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模式。

13.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14.社会分层:是对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分析研究,它是社会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传统领域之一,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15.社会流动: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

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16.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

它多半涉及角色,特别是职业的改变,但在社会阶层上没有变化。

17.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

18.结构性流动:是指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的流动。

19.自由流动:是相对于结构流动而言的,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

20.代内流动:指一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的或垂直的流动。

21.代际流动:是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具体操作时通过测量儿子的职业与父亲职业的异同表示出来的。

22.城市物质文化:又称表层的城市文化。

城市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由城市可感知的有形物质实体组成。

23.城市制度文化:又称中间层的城市文化。

城市制度文化是通过城市规范与制度体系表现
出来的文化形式。

24.城市精神文化:又称深层的城市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精神文化与狭义的城市文化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它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习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25.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①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城市社会学研究通过对社会现象特征、成因及相关因素的探讨,揭示了城市社会现象的形成机制,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现象。

②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城市发展历史的比较,城市社会学研究者运用综合、系统的方法,探讨了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变迁过程,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③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学者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社会问题现状、特征、成因、功能以及城市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并提出有效发挥城市社会问题正功能、克服城市社会问题负功能的方案,有助于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④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通过对城市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比较分析,城市社会学者还对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这些假说或设想为我们展示了关于城市发展的备选方案。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①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城市社会学通过社会调查、实证研究,从城市整体的高度对城市社会进行系统分析,把握城市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科学地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②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社会学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优先发展城市,通过城市带动农村,这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即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矫治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④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城市社会学者对城市生活方式的研究构建了城市生活方式的参考体系,为我们衡量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科学性与现代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特点
①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过程。

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城市破坏,但这只是暂时的,大约11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复兴。

②欧洲城市的发展完成了由“城”到“市”的转变。

欧洲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剩余产品丰富,交换不断扩大,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③城市功能分化。

①进行长距离交易的城市;②兼为消费中心和生产中心的城市;③消费性城市;④封建领主的设防据点城市。

④城市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突出表现在城市内部行会组织的发展、市民运动的兴起、城市自治权的扩大及城市国家的出现。

东西方中世纪城市发展比较
①从城市发展的进程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

②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城市多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

③城市内部矛盾不同。

中国中世纪城市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

④城乡关系不同。

如果说欧洲中世纪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那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则是对农村的强取豪夺。

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它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①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同时并存的规律。

这一方面是受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之约;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区域内部地理资源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②城市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由封建向开放转变的规律。

城市由最初以防御统治为中心的“城”到以经济交易为中心的“市”,再到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

为维持这样的多功能性,现代城市越来越具有开放性。

③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的规律。

一方面,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和积极、交通发展水平,对城市的功能、性质和规模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主导、推动作用。

④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规律。

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村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又必然推动农村的进步。

⑤城市规模与城市容量相适应的规律。

如果城市人口盲目膨胀,超过城市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城市的运行及其功能发挥。

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①国际化。

伴随着主要经济活动和政治文化活动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出现了更多的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

②集群化。

城市发展,不仅表现为某一城市的整体发展,而且表现为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的城市群的共同发展。

集群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③分散化。

城市化进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其发展趋势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一种新的城市化形式。

未来世界的城市将由集中走向分散,但城市作为集中居住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作用不会下降。

④生态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解决好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⑤人本化。

工业化导致的城市环境污染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们的重视。

许多国家将城市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高标准。

⑥知识化。

城市发展的知识化将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解决当前世界各地的城市发展面临的不同程度的城市问题;可早就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将会推动信息城市的建设。

沃斯具体描述的城市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基本特征)
①人口密度大以及人口在文化和职业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城市生活中需要正规的控制结构,必须有强化的法律系统和管理系统。

②千差万别的人口,是专业化生产的前提,而专业化总是以“特殊利益”为基础形成人类的关系的,沃斯称为“社会裂化”,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实际上的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城市人是高度分化的角色进行交往的,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必须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属于次属联系。

③城市在经济力量和社会过程两方面力量的作用下导致地域分化,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邻里和街区,沃斯吧这种将城市划分为许多区域的过程称为“生态专业化”。

④城市人口的高密度、高流动性和异质性,对社会心理有很大影响。

它一方面要求居民对不同的个体差异具有更强的容忍力;另一方面又导致更多的竞争、剥削和混乱。

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城市环境的设计应符合的原则
①尺度要小,所有的场所都可步行抵达,社区的人们彼此容易相识;
②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
③街区的格局应该是混合型的,以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
④居住与工作机会应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与可得到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
⑤要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
⑥要有鲜明特色的街区建筑等。

城市结节点的形成的四种情况
①由城市生长核发展而成。

这类结节点多是历史上形成的,分布在老城区。

初期多以一个具有集散功能的部门作为生长核,逐渐发展而成。

②由某些地理位置的特殊效益吸引而成。

城市中的某些地理位置交通方便,人流交错,各种商业服务部门应运而生,聚成一个积极点。

③由大型共用设施派生而成。

大型公用设施在城市中定位后,与为其服务的商业网点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结节点。

④居民小区的人为布点。

指城市心境居住小区的服务中心,其区位过程一般是认为规划的。

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的关系
①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是城市地域运动的基本方式,结节性和均质性是城市地域结构乃至城市体系结构中的基本特征。

结节运动与均质运动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普遍存在的。

自城市产生以来,在城市布局和城市内部演化中,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一直在起作用。

②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共同作用于城市。

在均质地域空间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结节点;在结节点对周围地域的支配和影响下,保持了均质地域的相对独立性。

在城市内部,结节点占地虽小,但作用甚大,它使城市充满活力。

在区域范围内,城市均质地域的特性和性能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

③总之,结节地域的有机联系使城市形成一个整体,均质地域的空间组合构成这一整体的外部景观。

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的特点(变化)
①家庭规模正在不断小型化。

②家庭类型也日益核心化,三口之家和二人世界成为家庭的主体形式。

③家庭形式更为丰富,单亲家庭、无子女家庭、非婚家庭等形式渐趋增多。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社会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主要表现
①单位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

单位逐步由原来的生产生活一体化组织转变为单纯契约化的经营性组织。

②新型城市社会组织和机构迅速发展。

我国新出现了大量的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自治组织、行业协会,以及各种兴趣性团体和志愿者组织。

③社区功能得到强化与完善。

在单位制度逐渐瓦解的今天,社区成为比较理想的替代制度,维系着人们的生活、娱乐、休息等方面,人们对社区的公共事务表示关注,并且积极参与这些事务的决策和处理。

转型期的城市社会分层的特点
①城市社会分层的层次非常丰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原有的职业群体上有了企业家、个体私营者等群体,有闲阶层或食利者阶层也开始出现。

②社会阶层结构发展失衡。

我国城市的社会阶层结构无论从职业还是从收入来看,都呈金字塔形。

③各阶层关系紧张。

改革后出现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分配错位现象,而社会各阶层在衡量自身所得时,往往以别的阶层做参考群体,产生被剥夺感受,导致不同阶层之间摩擦加剧,压力增大,对立情绪滋长。

④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越来越活跃。

在社会群体的分化重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自致性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身份的可变性取代了不易改变性,社会身份或角色变换的机会与可能逐步增加。

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基本特征
①职业构成以各种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各级政府和经济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分。

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一般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拥有对劳动过程的直接控制权。

③他们的政治态度、生活方式、个人素养、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与普通体力劳动者有着明显的去吧,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

④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拥有以一定的发言权及影响力。

转型期我国城市代际流动有六大特点
①城镇方位内代际流动的比例相当高,上辈对下辈的在职业上的影响正在逐渐缩小,一个人地位的获得受继承与个人成就的影响。

②城市中流动总趋势呈向上流动,即从事脑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大,而从事体力型职业的人数比重越来越小。

③各社会阶层在社会流动上各有其特征。

优势阶层流出率很低,管理阶层在当前中国社会结构中居于优势地位。

④工人阶级的流动存在很大问题,其代际间的世袭率很高,而流入率很低。

⑤各阶层子代的流动机会是不平等的。

影响代际公正的因素包括政治机制、市场机制、社会资本等。

⑥流动中出现无序与越轨。

城市文化的特征
相对乡村文化而言,城市文化具有集聚性。

相对乡村文化而言,城市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相对乡村文化而言,城市文化具有辐射性。

相对乡村文化而言,城市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

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台湾张晓春等著的《社会学概要》中张晓春等引用的是美国社会学界的定义,社会问题是以社会整体为出发点,来探讨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活动的学问。

一种社会现象要成为“社会问题”,至少需具备三项基本要件:
①它必须是一种能影响到该社会中相当多数人的社会情境
(It is a condition affecting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②它必须是该社会多数成员认为此情境与其生活中一般的生活规范有别,是一种不受期望的分歧情境(in ways considered undesirable)。

③它必须是人们可以设法控制或谋求改进的情境(through collective social a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