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去个性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末2O世纪初,心理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氛围,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心理学家所借鉴,尤其是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开始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个体在特殊情境中人格出现去个性化现象得到心理学家的共识,在心理学重要的理论流派中都有相应论述,如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个人处在集团心理下,他们在情感、思维以及行动上会采取一种与他们各自孤身独处时截然不同的方式;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姆认为,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为了克服孤独感和不安,有追求安全和依从的需要,人格趋向大众化不再个性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在阐述原始生命力时认为,原始生命力有非人格化状态,个人把自己消融在人群中,一切落寞感、孤独感都会烟消云散,还能由公众为我们承担了个人责任,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

(一)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与网络去个性化

弗洛姆是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人格理论重视人的社会化过程,认为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文化造就特殊人格特征的人。也就是“人是社会的人,在一定的文化中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而人的社会化的后果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中国心理学家网]

他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带来孤独感的影响。弗洛姆通过思考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社会化也越来越高,看似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处理不好的话,有些个体反而不能适应高度社会化给他带来的充分自由,社会性变得元所适从,空虚,恐惧,害怕承担由于个人的自由带来相应的责任。追寻积极自由,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充分个性化;逃避自由,就会使个体个性湮埋在大众的共性中,表面上获得了暂时的安全和依从,但实际上离自己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最终会体验到更多的无意义、压抑的感觉,社会的文化进程也会停滞。这是弗洛姆考察了人类历史得出的结论,反映了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动荡社会的人的心理状况。弗洛姆的理论在2O世纪40年代就已提出,当时是为了论述20世纪3O年代资本主义德国的许多民众拥护纳粹主义的心理根源。现在看来,弗洛姆的理论仍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现如今,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带给人们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在悄悄影响着一些网民的心理,甚至影响到青少年儿童正常人格的形成。在网络情境下个体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大量的交友机会,但也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种比较好的结果是,个体可以利用互联网自由、信息畅通、匿名等特性,克服在日常生活中内向、害羞、胆小的特质,尽情

地在网上展示自我。这可以看成追求积极自由的体现,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与自己相统一的个体,充分地个性化;而另一种非常不好的结果是,一些个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自由,反而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失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是非的判断能力,具体表现为网络空虚感与日俱增,一方面觉得网络空虚,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网络。还有一些表现为自我控制水平下降,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羞辱感淡化,沉迷游戏,自攻击、漫骂、违规行为增加等。对于网络产生两种后果的原因,从弗洛姆那里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个体不管在网上做什么,那是其自由,个体在网络虚拟世界拥有大量自由的同时,反而却无所适从。这种现象可以明显促进个人自助观念的建立,但却使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减少。

(二)罗洛梅的原始生命力与网络去个性化

罗洛梅虽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但他的理论中了吸收弗洛姆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与弗洛姆一样,他也认同自由对健康人格的重要性,病态人格会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他人和社会,从而导致人格丧失。个人的独特潜能得不到发挥的非真实的存在状态,逐渐产生空虚、自我疏远、生活毫无价值和无意义等痛苦情绪体验。精神分析出身的罗洛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思想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的理论,认为“无意识对人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传统文化等集体无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的价值系统”。罗洛梅在阐述无意识时用的是原始生命力,他在《爱与意志》提出:“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性与爱、愤怒与激昂、对强力的渴望等便是主要的例证”。他认为,原始生命力有非人格化状态,个人把自己消融在人群中,一切落寞感、孤独感都会烟消云散,还能由公众为我们承担个人责任,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这种人格消融随波逐流的行为,往往有一种消融个体意识的兴奋感产生,缓解了人们的紧张情绪。但同时也使原始生命力以非人格状态分散,不利于将它整合到人格之中。

可以看出,原始生命力就像荣格的原型一样,对于人格的影响是两方面的:首先,“原始生命力以非个性的方式分散,会导致严重的破坏性后果”。个性消失在群体中会导致“无名者”的存在,无名者这种默默无闻的状态会逐渐转变为一种孤独感,长期生活在孤独中,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既然我不能影响他人,我也就等于并不存在”,这种想法是危险的;或者放弃一切,流浪街头;或者终有一天会用暴力来证明他们的存在。在网络情境下也是如此。由于网络特

有的开放模式和速度,一起平常的伤害事件也会迅速转化为社会事件。如:“丁香小慧事件”、“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等~系列网络案例,使我们在见识了网络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亦看到了网络暴民的凶猛,太多人利用网络的便捷,披上伸张正义的伪善外衣,肆意践踏良善。而那些真正善良的人很容易被这种疯狂浪潮所左右,失去自我觉知和判断能力,加入所谓的“除暴安良”的大军中。

其次,非个性的原始生命力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网络世界中,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不会有环境的压力,不会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一些在现实中交往困难的人,在网络上却能很轻松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其实也是符合心理治疗中自我暴露的原则,在一个可信任的环境下,如果暴露越多,则对心理健康越有好处。由于在现实中,勇于自我暴露的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与个人的个性和性格特征有关系,所以尽管这个原则大多数人都知道,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自我暴露。而在网络情境下,由于匿名性的特点,人们却很容易做到自我暴露和倾诉,甚至表达出在现实中人格很压抑的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沉默寡言的、内向的人在网络中像变了一个人,像穿了“马甲”一样。罗洛梅认为,应该完善原始生命力的积极方面,要通过意识的深化和拓展,把原始生命力整合到自我中,使个体变得更加个性化,而不是丧失个性。

虽然弗洛姆和罗洛梅没有明确指出去个性化的提法和概念,而且准确地说更像去人格化(去个性化侧重的是社会失去对个体的控制,而去人格化反映了自我的社会身份操作),但可以看出他们的论述和去个性化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网络去个性化虽然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可以看出,它和人格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对网络去个性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