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附近的云和降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鋒是什麼:
冷鋒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鋒,它可以活動於全國各地。但由於冷鋒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動快慢等不同,冷鋒附近雲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顯的差別,有的主要出現在鋒後;有的則主要出現在鋒前。
根據天氣學家分析,冷鋒的天氣狀況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類:冷鋒移動較慢,坡度也較小,處於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稱為第一型冷鋒。這一類型的冷鋒,由於冷氣團一方面向前移動,使得鋒前的暖氣團一方面向前移動,一方面被迫沿鋒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條件充分時,便在鋒上產生了雲系和降水。
由於這類冷鋒處於高空中槽前,利於空氣的上升運動,在鋒面未到時,暖氣團並非碧空無雲,隨著冷鋒的來臨,空氣中常先有卷雲、卷層雲,雲層隨鋒線的接近而逐漸加厚,鋒線過時為雨層雲,雨區寬度約150~200公里。
第二類:冷鋒移動較快,坡度較大,處於高空中700hpa槽後或槽線附近,常稱為第二型冷鋒。這類冷鋒上面冷帄流較強,氣流下沈,僅地面鋒線附近暖空氣被抬升,但鋒面坡度大,有較強的氣流上升運動。其冬、夏天氣狀況有明顯的不同,夏季暖氣團比較溼潤,本來就不穩定,加上上空強烈的冷帄流,變得更加不穩定。故鋒線附近常形成強烈的積雨雲,排列在鋒線附近,像一座雲堤,冷鋒來臨時,出現雷暴和陣性降水,但降雨區僅數十公里。冬季,鋒前的暖空氣位於槽前,氣流上升形成卷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在地面鋒線附近,有不寬的連續性降水區。降水止後,常出現大風,人們也稱這種鋒為乾冷鋒。
由於冷鋒移動速度有快有慢,因此當冷鋒移動較慢時,暖空氣上升會較慢且帄穩,因此較易出現層狀雲,同時降雨也較緩和;當冷鋒移動較快時,由於暖空氣會被冷空氣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濃厚的積雨雲,同時下起雷電交加的大風雨。
出現時間:
西北地區一年四季均有冷鋒活動,冬季強,夏季弱,而出現的頻數相近。其形狀和移速受地形影響極大。
冷鋒活動的一般特點:在東亞地區都有冷鋒活動。冷鋒的活動頻數,北方多於南方,西南地區冷鋒出現的頻率最小;冬半年多於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
出現地點:
冷鋒的強度,冬季最強,常能直驅華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氣。夏季,冷鋒較弱,主要活動在北方,夏季的冷鋒常帶來雷陣雨天氣。
華北地區是中國境內冷鋒活動的必經之地。東北地區則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鋒活動,尤其是春秋季節,冷鋒活動頻繁。這兩個地區的冷鋒來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東北路三種。冬天,冷鋒主要引起降溫和大風,夏天都能產生雷雨天氣。春季,冷鋒在東北常易造成大風和降水,而在華北往往只引起風沙天氣。
冷鋒過後會~:
1氣溫:下降
2氣壓先降後升
3降水:鋒後會下雨
臺灣的天氣:
在我們居住的台灣,天氣和氣候主要受季風影響。夏天吹西南季風,冬
天吹東北季風,因而造成各地區不同的氣候。在雨量方面,中南部夏季
雨量較多,冬季就很少下雨,北部則是全年有雨;在氣溫方面,北部氣
溫比南部低,而高山氣溫又比帄地低。在天氣變化上,四季中以春冬的
變化較大,夏秋兩季天氣變化較小,不過當颱風來襲時,可就是風雨交
加的天氣了。
冷鋒對臺灣的影響:
台灣地區冬天當寒流侵襲時,一般氣流係來自溫度甚低的大陸冷氣團源地
,如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其空氣的溫度遠比所到達地之溫度為低,這種
單純因冷空氣所導致的溫度下降稱之為帄流冷卻。另外,晚間因無太陽短
波輻射,上述之地表面之長波輻射作用可散熱,使地表面溫度下降;尤其
當天空晴朗或雲量稀少,在夜間至清晨太陽出來以前這段時間內,輻射作
用源源不斷地將地面之熱量向天空散射,常使地面附近氣溫急速下降,這
種現象稱為輻射冷卻。假若帄流冷卻加上輻射冷卻雙重效應同時發生,常
可出現低溫。譬如當一次寒潮侵襲時,在寒冷的西北氣流影響下,天空放
晴,入夜以後,氣溫常急速下降,至次日清晨因而出現極端低溫,即為最
好的例子。
冬季時,高壓在寒冷的亞洲大陸上發展,大量寒冷而乾燥的空氣自大陸吹出,一直要到遠離陸地到洋面之後,才能吸收較多的水份。在大陸東岸,
北緯30度以南地區,東北風盛行稱為東北季風。冬天,大陸高氣壓南下,
伴隨前緣的冷鋒面通過東海到達台灣附近海域時,即帶來東北季風,其風
力常相當強勁。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在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季節裏,經常呈現
陰霾有小雨的天氣。
若按季節性來分的話,冬季因面迎東北季風,故台灣島北部多雨.而夏季因西南季風盛行,故島嶼南部在夏季多雨.
冷氣團南移時﹐其前緣是冷鋒﹐所以首先是受冷鋒影響﹐到達台灣的冷空氣﹐會經過黃海﹑東海﹐吸收海洋蒸發的水汽﹐變成潮濕寒冷的東北風﹐伴隨冷鋒到達台灣﹐造成天氣的轉變﹐新竹以北及東部地區變為陰天及降雨﹐尤其是冷空氣從東北方吹來遇山脈﹐在迎風面的北海岸、東北部地區都會有明顯降雨﹐基隆的雨港及“竹風蘭雨”的蘭雨﹐都是與東北季風有關。北部亦有降雨﹐但雨量及時間均較北海岸及東北部為少﹐愈往南降雨機率愈少﹐過了新竹雲量明顯減少﹐東北季風受中
央山脈阻擋﹐背風面的中南部為晴朗的天氣﹐只有冷鋒強度較強烈時才會有短時間的降雨,但雨量小、時間短。另外,晴朗對氣溫影響就是白天升溫快﹐夜晚降溫也快﹐導致日夜間的天氣溫差較大﹐就氣象報告說的日夜溫差大﹐相差超過10℃是相當常見。東半部地區的降雨也是由北向南減少﹐台東地區降雨已不多﹐量亦不大。
除雨的天氣變化外﹐東北季風另一明顯特徵就是風力的增強﹐對海上活動的朋友也是最有影響。由於地形因素﹐導致台灣地區的東北風受山脈阻擋而偏轉﹐從北部海面繞向台灣海峽北部。另外吹過台灣海峽的東北風受到中央山脈及福建沿海的山地影響﹐發生“衖堂風”作用而增強﹐在台灣海峽出現強勁東北風﹐直到澎湖以南才因地勢的開闊而減弱。除海峽風強外﹐西部沿岸從桃園以南到嘉義都會刮強風﹐新竹的風城﹐梧棲港的強風都是相當有名。北部海面及東部海面受東北季風的直接影響風力亦強﹐恆春南方海面的強風就要看冷氣團的範圍而定﹐如為強大冷氣團﹐不止巴士海峽﹐南海也會吹強勁東北風。
恆春半島西部自楓港以南地區﹐在東北季風時期會出現知名的“落山風”﹐這是地區性的特殊現象﹐因冷氣團帶來的冷空氣遇阻於台灣的中央山脈﹐由於冷空氣存在高度一般不超過2000公尺﹐受阻於高山無法翻越﹐但到達台灣南端山高降低﹐冷空氣可過山﹐於是冷而重的空氣沿山坡向下吹﹐愈吹愈快﹐造成當地從山上向下吹的強勁落山風﹐冷氣團愈冷風速愈大。
通常各地區受冷氣團影響,氣溫會下降2~3天﹐如溫度不再下降﹐天空雲量減少﹐降雨停止﹐白天氣溫略為回升﹐白天氣溫略為回升﹐但早晚氣溫仍偏低時﹐這時影響天氣因素的用語為“變性大陸氣團”。此種情形常是冷氣團行進緩慢﹐在華北至華中間慢慢移動﹐有時在冷氣團從大陸東岸移出海即消散,或未能移出海即減弱﹐同時北方有冷空氣輸入而能維持華北至華中間的高氣壓﹐這種情形臺灣的氣溫不會下降,但也不至於明顯回升。
季風對台灣天氣的影響最明顯的是“雨”﹐因為台灣是多山的海島﹐山脈高﹐走向呈北北東至南南西﹐和季風的風向有交角﹐風吹到山脈在迎風面和背風面間可出現完全相反的天氣﹐迎風面潮濕多雨﹐背風面乾燥晴朗。
在東北季風時期﹐迎風面涵蓋地區的基隆﹑宜蘭﹑台北﹑桃園﹑花蓮等地區就容易下雨﹐尤其是基隆北海岸一帶及東北部﹑北部山區更是常下雨﹐因為東北風從海上吹來﹐空氣經過海洋吸收了水汽﹐成為潮濕空氣﹐到達台灣,遇到山脈向上爬升﹐空溫度下降水汽容易凝結﹐出現雲及雨。背風面的中南部﹐包括火炎山以南的台中至屏東等地區,當然就是不易下雨的晴朗天氣,從高速公路往南,一過火炎山就會看到這種景象。
東北季風隨大陸高氣壓的到達而出現﹐10月到第2年的4月﹐長達7個月之久﹐基隆“雨港”名稱的由來及“竹風蘭雨”中宜蘭的雨﹐就是因吹東北季風及下雨時間久而得名。相反地﹐位於背風面的中南部地區就有長時間的少雨時期﹐中南部因下雨有明顯差異﹐故有“乾季”與“雨季”之分﹐東北季風時期為乾季﹐西南季風為雨季。乾季時雨量稀少﹐河少枯竭﹐又稱“枯水期”。
台灣地區全年的降雨﹐依影響降雨因素的特性﹐可以分成五個時期﹐即三﹑四月的春雨;五﹑六月的梅雨;十至九月夏季陣雨和颱風雨;十﹑十一月的秋雨和颱風雨以及十二月至二月冬季的季風雨和鋒面雨。各時期的帄均降雨量在全年總降雨量中所占比例不同﹐而且相差頗大﹐其中以夏季因有颱風雨而占最多﹐其次是梅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