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旧教材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比较
一、旧教材中删除的内容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生物的生殖类型
生物的个体发育
生态系统的类型
硫循环
生物固氮
细胞质遗传
基因的结构
细胞工程简介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部分内容在选修1专题2中可以找到)
二、新教材中增加的内容及需要的课时
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 1 章走近细胞
第 1 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 2 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第 4 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 2 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课时)
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 2 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2 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课时)
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 4 章种群和群落
第 4 节群落的演替(1课时)
第 5 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 4 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课时)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 1 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课时)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 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 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课时)
课题 2 腐乳的制作(1课时)
课题 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课时)
专题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 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2课时)
课题 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课时)
课题 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课时)
专题 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 1 菊花的组织培养(1课时)
课题 2 月季的花药培养(1课时)
专题 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 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1课时)课题 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课时)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1课时)
专题5 DNA 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1课时)
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DNA 片段(1课时)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2课时)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1课时)
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1课时)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课时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板书〕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缩手反射
膝跳反射
非条件发射哈欠反射
反射的种类惊弓之鸟
条件发射谈虎色变
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
什么是兴奋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答〕略。
〔板书〕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思考与讨论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探究与交流】:
突触中传递的递质中有一种是兴奋性递质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
结果动物会怎样呢?
【课外实践】: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之间某种信号的传导,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
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号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或精神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治疗帕金森综合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板书〕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板书〕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思考与讨论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旁栏思考题〕
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
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
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小结〕略。
〔作业〕一二题。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4.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马拉松运动员只能跑1 min左右(0.8~1.2 min)。
讨论:可能会导致血糖含量短暂的轻度下降,但仍能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影响运动。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血糖会因补充肌肉消耗的糖类物质而含量下降,同时,血糖会随时从储能物质的分解、转化等得到补充。
〖板书〗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资料分析及讨论〗
1.提示:不迷信权威、创造性思维、严谨的实验设计等。
2.提示:他们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促胰液素;其二是发现了不同于神经调节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板书〗激素调节:有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的进行调节。
激素的分类(部分)
〖板书〗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分析血糖的三个来源和去向(观察教材图2-9)
2.血糖的调节血糖下降的激素:胰岛素(唯一降糖激素)来源:胰岛B细胞(1)激素调节
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来源:胰岛A细胞(2)神经调节
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泌肾
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
糖含量降低
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3.激素间的作用
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学生活动〗模型建构:先陈述血糖调节过程再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
(分析与讨论)
〖提示〗1.乙代表胰岛。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应用模型进行分析
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板书〗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与社会的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
糖尿病病人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及淀粉类食物。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
在此基础上,适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
〖板书〗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第3节伴性遗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3. 能力方面
⑴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⑵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伴性遗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
(1)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
四、教学课时 2
五、教学过程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
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
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
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
以书为主!做题为辅!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
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
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
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三、把握主干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
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
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
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
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
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
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
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
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
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
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六、及时归纳、总结
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
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新课程背景下预设与传统教学预设的主要区别
李怡(四川绵竹南轩中学)
教学预设的实质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提炼出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一项预测性工作。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
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
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传统的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即精心备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这样的预设由于过于精细和强韧,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他们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因为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不过这种预设与传统意义上的精心备课有了很大不同。
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预设与传统教学下预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预设是封闭性预设,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预设是有针对性、开放性的。
教师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有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达到什么程度;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使教师的教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2、传统教学的预设是以教师为主体,新课程背景下的预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主体意识不同。
传统的教学预设完成后,其生成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根据教案的思路完成教学而获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按照教材上的需要,强行“引导”学生得出预设答案。
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一个辅导的作用。
3、传统教学下的预设主要强调知识结论,很少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主的学习方法,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产生预设性生成;而新课程背景下预设强调的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技能,特别是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预设的目标除让学生产生预设性生成,更看重学生的创造性生成,因为创造性生成更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4、传统教学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为单一的知识与技能。
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既有知识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
把准备好的知识强压给学生。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
学生的活动、思想在老师的掌控之下。
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尽可能的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思考、讨论。
学生成为课堂主宰,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情感。
6、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基本上是一种方法,那就是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作业写了的同学就是好同学。
而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效果的评价方法很多,也是多元化的。
除检查作业外,更注重过程的观察,过程的培养。
评价本节课成功与否,要考虑课堂中的方方面面。
将这些方方面面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一个学生、一节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预设与传统教学预设是有区别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的教学预设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