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包括:
(1)宏观管理的经济手段
指国家运用价格、税收、信贷、保险等经济政策来引导和 规范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以满足环境保护 要求,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轨道上来的手段。(如国家大力补贴节能灯和小排量汽车)
(2)微观管理的经济手段
指行政机构运用征收排污费、污染赔款和罚款、押金制等 经济措施来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强化企业内部 的环境管理,以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的手段。
3 环境管理的手段
1. 法律手段 2. 行政手段
3. 经济手段
4. 科学技术手段
5. 宣传教育手段
• 法律手段:
3.1 法律手段
– 为保护环境,管理主体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据国家环境法 律法规所赋予的、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人们的行 为进行管理的手段。
• 常见措施:
– 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和刑事制裁。
•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评价:“《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全球 范围内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国际协议,执行最成功的是中 国。”
作业
• 1 搜索中国近年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纠纷 事件,分析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在事件 中的角色和责任,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提出 自己对中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的看法和 解决方案。 • 2 讨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政府,企 业还是个人?
• 主要特征:
(1)权威性 (2)强制性 (3)规范性
• 行政手段主要包括:
– 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 – 颁布和推行环境政策
3.3 经济手段
• 经济手段
– 指行政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运用 价格、成本、利润、信贷、税收、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 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 行为,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
• 特点:
– 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和持续性
• 法律规范的构成
(1)条件 (2)行为规则 (3)法律责任
• 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国家宪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标准和环 境保护相关法
3.2 行政手段
• 行政手段:
– 指行政机构以命令、指示、规定等形式作用于直接 管理对象的一种手段。
• 结果:
– 1996年中期,大约淘汰了4500吨ODS。
• 我国于1987年9月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后续修正书, 发达国家从1996年起已经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有CFCs的制 冷剂、发泡剂,而我国在协议中原定2007年起对此类物质 的使用削减85%,2010年完全停止生产和消费。
• 2004年11月,我国出台《中国Halon/CFCs/CTC生产加速 淘汰计划》,主动将自己的“禁氟大限”从原定的2010年 提前到了2007年7月1日。
• 技术手段具有规范性特征。
3.5 宣传教育手段
• 宣传教育手段
– 指运用各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以增强 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手段。
• 环境教育的形式:
– 专业环境教育、基础环境教育、公众环境教育和 成人环境教育 – 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 的优先顺序。
• 特征:
– – – – 大范围的燃料转换和硫排放削减 与规划时间相比,全国硫排放目标提早实现 管理成本小于税收收入的1% 硫税的财政收入实际上低于计划目标
案例2:哥斯达黎加的温室气体排放补偿
• 1995年,哥斯达黎加启动了可证实的和可转让的 补偿计划。 • 1995年与美国政府签署协议:
– 哥斯达黎加政府征得大量的退化牧场地区,建立管理 机构。由这些管理机构确保这些土地上的新树林的生 长及其森林储量的可持续维护。 – 美国政府核实其碳吸收量,进而实行被美国承认的可 转移的补偿许可证。 – 美国企业购买许可证。
– 1996年削减ODS使用量并保持在1991年水平上,2000年的目 标是将其削减到50%的水平上,并在2010年实现完全淘汰。
• 规章制度、价格政策和惩罚措施
– 1991年起,哈龙和气雾剂行业禁止新建消费 ODS的生产设施。 – 1995年1月,禁止进口使用CFC的冰箱和冷柜,并禁止制造基 于CFC-12的汽车空调设备 – 不使用CFC的冰箱、冷柜和压缩机进口关税优惠
总结
• • • • 1一个概念:环境管理 2两个层次,两个内容 3三个原则,三个阶段,三个对象 5五种观念,五种手段
第二章 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与手段
1 环境管理的对象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
– 个人:作为消费者百度文库
– 企业:作为生产者
– 政府(也是环境管理的主体):
• 提供公共消费品和服务 • 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经营和管理权 • 运用行政和政策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 后效性 – 广泛性 – 非程序化
案例1:瑞典的硫税
• 1990年瑞典实施的政策:
– 对燃料 中的 硫含量征收高额税收(每公斤硫超过4 美元) – 返还已经削减了硫排放的排放大户
• 企业:
– 排放大户——硫税的效果等同于排放税 – 其他排放者——提供了采用低硫燃料和总体上节约 能源的刺激作用
• 效果:
• 哥斯达黎加与挪威政府也进行了类似的交易,总 量为20万单位(以每吨碳为单位),金额达200 万美元。 • 该实践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重要问题上发挥先导 作用的实例。
案例3:中国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
• 中国采用规章制度来逐步淘汰ODS(消耗臭氧层物质)。
– 生产者相对较少 – 对进口管理
• 确定目标:
经济手段的作用
•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核心作用是把各种经 济行为的环境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中。
• 经济手段的优势
– 技术和管理上的灵活性 – 持续的刺激作用
3.4 科学技术手段
• 科学技术手段是国家建立合理的制度,制定有关的政策 和法律,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和技术水平。 • 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包括:
– 宏观管理技术手段指管理者为开展宏观管理所采用的各种 定量化、半定量化以及程度化的分析技术。属于决策技术 的范畴,是一类“软技术”。
哪一个最重要?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 环境质量管理
– 大气环境管理
• 生态环境管理
– 水资源管理
– 水环境管理
– 声环境管理 – 土壤环境管理 – 固体废弃物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矿产资源管理 – 生物资源管理
• 生态环境管理,重点是自然资源的管理 • 可再生资源: • 1确保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率 不超过补给速率 • 2维护生态系统和基因的多样性,拯救濒 危的动植物资源 • 不可再生资源: • 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缓 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率,以便使人类有 足够的时间进行技术体系的调整,保证自 然生态系统不致崩溃.
• 包括环境预测技术、环境评价技术和环境决策技术等。
– 微观管理技术手段指管理者运用各种具体的环境保护技术 来规范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与开发活动,对企业生产 和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活动实施全过程 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手段。属于应用技术的范畴,是一类 “硬技术”。
• 包括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技术和环境监测技术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