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旅游经济现状分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城山旅游经济现状分析

道教文化观光旅游,是青城山景区旅游的文化主线,是青城山旅游产业的“魂”,应贯穿于青城山旅游产业

和产品开发之中

青城山是川西旅游环线上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处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山风景名胜区依托“青城天下幽”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国道教名山厚重的文化底蕴,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遗产保护地。青城山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这几年,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青城山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投入,注重了景区业态调整和旅游营销宣传,景区旅游综合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是社会经济效益却不尽如人意。青城山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仅占都

江堰市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的12.5%左右,只占全省旅游综合收入560亿元的0.28%左右,青城山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与川内旅游区相比,明显低于乐山、峨眉山的发展速度。

青城山旅游经济实力发展缓慢,表面原因是景区旅游留不住人,旅游消费水平低。造成这些问题有以下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

第一,景区相关管理条例纲性制约。按照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核心景区只能做减法,不允许

任何新的建设行为;二级景区建设也受到《条例》纲性限制。“门票青城山”受遗产保护地和景区《条例》约束,景区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制约,青城山难于与时俱进,推出更多与游客需求结合的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享受性的新产品。青城山尽管列入了《世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但是,我们的思维和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从建福宫到上清宫的核心景区和后山风景区的“门票青城山”“。十一五”期间,都江堰市河西青城山片区9个乡镇总用地指标主要用于重点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上没用旅游项目可供用地。

第二,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旅游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青城山有中国道教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地方土特产资源。针对市场需求,青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滞后,旅游载体和旅游内涵的结合尚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值得游客掏腰包的中意产品和参与性活动。青城前山仍停留在观光游,直上直下;青城后山虽然渐成旅游目的地,但农家休闲低端旅游产品档次低而且竞争激烈,没有超过成都市及周边区县的

价格优势和区位优势。

第三,旅游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旅游高级化程度滞后,缺乏中高端的体验与享受型旅游产品。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的协调发展,决定了旅游区的发展水平。六大要素在旅游产业化构件可分为基础要素和提高要素。基础要素包括“吃、住、行、游”四大要素;提高要素包括“购物、娱乐”两大要素。青城山景区旅游中游人基础要素的消费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提高要素的消费比例。青城山景区与世界级品牌的一流景区仍然有较大差距,购物、娱乐没有形成相应的优势产业。特别是雅俗共赏的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商品,在青城山旅游产业发展中还没有形成独特的市场吸引力。

青城山景区形象审视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地的象征,是召唤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旗帜,同时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形象之间的竞争,所以这不得不迫使青城山景区对旅游地形象的问题进行审视和研究。

青城山景区性质、形象及市场定位在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界定为“中国道教名山,以山水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文化型风景名胜区;是具有观光、游览、休憩、科考研究等功能的,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道教文化观光旅游,它是青城山景区旅游的文化主线,是青城山旅游产业的“魂”,应贯穿于青城山旅游产业和产品开发之中,贯穿于青城山旅游全过程之中。青城山旅游景区形象定位为青城山旅游观光和道教文化展示地、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道教文化体验地。前者决定了青城山观光旅游消费形态为主,后者确定了青城山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目的地的消费形态。景区形象定位和景区旅游消费形态,使我们确定了客源市场立足成渝两大城市地方中端市场,拓展沿海及东南亚的高端市场的针对性。

青城山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青城山的历史、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使我们悟出一个道理:“资源≠产业、品牌≠发展”。青城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决不能“坐等花开”,要在21世纪旅游竞争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重新审视

青城山景区的形象、定位,科学调整青城山旅游发展规划,充实和完善青城山旅游发展的思路。

历史让我们在不断提高核心景区旅游档次的同时,选择了放大青城山景区,做大青城山旅游品牌,做强青城山旅游产业这条必然的发展道路。景区是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载体,是人文资源的展示载体。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景区发展核心是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景区经营效益的持续获取。青城山景区要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要永续利用,重点要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永续利用,突出道教文化遗址、遗迹、文物、文化活动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永续利用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内涵方面主要指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要坚持不间断植被绿化保护、严禁乱砍乱伐,切实抓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是做好旅游污染源的控制,改进各类旅游接待点的生活污水设施“,尿水、污水、口水”必须处理达标排放,确保味江、石孟江、螃蟹河水域质量;同时要增添景区生活垃圾回收处置设施,确保景区环境洁净。二是因地制宜,按照规划要求增建味江、石孟江、螃蟹河的拦河蓄水坝,既保持青城山水土不被流失,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同时能增强青城山山水自然资源的旅游卖点。在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上,重点是深度挖掘道教文化发展主线;开发健康的道教文化礼仪活动;整理开发道教文化衍生出来的长寿文化、医药养生文化、赵公财神民俗文化、青城武术、音乐文化,使高雅缥缈的道教文化与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融合贯通,称为游人参与、互动的旅游活动。

在外延上,主要是放大旅游景区空间范围。青城山门票景区面积有限,资源空间也受到局限,只有把门票青城山放大到整个青城山规划区域,增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空间,才能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在继续做好核心景区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有序开发青城后山、青城外山、青城天国山、青城赵公山,形成以道教文化为主线的、具有长寿文化、养身文化、财神文化等不同特色的大旅游区域和大旅游产业。

坚持创新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青城山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创新思维,以改革的思路统筹青城山区域规划,放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统筹旅游经济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旅游景区规划体制,有序推进景区政企分开、事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立足市场要求,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