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还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每年出口大豆约800万至900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不要美国大豆,世界前三大豆出口国凌乱了
o
奕含新人一枚,需多多努力。
∙分享到:
∙17
∙2018-11-27 16:14:47字号:A-A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大豆巴西豆美国豆阿根廷
∙【文/观察者网奕含】
∙大豆的全球流动,正被国际政治悄悄改变流向。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进口的巴西大豆较上年同期接近翻倍,从巴西进口大豆已超九成;相比之下,中国自世界头号大豆种植和第二大出口国——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从去年的超过百万吨降至6.69万吨,不足1%。
∙过去几个月,阿根廷因为干旱而减产,从大豆出口国转为进口国。阿根廷和另一个大豆出口国——巴西近在咫尺,本应就近获得供应,眼下却建立了一条跨越赤道的供应链,20年来首次从美国进口大豆。
∙
∙图片制作:吴辰晨/观察者网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已超九成
∙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四季和北半球相反。对巴西来说,大豆播种从每年10月开始,次年3月开始收割;地处北半球的美国,大豆播种4月开始,10月底结束。传统上,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大部分是在第四季度购买,第四季是美国大豆主导市场的时期,因为这个时候巴西大豆还在成熟过程中。
∙然而海关总署的数据表明,中国采购商正逆季节大批量购买来自巴西的大豆。中国10月进口的巴西大豆较上年同期接近翻倍,达到653万吨。此前,海关总署发布数据,10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为692万吨。
∙这意味着,中国10月自巴西进口的大豆占进口大豆总量的94%。不过,因大量库存影响,这一数值低于9月时的759万吨。数据显示,10月初,中国国储大豆增至纪录高位900万吨,豆粕库存也高于往年。
∙
∙截图自海关总署
∙
∙10月,中国自巴西进口黄大豆数量,截图自海关总署,下同
∙与此同时,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数量下滑至6695吨,上年同期为133万吨。此前,中国政府曾于7月6日对美国大豆开征25%关税,回应美国对中国商品征税。路透社指出,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之际,买家担心供应短缺而迅速采购巴西大豆。
∙
∙10月,中国自美国进口黄大豆数量
∙同样在10月,中国还进口了9.28万吨俄罗斯大豆,较上年同期的5.76万吨增加了60%。
∙
∙10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黄大豆数量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巴西农业部官员14日对路透社表示,巴西对中国大豆出口今年可能创下历史记录,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增长。今年以来,巴西大豆出口的八成都流向中国,据粮食贸易商“Agribrasil”预测,达到创纪录的8300万吨。
∙阿根廷:邻居家的买不到,舍近求远也能“赚钱”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因为销路不畅,美国豆农面临着无仓可储的窘境。眼下,美国豆农们找到了卖家——阿根廷。
∙彭博社援引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从9月1日到11月22日,将近130万吨的美国大豆已经过检验出口到阿根廷,超过荷兰与墨西哥;去年同期,阿根廷却没有进口任何美国大豆。
∙和美国、巴西一样,阿根廷也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与此同时,阿根廷还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每年出口大豆约800万至900万吨。
∙“通常阿根廷都会向有大豆进口需求的国家出口大豆,但由于干旱导致今年大豆减产”,彭博社写道,干旱使得今年阿根廷大豆产量减少了31%。
∙路透社援引阿根廷谷物出口商协会(CIARA)主席Gustavo Idigoras的话说,这是阿根廷20年来首次从美国进口大豆。
∙巴西和阿根廷是邻国,但阿根廷并未依赖巴西来弥补大豆缺口。期货和期权经纪公司INTL FCStone Inc.的大宗商品风险经理Matt Ammermann表示,阿根廷正为国内市场购买美国大豆,并将自产大豆出口到其他国家。他表示,阿根廷进口美国大豆“有钱赚”。
∙观察者网查询海关总署网站发现,10月份,中国自阿根廷进口大豆数量3.32万吨。
∙
∙10月,中国自阿根廷进口黄大豆数量
∙同样在十月,中国自阿根廷进口初榨豆油9316吨。对于向中国出口豆油,阿根廷农业部长埃切韦雷(Luis Etchevehere)早前曾表示,恢复向中国出口豆油是“阿根廷农业的伟大成就”。
∙目前,阿根廷还寻求将大豆相关产品出口至中国。路透社报道,Gustavo Idigoras 表示,将豆粕这一大豆产品卖到中国一直是阿根廷追求的目标,以重振农业经济。
Idigoras说,阿根廷有望在今年底之前向中国出口豆粕。
∙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中国大豆年进口量约1亿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六成。随着全球大豆供应格局改变,全球大豆定价体系也受到影响。新一轮的博弈中,“中国声音”正争取获得更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