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层治理新模式论文城乡一体化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层治理新模式论文城乡一体化论文摘要:领导干部在服务基层中到底做了什么实事,怎么做的,群众应该最有发言权。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完善督查机制、量化考核细则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以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入户访问等形式,充分掌握下乡干部在农村工作的具体情况。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和农村群众对下派干部实施双向审核评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下乡工作的监督,以“倒逼机制”防止机关干部服务农村运动化、形式化,增强党在基层群众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以国家力量动员党员干部下乡成为当前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如某省开展的“三解三促”活动、还有另外一个省份开展的“三查三进三解”活动等,都把党员干部作为推动农村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力量,作为国家基层治理的实践主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本文会以某地区的发展为例,就党员干部下乡这种国家基层治理新模式提出相关思考。

一、干部下乡的政治动因

1.强村富民,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各地都制定了具体目标,力争早日实现小康社会。

2. 选优配强,完善组织建设目标。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各省(市)、县一方面建立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将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

伍建设作为强班子的关键,继续选拔县级机关青年干部到村任职,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头雁工程”,通过选送村党组织书记到高等院校培训、到县级机关部门上挂锻炼、到经济发达地区和新型村干部锻炼实践基地挂职等途径,提升村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

3. 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政治稳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剧,农村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诸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当前,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更加强烈,维权的手段也可能会突破法律制度的制约,演化为一种非理性的表达,进而对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产生消极影响。

二、干部下乡的路径选择

1.建立机关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近年,部分县首次从县级机关公开选拔了19名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为期三年,根据期满后考核结果进行任用。村级党组织书记一职具有特殊性,该角色在乡土社会中是国家与社会的连接点。村级党组织书记一般又是自上而下的委任,通过下派党员干部到村成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

2.建立机关干部担任驻村(社区)“第一书记”队伍。在2010年,某县选派28名到镇任职的机关干部先到经济薄弱村任“第一书记”,由薄弱村原村党组织书记协助配合工作,承担加快本村发展的重任。选派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的主要目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化党建创新工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履行村域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任期时间为两年。

3. 建立和加强县大学生“村官”队伍。现全国各地大多省把大学生“村官”队伍作为培养党政人才的重要来源。通过实施系列“凤还巢”工程,大力引导优秀青年人才回流,支持家乡发展。同时出台了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计划,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是搞好农村工作的有效途径。

三、干部下乡的社会动因

1. 脱离群众成为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的危险。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仅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立党基础,还体现了党的重要的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重组,形成了多元的社会阶层结构,各阶层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党员干部作为国家机构的行动主体,占据一定的公共权力资源,其中少数人的消极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为此,近年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视基层和群众工作已成为党和政府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各地也通过干部下乡密切党群关系,以进一步获得基层群众的更高认同。

2. 农民的碎片化为干部下乡提供了社会空间。政党通过国家力量推动农村发展除了后发现代型国家的时代要求之外,还与当前农村社会生态变化有很大关系。在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之后,靠离散的农民集体自觉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公益事业,并不适应加快城

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广大农民自身也受到经济增长目标的诱惑,更加注重家庭或个人经济目标实现,而对于家庭之外的公共利益趋于淡漠。许多农民宁愿花费数十万元建造自家房屋,也难以形成维护共同居住环境的集体行动。因此,面对农村长远发展,依靠国家力量的介入才可能改变现状,这恰恰为干部下乡提供了合理的社会空间。

3. 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支撑。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城市化,农村土地流失严重,农业基础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农村大量的青年和资金离开农村,走进工厂或城市,农村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加强新农村建设缺乏人力和人才支撑。

四、干部下乡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

1. 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培养使用基层干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在农村人才匮乏的现实下,构建机关干部到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继续坚持重视一线、重视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基层作为干部培养使用的必要舞台,丰富他们的农村工作经验,增强他们对农村的感情,提高他们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科学能力。

2. 建立党员干部下乡的统一协调机制。当前,全国各地有地方领导直接挂钩经济薄弱村的,也有党委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干部下基层的,还有各经济职能部门内部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这些做法反映

了各级各部门履行职责、重视农村发展的思路,但其间缺乏有机统一协调,人力物力财力重复浪费,容易导致本职工作不到位、促进发展不深入等问题。对此,各级党委政府应根据农村发展的重点难点,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统一部署干部下乡的程序、方式和考核机制,避免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弊端,真正实现农村发展有人去抓,有人真抓。

3. 建立群众评议监督党员干部工作机制。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政府的公共权力源于人民的赋予,因此,干部下乡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在服务基层中到底做了什么实事,怎么做的,群众应该最有发言权。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完善督查机制、量化考核细则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以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入户访问等形式,充分掌握下乡干部在农村工作的具体情况。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和农村群众对下派干部实施双向审核评分,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下乡工作的监督,以“倒逼机制”防止机关干部服务农村运动化、形式化,增强党在基层群众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李源潮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N].人民日报,2009-1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