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孔乙己》中的“笑”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学院
TaiZhou University 2014 届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浅析鲁迅《孔乙己》中的“笑”意
学生姓名:石博伟
学号: 110133215
系部:人文
专业:语文教育
指导教师:戴舒芩
浅析鲁迅《孔乙己》中的“笑”意
摘要:《孔乙己》是鲁迅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塑造了一个封建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孔乙己。他没有考上秀才,逐渐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作者通过这一人物悲剧,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了他的身体,还毒害了他的灵魂,对于这样的悲剧人物,理应是要为人们所同情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不仅没有一个人去同情,相反的,周围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嘲笑他。在这里,我们对众人的“笑”做了简要的剖析。
关键词:鲁迅,孔乙己,笑
孔乙己自负饱读诗书,耗尽年华,热衷科举,一心想做个官,可最终却是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沦落到乞讨的可怜境地。
他不会营生,死要面子,好吃懒做,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会忘了显示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读书人。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都不觉悟。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也只有当人们触碰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会立刻显示出颓废不安的模样。为了存活,孔乙己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
1.掌柜的自私卑劣的笑
中秋过后的某一天,秋风萧瑟,孔乙己穿了一件破夹袄,盘着两条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来到店里:“温一碗酒。”面对已经不成人样的孔乙己,掌柜的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孔乙己这回却不急着辩解,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可是掌柜的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与同情,仍就同往常一样取笑孔乙己,他的笑,不仅仅是寻开心的嘲笑,更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冷笑、没有人性的、自私卑劣的讥笑、恐怖狰狞的奸笑。当孔乙己带着恳求的神情希望掌柜的不要再刺伤他的痛处时,换来的仍然是众人的哄笑,这种笑声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怜和荒谬,又进一步反映了众人的冷酷无情。此时,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
2.短衣帮无聊麻木的笑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站着喝酒,说明他没有挤进长衫主顾的行列,而是和短衣帮相近。咸亨酒店里的短衣帮,其实也和孔乙己一样,都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被统治者,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孔乙己既然是读书人,却“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自然是不中用的人。
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所蕴含的意义之深。孔乙己这样一个备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残害的“读书人”,本应该得到与其他不幸人们一样同等的怜悯,可是,“短衣帮”却拿他逗趣、开心,给他取绰号,嘲笑他的穷酸样。特别是孔乙己的最后一次露面,情景更是凄惨,孔乙都已经被打断了双腿,是用手爬到酒店的,
他已经陷入绝境,可是店掌柜还要逼债。面对这一人间惨象,穷苦人们仍是报之以“笑”。作者反复描写短衣帮的奚落,表达了更深刻的思想。其一,揭示短衣帮这样的不幸人们的“病苦”,意在抨击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在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封建文化、孔孟之道不只是造成孔乙己这样的悲剧人物,而且还普遍地毒害着被压迫人们,使他们陷于麻木、不觉悟的精神态度,甚至连起码的同情心也已丧失。鲁迅着意揭出这一“病苦”,正说明要“疗救”的不只是一个孔乙己,而是整个社会。其二,揭示不幸人们的“病苦”,目的在唤醒他们的觉悟。鲁迅曾说,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表明鲁迅对群众的落后不是抱着嘲笑态度,而是进行严肃的思考,探索“疗救”的方法,使群众从封建思想桎梏下挣脱出来,去担负起改造整个病态社会的责任。
孔乙己一出场,短衣帮就拿孔乙己脸上的伤疤来取笑,这无非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接着短衣帮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想清白做人而事实上却清白不了,事实上清白不了偏要争清白的面子,迂腐、自欺欺人的辩驳显得十分荒谬可笑。孔乙己就睁大眼睛、涨红了脸辩解,又故意卖弄斯文,说什么“窃书不为偷”,借此为自己开脱,而短衣帮不但不把他放在眼里,还给他取绰号,嘲笑他的穷酸,拿他寻开心、逗乐子,最终短衣帮从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听不懂的话中得到了快乐。可见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是不觉醒的、无聊的笑,更是病态社会中病态人们的麻木、愚昧的笑。
3.小伙计解脱附和的笑
文中的“我”是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在酒店总是做着“无聊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的地方,日子却也总是单调无聊的。加上掌柜的总是一脸的凶神恶煞,主顾也没什么好声气,所以“我”也始终活泼不起来,只有孔乙己到了店里,才可以笑几声,所以文中的“我”对于孔乙己的印象,是非常之深的。小伙计的生活可谓是苍白没有生机的,面对孔乙己,发出的这种“笑”是不经意间流露的,是少年对于可笑之人的苦笑,是一种附和的笑,更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暂时的解脱,是灵魂的自我安慰的笑。
4.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
孔乙己在短衣帮中受尽了嘲笑,难免感到孤苦落寞,只能跟孩子们去说话,邻居的小孩子听到笑声,也来赶热闹,围住孔乙己,他不但没有感到厌烦,反而
是讲茴香豆一人一颗的分给孩子们吃,由此可见,孔乙己也只有在年幼无知的孩子们的面前,才能找到自己一点可怜的、卑微的自尊与快乐。从给孩子分豆的动作和语言中不难看出孔乙己的迂腐可笑和穷酸模样,但就是在这样迂腐可笑的孔乙己身上,还是带着一丝温和与善良的,天真无知的孩子在孔乙己的善意而真诚的举动中既感到高兴,又因为看到他慌张的憨态可掬的模样与可笑的话语而哈哈大笑,与其他人相比,也只有孩子们的笑才是非恶意的、不带任何色彩的天真无邪的笑。
综上所述,孔乙己在当时社会中是根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的,他是一个苦人,更是一个弱者。掌柜自私卑劣的笑,短衣帮无聊麻木的笑,小伙计解脱附和的笑,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也正是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感到凄凉、心酸的故事,这使得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可见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