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真正成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摘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在当前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主体
目前,在我国的所有制经济结构中,除了国有企业以外的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已经是具备了自主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都具有自主经营权,他们的产供销都是面向市场,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市场机制的支配和制约,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主体,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和支柱、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占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中却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没有完全具备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资格,然而这些企业如果不成为市场经济主体,那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缺乏最主要的基础。所以,当前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国有企业改革在1998年之前做了很多工作,基本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真正的攻坚碰硬是从1998年三年改革脱困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动的改革是两组:第一组改革包括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和
国有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第二组改革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针对国有大企业的特定改革。[1]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艰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当前改革进程中有一些新问题及由于传统体制所遗留的老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
1.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亟须按照“裁判员”与“运动员”相分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核心框架体系,奠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体制基础,避免政出多门及决策与执行相混淆。二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国有经济资源的管理体制还需要抓紧建立,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国有资产运营平台、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产业投资平台也还没有真正形成。三是地区间利益冲突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国有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已经成为阻碍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依法规范有序退出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
2.垄断性行业企业改革进展缓慢。一是一些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性行业,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垄断性行业,尚未按照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依法监管的要求进行改革,亟须加以推
进。二是电力、电信、民航、邮政、石油和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国有资本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与其他各类资本充分竞争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三是国家对垄断行业实施依法监管的体制、制度和具体措施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法不依、监管不力、处罚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
3.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是包括离退休人员津补贴费用、统筹外医药费等各项统筹外费用仍由国有企业支付,加重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二是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后遗留的涉及民生利益的问题亟须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以保障和改善破产企业职工基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矿山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后遗留的尾矿库安全隐患和生态环保问题突出,亟待实施闭库治理。五是部分国有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历史欠税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2]
4.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一是工效挂钩办法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亟须制定出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既能直接反映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又能体现企业劳动用工成本的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办法。二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尚需进一步完善,建立规范激励、约束有力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的任务相当繁重。三是垄断性行业职工工资水平过快增长尚未得到有效抑制,不同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深入分析研究上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既与国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到位有关,也与国家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政策打折扣、督促指导国有企业改革不力有关,还与国有企业在改制操作程序上不规范、不透明、甚至忽视职工权益有关。这些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原因。
二、在现阶段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改革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仍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因此,只有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并坚决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要研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机制,重新划分国资监管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确立并强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职能,逐步形成层次分明、架构清晰、管理科学、依法监管的框架体系。探索研究与“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竞争性领域改革步伐,继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绝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公司。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能力,增强竞争力。大力支持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兼并重组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一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及主导产业群,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重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行政命令与职工意愿之间的关系,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行为,避免劳资冲突和国有资产流失。
3.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企业改革。垄断性行业企业改革既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又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环节。要坚持政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