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白僵病的识别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蚕白僵病的识别与防治

摘要介绍了家蚕白僵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治家蚕白僵病、提高养蚕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蚕白僵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884.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56-01

家蚕白僵病是家蚕真菌性病害之一,由白僵菌经皮肤侵入蚕体而引起的。传染途径为接触传染,蚕死后先软后变硬,经过1~2 d 全身被白色分生孢子覆盖,似乎全身长满白毛或白粉[1-6],称为“白僵蚕”。在蚕桑生产区中,时有发生,没有构成大的危害,但在局部地区僵病暴发,给养蚕户造成了很大损失,一般达10%~30%,严重的损失50%~70%,甚至绝收,应引起科技人员及蚕农的高度重视,加强白僵病的防治。

1 发病症状

感染初期,反应迟钝,行动呆滞;发病后期,蚕体常出现油渍状病斑或分散的黑褐色针状斑。临死时稍吐液或下痢。刚死的蚕头部向前伸出,肌肉松驰,略有弹性,后逐渐硬化,最后全身干瘪变硬,节间膜处及气门内长出白色菌丝和孢子。

2 发病规律

悬浮在空气中的分生孢子散落到蚕或蛹的皮肤表面,在常温多湿条件下经8~24 h发芽侵入蚕体、蛹体内,大多数发生期在夏秋蚕期。蚁蚕、各龄起蚕和嫩蛹最易感染,温度在24~28 ℃、湿度

90%以上有利于孢子发芽。桑树害虫感染本病,并能与蚕相互传染。一般从感染到发病死亡时间,小蚕为2~4 d,大蚕为4~6 d。

3 发病原因

一是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淡薄,导致病菌蔓延。由于农村生产条件较差,有的只注重蚕前消毒,忽视蚕中、蚕后消毒工作;有的只注重蚕中消毒,忽视蚕前、蚕后消毒工作等原因,导致病菌蔓延,致使养蚕生产中时有蚕病发生,甚至绝收。二是消毒不全面、不彻底,导致病菌蔓延。小蚕共育室的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未按药剂标准或蚕期中蚕体、蚕座消毒次数少,或未用药消毒,造成蚕室、蚕具、蚕体上白僵菌残留。三是饲养管理粗放,大小蚕套养。把养过大蚕的蚕室又作小蚕室用,引起小蚕带白僵菌而发病。还有的不注重除沙或除沙次数少,甚至不进行除沙。四是蚕室温湿度调节不够合理。蚕饲养时期的气温大多在25 ℃左右,蚕室内湿度偏大,蚕座没撒干燥材料,较适合僵菌孢子的生长,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白僵病的发生。五是白僵病的病死蚕尸体乱扔乱丢,有的将其放在地上曝晒等,致使白僵菌扩散。六是桑园管理不善,产生病菌交叉感染。忽视桑园治虫工作或没有抓好桑园治虫工作,造成虫口叶和被有病害虫污染叶增多,使野蚕、桑蟥、桑尺蠖等桑树害虫发生白僵病,而传染家蚕发病。

4 防治措施

4.1 重视消毒防病

蚕前消毒是在养蚕7 d前,先将蚕室及其周围环境打扫干净,

垃圾集中烧毁。蚕室、蚕具则必须有清洁流水中清洗、待干后用消特灵或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并保持30 min湿润状态。养蚕期间,蚁体和小蚕期各龄起蚕用2%的防僵粉消毒(小蚕用含2%有效氯石灰漂白粉)后再喂叶。大蚕期各龄起蚕和盛时期用3%

的防僵粉(含3%有效氯石灰漂白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1~2次。蚕后立即进行消毒。

4.2 科学养蚕,实行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养蚕技术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对专室、专具和小蚕室远离大蚕室的管理制度。逐步改善农村养蚕条件,对蚕农进行养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科学养蚕水平。严格执行“专室、专具、专用,小蚕室远离大蚕室”的分育制度。及时做好分批提青工作,对迟眠蚕要另行饲养。蚕座不宜过密,避免蚕座湿度过大。

4.3 合理调节好蚕室内温湿度

根据蚕儿各龄大小,结合当时气象环境变化,及时进行升温排湿加强开放蚕室门窗通风换气工作。特别是蚕室内的湿度过大,阴雨天室内湿度大时,在蚕座多撒石灰、焦糠等干燥材料;勤除蚕沙,保持蚕室内清洁卫生。

4.4 僵病集中烧毁,防止白僵菌扩散

一旦发生白僵病,事先用防僵粉对蚕体、蚕座消毒后加网除沙,除沙时蚕座下垫焦糠拌防僵粉或毒消散等药物。要及时捡出病蚕,进行深埋或烧毁病蚕及死蚕要及时捡出,放入消毒缸集中烧毁,切不可乱丢乱扔,更不能收集晒干出售,蚕沙要集中起来沤制,堆放

腐熟,禁止随便乱放或撒放到桑园里。若使用的簇具为草笼则应烧毁,不得留用。

4.5 消灭桑蚕,杜绝桑叶污染和白僵菌农药污染

经常进行桑园人工与药物治虫相结合,控制野外昆虫的虫口密度,预防交叉传染发病。蚕区应禁止使用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也不能将施用过这种农药的稻草、麦秆等作隔沙材料或制簇材料,如必要时需经消毒后才能使用。

5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蚕病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81-85.

[2] 蒋猷龙,夏建国.中国蚕桑技术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22-223.

[3] 孙帆.蚕常见病的症状识别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96-97,101.

[4] 张如斌.小蚕共育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69-170.

[5] 陈爱萍.金坛市秋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江苏

蚕业,2011,33(4):28-29.

[6] 唐小磊,邹新堰,詹传叶,等.桑蚕白僵病发生与综合防治[j].湖北植保,2011(2):1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