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苏州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差异性分析

苏州与扬州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差异性分析

典园林》中所言: “ 园林 建筑 的色 彩 , 多用 大 片 粉 墙 为 基 调 , 配 以黑 灰 色 的瓦顶 ,栗 壳色 … …组 成 比较 素 净 明快 的色 彩 。 ”
退 隐 的文人 ,身份 的不 同 ,心态 的 改变 ,使 得他 们 在造 园手法 上 表 现各 异 。扬 州 园林 的主 人 多为 徽 州籍 的儒 商 ,他 们 除富 有外 , 扬 州园 林 的整 体色 彩截 然 不 同于 苏 州园 林 ,它 汲取 了南 、北 园林 往 往还 有 一个 空头 官衔 , 以显耀 其 身份 。如 瘦西 湖 是众 多徽 商 所 之长 ,既 具有 皇家 园林 奢 华贵 气 的特 色 ,又 具 有江 南 园林 建筑 的 建 ,个 园主 人 为两 淮 盐总 黄应 泰 。 因此 ,造 园 时在 保 留江 南 园林 造 型 。王 士稹 所言 的扬 州 园林 是 “ 富家 巨室 ,亭馆 鳞 次 ,金碧 辉 淡 泊韵 味 的基 础上 ,还 凭 借其 雄 厚 的经 济条 件 ,借 鉴北 方 皇家 园 煌。”_ 3 如扬 州瘦 西 湖 的五 亭桥 ,造 型秀 丽 ,黄 瓦 朱柱 ,配 以 白 林雄 伟恢 弘 的风格 ,如在 园林 建筑 中多 用 阁楼 等 。
挖 水 塘 ,堆 山石 的园林 手 法 ,这就 被 称 为 “ 旱 园水 作 ” 。扬 州 得 理 画论 , 难 以言 中国 园林 。 ” 苏州 的 “ 吴 门画 派 ”追 求 宁 静 黑 、 白、 名就 因 周边 水 多 ,但扬 州 宅 园却偏 好 “ 早园 水作 ”,可 能是 商 人 致远 、 苍润 秀 雅 的艺术 风格 ,传 统大 于创 新 ,而 强 调 “
不满 足 于文 人雅 士 所追 求 的 “ 雅逸 ”的 艺术 格调 ,所 以模仿 北 方 灰 ”风 格 的苏 州 园林正 如 吴 门画风 一 样 ,讲 究传 统 、温 雅 ,意境 幽远 。而 “ 扬 州画 派 ”的绘 画讲 究创 新 ,突 出个 性 ,表 现 出非传 园林 修建 了大 量富 有趣 味性 的 旱园 。 扬 州 的 旱 园 水 作 有 两种 方 式 。 其 一 是 按 北 方 旱 园 理 水 的 方 统 的一 面 ,深 受新 兴 的工 商阶 层推 崇 。瘦 西湖 就 是 南北 风格 融合 式 , 以假 山水池 为构 架,营造 “ 一 勺则江湖 万里 ”之境 ,如著名 的 的最佳 范 例 。 寄啸 山庄 。另 一种方 式并非挖 池 引水,而是 以地为 水 ,用 石块叠 成 如 同画 风 ,当 时 的学风 对 两地 的造 园艺术 手 法有 着 间接 的却 开放 ” , 苏州 相对 “ 保 守 ” 。学 术 界 峡 谷 、岛屿等 形状 ,类 似于 日本 的枯 山水 园林 ,产 生无水似 有水 的 重要 的 影 响 。扬 州 相对 “ 感 受 ,更 抽象 的诠释 园林理水 ,也可称 其为 “ 旱园水 意 ”。 也 向有吴 学 最专 ,扬州 学最 通 的说 法 。反 映 到两 地造 园 艺术 手法 当然 , 有 些扬 州 园 林水 体较 大 , 水面 构 成 主要 园林 景观 , 上 ,就 是苏 州 的士 人执 着地 固守着 中国文 化 的纯 洁性 , 以一 种趋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始建于北宋,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环园 皆水,以城市山林、廊壁漏窗、名家碑刻见长。
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 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 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始建于明正德四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也是 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全园占地5.2公顷,分为东、中、 西三部分,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母。园以水为中心,山水环绕,亭榭精 美,花木繁茂,移步换景,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 特色。园内楼、亭、轩等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形成一个以水为 主,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
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
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景因而异。伫云亭、快雪亭、
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 为城内的最高点,每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 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 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分说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
讲究色彩的搭配(9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主要
局 部
次要
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什么样文林的章值结结得构尾介形告绍式诉的人还?们很苏多州,园留
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

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差异苏州属于江南水乡,气候也较温润,它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风格总的感觉显得婉约精致,尤其是江南水乡园林设计中的水的处理和水景,给人以柔和清丽的印象。

每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一路遵循下来,也必然形成其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虽则造园之意相仿,功能要求也大同小异,运用的建筑材料也会相同,但由于因地制宜,心裁别出,因而会有所应变,使园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景色,风貌各异而增添诸多趣味。

当然这种不同是大同中的存异,是私家园林的局部和细部的差异。

江南各处古典私家园林,当以苏州和扬州两地为代表。

这两个城市中古典私家园林最为兴盛,以一个城市来统计数量也最多。

至今,苏州城中尚有完好的有二十余处,扬州也有近二十处之多。

扬州在长江以北,但又不属北方,建筑风貌上既有北方之雄健又不缺南方的秀丽。

扬州园林中堆的假山比较高大,园林中建的房屋厅堂也较为高大敞宽。

苏州园林中主要厅堂一般也就面阔三间,而扬州的何园的蝴蝶厅和个园的抱山楼都有七间之多,由于扬州园林的主人以富商为多,有的还捐得个官衔,为和官府来往,也有炫富之意,因此在建造时要追求豪华。

这些厅堂也是为了招待宾客大开筵席时交际方便。

苏州园林的主人多为退休官僚、闲散文人,通常只有小的宴游和居家聚餐。

扬州园林在用的材料上也偏于华贵,好些厅堂选用楠木,楼层地面加铺方砖。

花园里选用名贵树种,搜集古董陈列,窗扉、墙面选刻名家字画等,以显富华之意,但表现得还是有修养,很平和,绝不会弄得五颜六色、俗气横溢。

苏州园林的大门一般不作任何装饰,门框上的刻画都是后来才有的。

原先和普通人家大门一样是石库门框,或是平板门扇,只是在平面布局上有所反映。

扬州园林的大门往往做成砖雕门面,有的做得很大,整个门墙都用磨砖对缝的装饰,在檐口门楣还有精细的雕饰,在巷子中很突出,以彰显自家的权势和富丽。

在园林中的造景上,扬州园林做得比较显露,如四季景色用四种不同的假山形式、质地和色彩来直接表达。

说桥梁陈从周阅读理解答案

说桥梁陈从周阅读理解答案

说桥梁陈从周阅读理解答案水乡的桥陈从周提起“江南水乡”,不由使人想到“户藏烟浦,家具画船”一些水乡景色,每当杏花春雨,秋水落霞,更令人依恋难忘了。

这明秀柔美的江南风光,是与形式丰富多变的水上桥梁有所分不开的。

它点缀了移步换影的景色,刻画了水乡的特征,同时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地从功能与艺术两方面来处理了复杂的水乡交通,美化了村镇城市的面貌。

在水道纵横、平畴无际的苏南、浙北地带,桥每每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触目皆是。

在绿满江南的乡村中,一桥如带,水光山色,片帆轻橹,相映成趣。

但在城镇中,桥又是织成水乡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每当舟临其境,必有市桥相迎,人经桥下,常于有意无意之中,望见古塔钟楼,与夹岸水阁人家。

数篙之后,又忽开朗,渐入柳暗花明的境界。

这些水乡的桥,因为处于水网地带,在建造时都是运用了“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的原则,在结构与外观上往往亦随之而异。

例如,在涓涓的水流上,仅需渡人,便点一二块“步石”,或置略高出水面的板梁,小桥枕水,萦洄村居。

在一般的河流上,大多架梁式桥,或拱桥,因河流的广狭及行船的多寡,又有一间(拱)、三间(拱)乃至五间(拱)的。

上海青浦的放生桥,横跨漕港,是上海地区最大的石拱桥。

江南水乡,河流纵横多支,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往往数桥相望,相互“借景”成趣;亦有在桥的平面上加以变化来解决这个矛盾,浙江绍兴宋宝佑四年(公元一二五六年)建的八字桥,因为跨于三条河流的汇合处,根据实际需要,在平面与形式上有似“八”字。

为便利行船背纤用的“挽道桥”,多数是较长的,像苏州的宝带桥建于明正统七年至十一年(公元一四四二——一四四六年),为联拱石桥。

计孔五十三,其中最高三孔以通巨舟。

这类长桥中著名的还有吴江的垂虹桥(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一三二六年),而于绍兴尤为常见。

长桥卧波,若长虹,似宝带,波光桥影,为水乡的绮丽更为增色。

桥的形式以拱桥变化最多,有弧拱、圆拱、半圆拱、尖拱、五边形拱、多边形拱等。

江南传统文化(江南传统文化特色)

江南传统文化(江南传统文化特色)

江南传统文化(江南传统文化特色)今天给各位分享江南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南传统文化特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代表扬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2、苏州市都有哪些民间文化?3、浙江有哪些传统文化,你知道吗?4、江南古诗中包含着传统文化的诗句有哪些?5、传统文化中的江南意象代表扬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传统建筑】扬州园林自古就闻名远播,《扬州画舫录》中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因此早在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并不是苏州园林。

在当时,由于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使他们有大量的财富来建造园林,非常奢华,仅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就达200多处。

但是经过盐制改革、鸦片战争、天平天国战争后,大量的扬州园林或荒废,或焚毁,或拆卖,便开始由盛转衰。

扬州园林不但具有皇家园林得金碧辉煌与高大壮丽,且具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风格自成一派。

扬州园林中目前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坐落在扬州古城北隅的“个园”,现在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传统戏曲】扬州清曲作为中国江苏历史悠久并具有影响力的曲艺之一,其早在清代康、乾年间就曾鼎盛一时,并流传于全国的很多地区。

扬州清曲大部分音乐是由本地小调发展而来,且其音乐具有民间性和地域特性,曲词题材的选择极其广泛,曲目非常丰富。

演唱者分为“阔口”以及“窄口”,都是“以字行腔”,注重腔韵和发声。

每个曲目的演唱由一人到数人参加,现今仍保持着传统的坐唱形式,除演唱者本人以外,其他人均操一件乐器,同时还有人员不等的小型乐队伴奏,乐器以丝竹管弦和打击乐为主。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文化】扬州菜肴闻名海内外,与鲁菜、川菜、粤菜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菜系”。

扬州菜也称为淮扬菜,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淮扬菜非常讲究刀工,刀功向以精细著名,尤以瓜雕享誉四方。

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异同

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异同

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异同点苏州、扬州、无锡三地同处于江苏省,属于鱼米之乡,其造园艺术相对于中国其他城市无疑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其中,以苏州园林为最。

与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相比,无锡、扬州不在对等的平台上。

然而,无锡、扬州不仅与苏州近在咫尺,而且也有着深厚的吴文化背景,有寄畅园、个园这样的古典园林精品,其城市古典园林也有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同点:中国的古典园林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然后配合人工的修饰,让自然以人的意志为依托,传达出造园主人的一种情感,或以物言志、或寄情山水,总之,巧借自然的形来表达出心中的意。

苏州、扬州、无锡这三地的古典园林都以掇山理水为胜,结合亭台楼榭,或亲水,或赏月,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意境,而这种意境则是当时造园主人在闲暇之余给予情感的一种熏陶。

三地的古典园林都表现了古典园林的四大特色: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不仅满足自身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优美的山区景色的追求,为了在城市实现可以享受乐趣的山林。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诗画的情趣:诗情: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

画意:把作为大自然的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以三度空间的形式复现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假石山的堆叠和构图看到天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

植物的配置也表现了绘画的意境。

建筑的外观也表现出生动的线条美,色彩美和质感美。

意境的含蕴:意指主观的理念、感情,境指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的含蕴既深也广,表述的方式也丰富多样。

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

意境也常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中国园林的特征和造园手法我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中国园林最为世界三大园林之一,当然有着它独树一帜的特征和造园手法。

总特征有:依山旁水,贵树名花,综合艺术;追求立意,概括提炼,力求神似;造景含蓄,耐人寻味,一点方悟;动态布局,犹如画卷,百看不厌;以情写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南北园林,互为融合,和谐统一等。

主要造园手法有: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即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借景”的处理手法;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等。

根据中国园林的总体概况,我以几个实例来分别说明中国园林的具体特征和造园手法。

一、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其规模宏大,设计精细,施工要求高,所以创造的风景亦与一般园林不同。

1、归总起来,可有三个特征:(1)气魄宏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

气魄宏大,首先表现在占地多、规模大,常常包进了真山真水景观,能创造出宛自天开的景色。

有些是平地造园,境内没有真山真水,但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同样能创造出自天开的山水风景。

(2)园中套园。

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

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

(3)主题突出,重视多姿多彩的建筑点缀。

皇帝造园时,往往招聘全国的高级匠师,修造造型优美的建筑来作为景区的主题。

2、造园手法:人工艺术模仿自然景色。

它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颐和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

扬州圆明园与苏州圆明园的不同中国美术史

扬州圆明园与苏州圆明园的不同中国美术史

扬州圆明园与苏州圆明园的不同中国美术史引言苏州古典园林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园林类型,它成熟于宋代,全盛于明代,在清代达到了造园艺术的高峰。

扬州园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它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特色,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园林历史回顾苏州古典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太湖之滨,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称,以山清水秀、园林遍布而闻名,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从古至今,它一直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文人辈出,文化璀璨[1]。

苏州城水网密布,盛产太湖石,为园林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苏州古典园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上记载的最早的私家园林为东晋辟疆园。

每个朝代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名园众多。

明末清初,苏州已成为私家园林最繁盛的地区,园林分布于苏州城内外。

进入21世纪,保存完好的苏州古典园林共有十余处,其中包括经典的抽政园、留园、网师园以及环秀山庄等,这些园林大多起源于明代,后属经改建,保存至今。

其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特点使苏州古典园林具有其独特的韵味。

扬州古典园林扬州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东临黄海,西靠南京,京杭大运河贯穿扬州城南北,从古至今都是南北交通运输的枢纽和中心地带。

虽位于长江以北,但它一直都属于江南地带其园林风格是南北兼而有之的,融合了南北园林的造园特色后又有了创新。

因此可以称之为“北雄南秀”。

“北雄”的风格体现在园林构筑物的大尺度,以及丰富的色彩。

这是由于原主人大多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出于对皇家园林的仰慕而进行了一点程度的模仿。

而“南秀”的风格则为园林中诗情画意,烟雨楼台,山水朦胧的呈现,园林主人的附唐风雅,进而体现了园林的书卷气。

最为典型的例子有个园、何园等。

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的差异性分析园林特色的差异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大部分是在园林主人渴望退隐,回归自然,修养身心的状态下所设计建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展 过 程 中形 成 了各 自独 特 的 美 。
关键词 : 苏州 园林 ; 扬 州园林 ; 特 点; 差异; 形成 原因
清 代刘大观 曾说 “ 杭 州 以湖 山胜 , 扬 州 以园亭 胜 , 苏州以市肆胜。 三 者鼎峙 , 不可轩轾 ” 。 而李斗在《 扬州 画舫录》 中则称刘 大观之 言“ 洵至论也 ” 。 苏 州与扬州 虽 同为山温水 暖之乡 , 是人 文荟萃之所 , 但因为两地文 化上 的差异和历史发展 ,使苏 州园林 和扬州园林 的风 格趋近却不趋同 。 作为 江南园林 的代表 , 苏州 园林和扬 州 园林都是 中国古代 园林 文化的巅峰之作 ,研究二者 的具体造 园手法 , 将其差异 性进行 比较 , 可 以为现代 园
筑造 , 对 自家的 园林精雕细琢。尖 尖的屋角要 起翘 , 恰
如美人秀眉入鬓 ; 游廊绕庭 , 分 而不 隔 , 内外通 透 ; 用各 式 门窗将粉墙黛瓦一丛丛装 裱入画 , 衬以修竹芭蕉。 在
市井 中创造 出一个独立、 饱含情趣 的方寸 天地 。
是明清苏州园林 中最常见 的叠 山理水方式。 扬州无山 , 所 以园林 多采用 “ 平 地叠石 ” 之法 , 也开创 了穹型 洞壑 的叠砌 艺术 。其 叠石 技巧高超 ,可以将小石 拼镶成 巨 峰。 石头纹理和石块大小 的组 合巧妙 , 联络勾带且拼接 之处有 自然之 势而无 斧凿之 痕 , 可谓 “ 峰与皴 合 , 皴自
片独特的集 景式滨水 园林群落。 1 . 3 园林的五官 ——建筑 “ 凡 园圃立基 , 定厅堂为 主” 。在园林 中各种建筑 形体 如何 与山水相结合 , 是一个颇为讲究的问题。 建筑 物既是景 观 , 又可 以用来观景。 将建筑艺术巧妙融于 自 然环境 , 师法 自然 , 表现 自然 。
林设计寻找可供借鉴 的“ 他 山之石” 。 1 苏 州园林和扬 州园林的特点 按照造园专家 的通俗说 法 ,考察园林的特点一般 从 山石 、 水系 、 建筑和花木 四方 面品鉴 。山石 、 水系 、 建 筑和花木 , 共同构成古典 园林 的 四大要素 。
1 . 1 园林 的 骨骼 — — 山石
美 感。
远, 或烟波浩淼 , 或平静 如镜 , 使人感到宁静 、 开 朗。如
苏州 网师园 、 畅园、 艺圃、 鹤 园等 , 多 以水 池 为中心 , 建 筑沿水 四周环列 , 形成 一种向心 内聚的格局 。 以水为 源
苏州园林 为表现 自然美 ,在花木 的选择上讲究 资
美、 色美 、 味香 和种类 , 为营造 园林意境 氛 围提供 了必 要 的条 件。除 了花木 , 草皮亦十分重要 , 或平坦山 : 艺 圃 中用 “ 湖石叠 造石 壁” , 假 山缘 山而上 和 自然 山林合 为一体 ; 而 网师园 中
的黄石假 山“ 云冈” 则具有空 间限定和使用功能的双重 意义 。运用池水 、 石径与绝壁 三者结合来相互衬托 , 也
的失意文人士大夫 ,他们则把 自己一腔抱 负付诸 宅院
苏州 园林建筑物 的布置和设 计都别具 匠心 ,大到
建筑 的朝 向, 小到 门窗的雕 花都相 当细致 。古语 有云 : 小 隐隐于野 , 大隐隐于市。 苏州园林 的主人多为官场上
堆 山叠石 在我 国传 统造 园艺 术 中占有 重要地 位 。 几乎凡有 园,就必有 山石 。以苏州的艺 圃和 网师 园为
2 0 1 3年第 1 0期
现 代 园艺
苏 州 园 林 和 扬 J t i 园林 的 比 较 研 究
赵理理 过伟 敏 ( 江南大学设计学 院 , 江 苏无锡 2 1 4 1 2 2 )
摘 要: 我 国现存 的古典园林 多是 明清两代遗物 , 其精粹集于江南 , 正可谓“ 江南 园林甲天下” 。而历 史悠久的苏 州园林和扬州 园林 则是江南 园林的两大代表 , 凭借独树一格 的风格 , 在 中国园林 中 占 有 鼎要 的地位 。两者在造 园手法风格上趋近却不趋 同, 差异性主 要 体现在造园时间、 园主 身份 、 分布形 式、 建筑 空间、 色彩风格和“ 画风 ” 等 方面。地域文化上的差异 , 使 苏州园林和扬 州园林在历 史
在 园林 中是最 富有生 气的 因素 。 苏州 园林 中以表 现静态水景为 主 ,水面或寂静 深
植物花草可以营造 出园林 的意趣情态 。园林 中的 植物不仅是为了绿化 , 还要具有画意 。 运用花卉 、 草皮 、
藤木 、 灌木和地被植物等 , 通过设计 、 配置 , 形成多样化 的景观。 花木犹如山峦毛发 , 园林如果 离开花木就没有
林 的 自然气氛也 因此得以加强。 扬州 园林在 自然风貌与人工山水的结合上匠心独 运 。扬州瘦西湖原本只是一条城河 , 袁枚也说它“ 长河
如绳 , 宽不过两丈许” 。但是 古代的园艺家却通过充分
发挥河道 曲折变化特点或者拓宽水面 ,让经人工处理
后 的瘦西湖得到 “ 两岸花柳全依水 , 一路 楼 台直 到 山” 的美誉 ,将周 围傍湖而建的一家家私家园林连结成一
峰生” 。
1 . 2 园林 的 血 脉— — 水 系
扬州 园林 中的亭台楼 阁则 多创 新之举 ,以楼 代厅 堂 的布局特色 , 且 楼的数量多 、 体积大 。如个 园连 接夏 山和秋 山的报 山楼 , 体量之 巨 , 几乎 压过 园中的山水 环 境; 何 园的复道 楼廊 , 总长 4 3 0 余 m, 贯穿 西园和住 宅
区, 几乎环绕全园 , 极 为恢 弘。 而对江南园林而言 , 这种 “ 长楼” 是很少见 的。
1 . 4 园林 的毛 发 — — 花 木
“ 理水 ”即水 体设 计 , 根据 字 面可理 解为 “ 梳理 水
体” 、 “ 整理水体 ” 。理水 的手法和意境多从 自然 山水 中 汲取灵感 , 效仿 自然 而又高于 自然 。“ 园无水不 活” ,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