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激情互动 享受有效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此激情互动享受有效对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可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存在低效、无效的对话。

笔者认为:只有规范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使师生立足文本、相互依存、相互对话与接纳中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分享收获,学生才能享受有效的对话,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一、立足情境,实现三元对话

审视现在的课堂教学,以教师、少数学生为中心的对话教学屡见不鲜。更多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对话的旁观者。课堂上师生对话频率很高,但这样学生疲惫地跟着老师跑,跟着问题转,没有时间走进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开放、多元、立体的三重对话,教师要摒弃自我为中心的教学,创设三重互为渗透,有机合一的情境,让对话更和谐,实现润物无声,教育无痕。

1.创设生本对话的情境

“理解是能动的,带有创造性质。”真正的对话,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2.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

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师应更多地充当向导,成为学生的同读者,成为引路人,成为可亲、可信的朋友。通过设计对话的情境,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以一种角色消解的方式走近学生,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创设生生对话的情境

“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如此,教学也如此。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吸收。学生间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将随学生个体间充分的对话而消失。

二、立足文本,与“文”对话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甚至是公开课上,经常会看到教师将文中重要的句子出示在大屏幕上,然后,带领着学生读句子,悟句子,品句子。乍一看,这一教学片段并无不妥之处,可细细思量,便能发现,虽然教师在句子的教学中,遵循了“理解读——品味读——感情朗读”这样的学习规律,可他游离于文本而教句子,使句子脱离了课文这一语言背景,使学生对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并未真正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也就在这个句子的教学中失落了。教师应关注和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并着力疏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渠道,还文本应有的魅力。

1.实现师本先行对话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所在,只有教师与文本

通过“零距离”接触,品味到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读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能在课堂对话中游刃有余,才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的意义生成过程。

2.引导学生潜心会文

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经验积累,自由地发挥他的创造性理解,发挥他的创造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

三、立足原有,深入对话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应是渐进式、生成式的,需要三者之间不断地融合、激活。

1.精心预设,营建层递性对话系统

教师在与文本深入对话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预设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具有层递性的能力发展序列。如某教师在执教《爷爷的芦笛》一文时,就预设了学生一次又一次与文本的层递性对话。首先,他在揭示课题后,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与课文对话,寻找课文几次写到了爷爷的芦笛,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接着,在学生第一次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请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读出笛声带来的快乐;然后,请学生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与自己对话,感悟恐惧;最后延伸,引导深层对话:“爷爷的芦笛,究竟给强强,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从而突出题旨。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对话过程,学生有了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

流、情感的交融,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2.耐心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

作为对话的“首席”,教师必须学会等待,学会专注,学会耐心,做一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

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热闹的课堂不一定会有有效的对话,但有效的对话却往往驻足于热闹的课堂。处理好对话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让有效对话真正走进阅读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南苑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