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精神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小精神之我见——文化立校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传承文明的场所,学校文化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品位,体现出学校的精神内涵,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在育人的殿堂,不仅要注重物质文化,更应注重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一、突出一个重点——培育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炼,应该做到:一是注重构建先进的文化体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整体规划设计和着力实施,包括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校训校歌、一系列规章制度、校园布局和环境设施建设。二是实行学校文化的引导强化。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引导师生行为符合学校文化的要求,使全体成员明确学校崇尚的教育理念与育人要求,进而形成良好的文化行为习惯。三是尊重生命共育和谐精神。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师生的精神家园,为此,要“让教师有价值追求,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要建立领导与被领导间、师生间、家校间、学校与社会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共育学校精神。
二、突破一个难点——创建学校特色文化
“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的学校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学校,也是最令人难忘的学校”。我们安庆许多学校都积极在特色立校上下功夫,如潜山逸夫小学以梅文化凸显办学特色,学校栽梅树,画梅画,品梅诗,以梅的品质彰显学校的精神;怀宁实小开展经
典诵读活动,“读千古美文,做君子少年”,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特色明显;太湖中学以朴老“难学能学,难行能行”为校训,。但是,也有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校训等方面大同小异,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个性,有的将办学理念与校训混淆,因此,各级各类学校把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放在“建学校特色文化,创名牌学校”上来,创学校特色文化。
三、把握两个关键——发挥人的因素作用
一是要充分发挥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影响着学学校精神的培育。校长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在促使学校达到净化、绿化、美化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性格的培养,意志的磨练,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健康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具有更多具有创新意识,整体观念,开拓精神,具有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和负责精神的优秀人才。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接受着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为此,要充分发挥他
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加强学生共青团、少先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的榜样示范作用;二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如组织各类学生社团,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赛、征文赛、学生科学报告、科技节、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民主创新的教育风格,从而对学生的精神面貌、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处理好两对关系——在传承中创新
一是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优秀传统是学校发展的根”。办学,就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过程。一个民族也罢,一个企业也罢,一所学校也罢,在它发展的关键时刻总是要追寻自身的历史,要寻根,要在它的历史中深入找寻生存与发展的内核。既能尊重历史事实,做一名忠实的学校文化的“薪火传递者”,又能不断渗进现代教育理念,吸收当代文化的养份,不断创新,为学校构建理想的教育愿景。
二是要处理好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提炼整合”。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不同的文化顽强表现自己,必然导致多种文化冲突、融合和博弈。学校文化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文化而形成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学校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中”。学校文化离开了地域文化就没有其生存的土壤,就失去个性。
例如黄梅戏离开安庆的方言,就没有黄梅戏的味道。我们要充分吸收古皖文化、桐城派文化、皖江文化的养份,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资源,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才能展示安庆教育的风采。“学校文化应该服务于社会,恩泽农村大地”学校文化要向地域文化渗透。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是播种机,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努力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向农村,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构建和谐社区,建设新农村作贡献。
文化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文化令生命洋溢着青春活力,文化使一座校园展现品牌神韵,文化给教育一个腾飞的惊喜!让我们秉承文化立校的大旗,在这片皖江文化的大地上,勤奋耕耘,努力经营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品质和精神气质的学校,让她变成最让人喜欢的学校,也是最令莘莘学子难忘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