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及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及背景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及目的
上个世纪初,国内外企业都相继出现了财务舞弊的现象,对资本主义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揭露了企业内部的薄弱性。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认同,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得企业往更健康的可持续道路上前行,也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风险进行防范,同时为企业向资本市场的进军开辟了道路,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内部控制,同时作为国家政府部门也必须如此。

由此看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在保障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长远的发展前景等积极作用被人们所认识,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保监会和银监会这五个部门在2008年5月22日联文下发了《企业内部基本控制规范》,随后两年的时间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随后一年继续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同年在同一时间上市的68家国内外公司代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正式确立。

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上市公司监督检查自身内部控制措施运行十分有效的手段,也成为促进内部控制不断成熟的助推器。

随着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上市公司该如何适应,是否按照配套指引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这些问题已经进入大家的视野变成焦点。

2、研究意义
所谓内部控制审计一般是指内部考察、研究测试、分析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具有真实性,从而对该企业的内制的真实性进行判断的方法。

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属于起步期然而并未得到较为规范的环境,对内部控制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够透彻,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会制约我国审计实践的发展,而国外已经基本建立较为合理的内部控制结构体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结构下,中国想要在国际中占有一定地位,就需要更好地规范内部控制体系。

从我国自身出发,想要制定规范的体系,需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国家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体系。

实务操作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分析和思考进行系统性的解决,在实践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对公司自身内部的检查和监督,可以帮助公司对自身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评估,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而促进公司加强对于风险方面的管理。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概述及作用
1、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及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01号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审查、分析测试、评价,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作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

其目标是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及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进行有效性的评价,并且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解,也要对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组织测试。

3、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对风险的防御意识,投资者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

这避免了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造成信息遗漏等问题。

内部控制审计的真实可靠性,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进行的独
立审计,可以帮助公司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一个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

注册会计师对信息的披露起着监管的作用,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前景,树立良好的公司信誉。

由于我国审计业务的发展较晚,至今并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相关制度,这使得注册会计师本身承受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有利于注册会计师规避风险,更好地做好审计工作。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现状
为了充分认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漏洞,帮助企业提高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通过以工业发达国家内部控制体系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分析法揭示内部控制发展的特点。

1、国外的研究现状
(1)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方面的研究
自从SOX法案(萨班斯法案)出台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审计方面的研究,2004年美国PCAOB(会计监督委员会)陆续颁布了审计准则2号简称AS2,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要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在对AS2问题的研究中,学术界指出,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层规定,由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计,且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必须通过专业的程序。

这样大大增加了费用的支出。

2007年颁布审计准则5号简称AS5,这一准则的颁布为会计师事务所起到了审计指导作用,减少了费用支出这一缺陷。

(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的研究
Raghunandan和 Rama对100家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其中有80%的公司进行了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但大多数信息中只提到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并没有评估效果。

Mc Vay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相关信息,发现那些有重大缺陷的公司,在规模上比较小,经营业绩上也比较不如人意,而且公司自身的运行能力欠佳。

经过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最终得出内部控制报告影响公司的营运能力。

(3)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
SOX法案实施后,依据审计的情况上市公司可分为四种:一是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都进行审计的公司;二是只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三是只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公司;四是并未进行审计的公司。

2、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方面的研究
张龙平、陈作习通过对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指出美国在SOX法案颁布之后实行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双重内部控制审计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我国在企业自身内部控制方面制定的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所以我国必须建立双重审计制度,提升我国的实力。

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我国在实行双重审计制度时应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出科学的行动指南,需制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准则,加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情况。

(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的研究
有学者分析了美国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估报告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关于领导层责任方面的界定应该包含在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中;金融类的上市公司需要强制执行披露内部控制评估报告;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统一规范上市公司主动进行评估,并要求公司需聘请注册会
计师对披露的报告进行审核,发表审计意见。

然而有学者对我国一百多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进行研究,指出有些企业并没有自发的对CPA
关于内控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公示。

(3)内部控制审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关于对自身内部控制相关内容的公示质量好坏的因素有企业的经
营绩效、管理者的水平、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等等。

经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关于内控的评估报告过于空洞,大多只注重表面,大部分企业只是为了遵守相关的规定不得不进行披露,然而这样与内控评价所要达成的效果相去甚远。

更有学者认为,我国对于内控的相关范围以及审计报告的相关格式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强有力的文件来规范,内控审计报告存在重大的缺陷。

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审计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的认为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企业内部经济问题的核查,审计工作是交由会计师事务所来做,因此公司内部很少配备审计人员,这使得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自主性不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存在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它的作用。

一方面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审计工作缺乏了解,不积极配合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这会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因为受企业管理者的影响,而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也不能真正客观的去分析问题、评价问题。

另一方面若管理层违规操作时,内部控制审计只是一个形式的存在,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这会使得企业相关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控,留下经营隐患。

2、内部控制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目前,企业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人员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人员是相同的,由于专业角度存在差异,在进行内控审计时肯定会出现问题,导致作出错误的审计结论,这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对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及个人专业素养也在不断的提升,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结构较为单一,注册会计师缺乏实务经验。

我国企业进行审计工作的一般是财务人员,但是被审计公司的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因而造成沟通上的欠缺,这使得审计工作的效益大幅度下跌。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财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不配合,故意掩盖财务信息,也会大大增加审计风险。

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成本存在缺陷
对于会计事务所来说,内控审计工作更加复杂困难,但是内部控制审计的费用相比与财务报表的费用显得低廉,因为费用较低,这会出现质疑内部控制审计是否有效的想象,质疑注册会计师因为收费较低而没有尽职尽责的问题,因此会以审计费用的高低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出现了行业竞争,这更导致审计费用不断下降的趋势。

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同时他们必须对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的相关情况进行公示披露,这又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费用支出。

对未上市即将上市的公司来说,上市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若审计出现问题,对即将上市的公司来说损耗的不仅是金钱,还有时间。

4、内部控制审计相关披露不规范
我国并没有强制要求公司采用统一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格式,所以不同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我国之所以会出现企业披露的内控审计报告格式上的不一样,是因为公司自身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所依据的标准不一
样,根据不同的标准所出具的保证必然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注册会计师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存在差异的。

根据《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的规定中指出,上市公司应当对缺陷标准和缺陷的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公开公示的内容不仅包括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内容和认定情况,还包括关于缺陷整改相关方面的内容,但部分公司在进行披露时只是披露了具体的内容,并没有对披露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区分。

五、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措施
1、界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责任
为了推进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避免因内部控制审计责任认定不清从而导致法律纠纷等问题,应该对相关部门责任进行规范化的界定。

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是由管理层即董事会所决定,注册会计师不能替代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于注册会计师而言,CPA的责任是通过审计程序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予以披露,若注册会计师违背了职业道德,应予以追究CPA的审计责任。

2、提高审计人员及其相关单位的专业素质
现在大部分公司里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都是CPA财报人员,相对而言,缺少关于内控审计的步骤和方式的知识,因此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对于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予以指导和培训,也可以培养专门的内控审计人员,建立健全相关的内控审计的步骤,促使CPA更加重视内控工作,从而将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做到完善。

对于会计事务所而言,我国推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时间不是很长,在实际操作中不够熟练,因此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审计流程,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流程,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来获得委托人的信赖和认可。

制订一套成熟的内部控制体系,努力开拓内控审计的市场,不断做大做强,争取与世界接轨。

3、避免低价竞争,改变审计收费方式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加强措施,避免事务所出现降价揽客的行为,根据审计的工作量来制定合理的审计费用,防止出现因为审计费用而限制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现象发生。

对财务报表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都必须采用适当的费用标准,以此来保障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属于“一股独尊”的问题存在,必须改变审计委托关系,可以在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设立单独的机构,该机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决定事务所的选聘权,并根据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事务所进行的合规检查所出具的报告来决定支付费用的情况,假设报告的真实性欠佳,可以拒绝支付。

可以根据公司的规模利润中交付审计费用。

4、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力度
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一方面,跟前几年相比起来,我国上市公司在2013年对于内控体系的建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所占的比重逐步上涨,促进了内控信息质量的日益完善。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据研究数据表明,仍有24.57%的上市公司没有标准信息披露格式,监管
部门应增强监督力度,使上市公司能够规范信息披露格式。

在信息披露格式方面,相关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以此来使得内部控制质量逐渐提高。

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而言,内部控制缺陷的程度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衡量,它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上市公司应该完整对内控评价报告进行披露,向报告的使用方提供全面可靠的内
容;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内控缺陷披露过程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制定出完整全面的政策法规,其中要增添内部控制咨询机构相关内容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与内部控制咨询机构是否有关联,以此来保障内控审计的独立性。

5、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处罚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法规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法规中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处罚仍存在不足,目前为止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处罚有;警告、批评、公开谴责等,但大多处罚只存在于形式,惩罚的措施不完善,造成上市公司约束力较差,所以,倡导政府等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采取严厉的态度和措施来监管处罚,对于违规程度比较严重的企业可以暂停其股票交易等处罚措施,提高他们对于处罚措施的注重程度;对于违规程度比较轻的企业采取公布其违规行为的方式来加大处罚措施的宣传。

只有加强处罚措施,增加对上市公司的威慑力,才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
在大量钻研与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的文献之后,以新疆地区全部的上市公司为例,依据公司样本数据统计,对他们的内控审计报告披露情况进行搜集统计分析,以此得出我国在内控相关规定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表1.1新疆A股上市公司经营一览表
年份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家数 1.52% 1.54 1.61
资产总额 0.50% 0.57 0.62
营业总收入 0.74% 0.77 0.80
净利润总额 0.62% 0.63 0.66
从表1.1可见,新疆的A股上市公司逐步增加且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总额也在逐渐上升好转。

表1.2新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览表
年份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92.31% 92.31% 92.32%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 36.11% 77.78% 89.91%
内部报告控制整体披露情况 66.67% 73.45% 82.31%
上表数据显示,在新疆地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评价报告、评价缺陷和整体情况下都呈现出一种平缓上升的趋势。

结束语:本文以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的新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表明新疆上市公司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保驾护航,作为内部控制重要一环的内部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就当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而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其运行情况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内部控制及其审计相关研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我国必须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过程,同时立足于本国国情,制定符合本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准则。

内部控制审计必将在促进公司现代发展的道路上扮演者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