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越剧人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越剧人物
高炳火
高炳火(1879~1956)男,演员。

越剧创始人之一。

浙江嵊县甘霖塘下村人,早年拜倪生标为师学唱“落地唱书”,是嵊县和杭嘉湖地区小有名气的唱书艺人。

代表作有《赖婚记》、《双金花》等。

他唱书语汇丰富,生活气息极浓,质朴健康,诙谐有趣。

1906年初春,到临安、於潜等地唱书,被听众赞为“活灵活现,像演戏一样”。

为此,在听众要求下,于1906年清明节前,与钱景松、李茂正、李世泉等人在於潜县(现为临安於潜镇)乐平乡外伍村武状元程秀锋家的程家厅堂前厅,用稻桶搭成的草台上试验演出了《十件头》、《倪凤煽茶》和《赖婚记》。

在《赖婚记》一剧中高炳火扮演主角花旦孙姑妹。

这是南派艺人将曲艺改戏曲的首次试演。

虽然这次演出很不像样,却是越剧诞生前的一次试演。

1906年清明节——三月初三,艺人们又在嵊县东王村再次演出《双金花》,高炳火扮演主角花旦蔡金莲,第二天再演《赖婚记》。

在演出过程中,遭到团练头子阻挠,高炳火和艺人兄弟在乡亲们支持下,经与反动团练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获得胜利。

此后,正式组戏班演出于江夏、里坞等乡村,越剧就此诞生,高炳火也成为了越剧创始人之一。

1907年,他们又进嵊县城内药王庙开戏馆,从此越剧走向商业化。

高炳火为越剧的诞生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世泉、李茂正
李世泉(生卒年月不详) 李茂正(1891—1944)。

两人是胞兄弟,浙江嵊县甘霖东王村人。

皆为男班演员。

兄弟俩早年拜倪生标为师,唱“落地唱书”,演唱于嵊县、余杭、桐庐、富阳、临安等地。

兄世泉唱上档,李茂正击鼓打板接腔。

擅唱之书目有《双金花》、《赖婚记》、《卖青炭》、《十件头》、《双珠凤》等。

他俩配合默契,“一来一往,跳进跳出”,表演活泼幽默,富有情趣,使观众捧腹大笑。

情节悲哀时,又说得催人泪下,观众赞称“活灵活现”,誉扬“下三府”。

1906年初春,兄弟俩与高炳火等到於潜县(今临安市於潜镇)唱书,由于书唱得好,听众要他们上台试试做戏。

于是,他们召集在邻村唱书的钱景松、袁福生等于清明节前在外伍村程家厅堂首次试演,在《十件头》中,李世泉饰男主角小丑小轻浮;在《倪凤煽茶》中李世泉饰小生文必正、李茂正饰彩旦倪卖婆。

第二夜再演《赖婚记》,李世泉饰彩旦陈氏、李茂正饰丑角“百搭”。

尽管当时试演很不像样,但为越剧的诞生迈出了第一步。

1906年清明节前兄弟俩回到家乡,又在东王村香火堂前演出两出小戏后,再演大戏《双金花》,由李世泉扮演大面蔡必达、李茂正扮丫头。

第二天又演《赖婚记》,但遭到甘霖团练兵的阻挠,艺人们与乡亲团结一心进行斗争,终获胜利并正式组班,成为越剧史上第一副戏班,越剧正式诞生,李氏兄弟成为越剧创始人之一。

金世根
金世根(又名金世英)(1881—1920)男,演员兼司鼓。

浙江嵊县马塘村人。

其父金和忠系“落地唱书”祖师金其炳的高足,“走台书”的创造者金和林(金芝堂)是他的小叔。

他生长在唱书艺人之家,自幼耳濡目染,喜唱书,爱玩乐器,便拜小叔为师。

他唱书朴实无华,噱头虽少,可描绘剧情与人物心理活动细致生动,取胜听众。

他随师到杭嘉湖地区唱书,学师艺又学杭州地区艺人之技,进步很快。

1906年春,他与高炳火、袁福生搭档到於潜唱书。

夜宿乐平乡客栈,与李世泉他们汇合,在群众要求下于清明节前在外伍村程家厅堂临时搭成的草台上上演了《十件头》和《赖婚记》等戏。

他原应上台唱戏,但服从安排,担当击鼓及帮腔之重任。

1906年清明节,在嵊县东王村演出《双金花》等戏时他又任击鼓帮腔,为越剧诞生作出贡献,也为创始人之一。

1907年,他回家乡马塘村与马阿顺、金火侬等人把唱书书目改为演出剧目,组成越剧最早戏班之一。

金身材苗条,嗓音清亮,被推定攻生,之后演出于嵊县剡江两岸,并把儿子金灿老带在身边习艺,培养成接班人。

金荣水
金荣水(1879—1957)男,又称“矮尼姑”。

演员、派场师傅、戏教师。

浙江嵊县马塘村人。

金初识文字,爱好看传书、唱本,更爱文化娱乐。

10多岁时,拜金水清为师学唱“落地唱书”,随师演唱于杭嘉湖和苏州地区。

1906年小歌班诞生初,与卫梅朵组班,工大面,演于嵊县、新昌等地。

他传奇故事掌握得多,精通各种唱书调,“赋子”、“肉子”、“引子”均有丰富积累,因而就致力于打“路头戏”提纲本。

其首创的“一双二玉二七”即《双珠凤》、《玉连环》、《玉蜻蜓》、《七美图》、《七星剑》是他代表作。

1917年小歌班首闯上海,他担当近似导演的“派场师傅”。

在后台厢房派场讲戏,戏路清晰;在演出中处理差错,应付事故,办法多,解决好,无人能及,被誉为“厢房老虎”(后台之魁)。

1923年受聘开办越剧史上第一副女班,负责招收学徒,担任主教师傅。

面对20多名十岁刚出头的而又绝大多数不识字的小姑娘,一无办班经验,二无教材,且只有一人执教,又不知如何施教。

在重重困难下,开创了亲自口录笔记,抄成单片(每个角色的唱白),分给艺徒口对口教唱白,再手把手教身段动作,一旦成熟就串红台(彩排)的一整套教学方法。

同时,又抄录许多“赋子”、“引子”传授给艺徒,使她们尽快掌握演“路头戏”的技能。

使10多岁的姑娘在三个月内能演几出大戏,六个月可走上舞台在大上海亮相。

他的自己创造、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教学方法,成为以后办科班的典范,被照搬照用,促使了女子越剧大发展,金成为女子越剧创始人。

他后又执教了“新新凤舞台”、“越新舞台”、“阳春舞台”,培育了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沈兴妹;时髦牌(李艳芳)、魏素云、叶彩金、袁金仙、喻汉香、王杏花、金香凤、邢竹琴、沈妙凤、尹树春、吴梅珍、王笑笑、丁兆丰等大批名伶。

他还担任群英舞台、高升舞台、东安舞台和“丹桂剧团”等戏班的后期教学和排练老戏任务。

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张湘卿、商芳臣、徐玉兰等都受其教诲。

他的男班高足有金锡芳、张惠千、金瑞苗、裘星海、张春生等名伶。

被称为“教戏笃牌”(教戏师傅中第一块牌子)。

金荣水实是越剧一代宗师。

金为人朴实正派,一生闯荡江湖,生活在灯红酒绿的“梨园世界”一尘不染。

不吸烟,不喝酒,不收人礼品,更不阿谀他人。

常教艺徒说:我们虽是唱戏的,但不是讨饭的。

不要他人物,不拿黑心钱,不可吃白食。

可知吃了嘴软、拿了手短,人格一定要自重。

谆谆教导艺徒,被艺徒们称为“我们的好矮师傅”。

1947年,金荣水因年高体弱,辞去丹桂剧团老戏师傅之职离沪返家。

1957年10月7日久病不愈,离开人世。

王金水
王金水(1879—1944)男,办班人。

浙江嵊县施家岙村人。

祖籍嵊西赵宅村。

因父入赘施家岙而世居。

王幼读私塾,参加“抬脚班”谋生。

活动能力强,曾往宁波、余姚等地做生意。

后到上海,为嵊县小歌班演员承办一日三餐,并贩旧衣裁片往返于沪、嵊之间。

王金水受京戏髦儿班演出启示后毅然弃商,请男班演员金荣水回嵊,于1923年初夏在本村开办了有史以来第一副女小歌班。

办班初,受社会上封建残余思想的阻挠,年幼姑娘不敢入科,他动员女儿、侄女率先进班,并以供膳、高待遇为报酬才得成功。

并动员弟弟为琴师,女儿管理和制作戏服,儿子、女婿管理班务。

为供给全班30多人的膳食,使他积蓄化尽,无奈卖掉准备盖房造屋的木材砖瓦,终于使女科班能坚持办下去。

半年教学后,与师傅金荣水率班到上海,演于升平歌舞台,仅演4天8场(19 24年1月14日至17日),因艺技不高而营业不好停演,后转至小茶楼续演三个月,最后败回杭州。

王金水办班以亏本结束,但他培育了包括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在内的一批女伶,开创了男小歌班转化为女子越剧的新局面,成为女子越剧创始人之一。

胡知非
胡知非(1880—1954) 男,编导。

字浩然,号老板桶,上海市人。

私塾就读8年,进南货店当学徒,后到商务印书馆做排字工。

因喜爱文明戏而改行从艺,在京、津一带演出,返沪后从事方言话剧。

30年代后期文明戏衰落,转入申曲界,任幕表戏编导。

1939年7月,为在大中华剧场演出的以施银花、屠杏花领衔的女子越剧团编导《雷雨》一剧,开了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的先河。

40年代初,投身越剧界,在姚水娟戏班任编导,直至1946年4月,为姚水娟编导了20部新戏,其中有姚水娟最出名的代表作《泪洒相思地》。

同时还为其他越剧名伶编导新戏,如筱丹桂、徐玉兰主演的《痴儿怨女》,傅全香、范瑞娟主演的《幽谷香魂》,尹桂芳、竺水招主演的《文姬归汉》,竺素娥、王文娟主演的《璇宫艳史》,陆锦花、魏银凤主演的《扬眉吐气》等。

自1941年12月至1947年7月,共为上海越剧界编、导上演了61部新戏。

他剧作多产,唱词通俗上口,易记易传,如《泪洒相思地》中“我为他”的唱腔,传唱于街头巷尾,风行一时。

在40年代前期,与同行陶贤、樊篱、闻钟并称为越剧界编剧“四金刚”。

1947年秋,复归沪剧界任编导。

喻传海
喻传海(1884—1936) 男,演员、办班人、戏教师。

祖籍浙江嵊县岙榆树村,幼时在嵊县廿八都村长大,后在该地入赘。

喻爱好文娱,能唱绍调、徽戏,会拉板胡弹斗子、敲锣鼓。

1899年前后拜“落地唱书”祖师之一的相来炳为师,与师兄弟马潮水、张云标搭档唱书。

1906年小歌班诞生后成为有名的小花脸演员。

辛亥革命时期应招入王金发领导的第二敢死队攻克杭州,喻在战斗中英勇善战,获新军司令部司令官、光复会员朱瑞颁发的“有勇知方”奖牌。

杭州光复后,喻按规定返乡,重操旧业。

与马潮水、一枝梅、裘凤山等组班,演出于浙东城乡和杭州、上海等地。

1922年,他与马潮水、白玉梅、王永春首进上海大世界演出。

1927年,他在家乡廿八都村举办男小歌班,招收了20多名男青年学艺。

按科班规定,艺徒要为师傅义务演出二年,收入作为师资。

但喻办班为的是培养下一代,当艺徒能演出时,便主动散班,让子弟们去赚钱生活。

为此,人们称他是“掏腰包赔本的师傅”。

培育了张荣标(两朵花)、张小林等一批男名伶。

1930年农历三月应聘任“高升舞台”教师,1933年始任“东安舞台”教师,1934年又进“小高升舞台”任教。

喻教艺严格,教唱时他口中唱曲,手打节拍;教身段动作时,口打锣鼓点子,使艺徒掌握节奏;教台步时,让旦角两腿间夹根稻草,走时不许掉下;教眼神练习,要学徒口中横咬筷子,双眼左右斜视筷头,使来回滚动眼珠;教练表情,要艺徒手拿镜子,照看脸上春色(表情),务求多变、确切。

艺徒们都怕他的严厉指责,故人称“死无常”。

喻传海教艺先教人。

他选择有教育意义的戏作开蒙戏,也作为艺徒今后为人的开蒙。

常以《仁义缘》启蒙,把戏中主人翁周惠吉(丑行)对朋友仁义、助人为
乐的行为与高尚品德谆谆教导艺徒,要她们扬善厌恶,做像周惠吉那样有仁有义有道德的人。

在“高升”还与老板共同议订了“做戏要认真,做人要清白”的班规,作为艺徒信条。

他对艺徒严,但很爱。

东安舞台出科的名丑潘笑笑生前曾说:“喻传海是我师父,师:他把男班丑行演技全都传授给我;父:对学徒病痛非常关心,一次我生病,他就抱着我睡觉,像对亲生囡一样爱护我。

喻传海是我师,也是我父。

”喻传海前后培育了一代名伶筱丹桂、张湘卿、贾灵凤、商芳臣、周宝奎、裘大官、徐玉兰、钟云香、徐春凤、汪如亚、吴月森以及张茵、钱鑫培、鲍玲贞、邓彩云等,成为越剧史上著名的“教戏笃牌”。

裘光贤
裘光贤(1884~1953)越剧班主。

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人。

出身农家,经商度日,粗识文字,笃爱戏曲。

当“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戏班)因施银花辍演而营业艰难时,他接任班主(改名“越光剧团”),于惨淡经营中取得一些带班经验。

1930年至1944年,先后与人并股,连续以“高升舞台”为名办了3期女子越剧科班,俗称“老高升”(收学徒23人)、“小高升”(收学徒20余人)、“小小高升”(又称“新高升”,收学徒近30人)。

在这三期科班中,除师傅们严格教学外,他本人亦身体力行,自编唱词,自任乐师,辅助教学活动。

由于教学有方,管理得法,3期“高升”成绩斐然。

从“高升”出科的演员,在上海成名的为数不少,如“老高升”的筱丹桂(花旦)、贾灵凤(小丑)、周宝奎(老旦)、商芳臣(老生)、钱秀灵(老生)、筱灵凤(老生)、张湘卿(小生)、裘大官(大面);“小高升”的张茵(小旦)、白牡丹(小旦)、水上漂(武生)、钱鑫培(老生)、鲍玲贞(小生);“小小高升”的邢桂芬(老生改小生)等。

为此,被越剧同行誉为带班“笃牌”(即王牌)。

他带班向以严格正规出名,不许学员单独外出,更不许单独应邀赴宴。

科班平时吃饭,亦有许多规矩。

其口头禅为“清白做人,认真做戏。

”某军官欲认一学员为“干女儿”,他命10余名学员同去赴宴,齐声口称其为“过房爹”,致使这一军官啼笑皆非,此事遂不了了之。

每逢戏班营业萧条时,即竭尽己有,维持全班生计,甚至将妻儿首饰亦典入当铺。

其为人于严厉之外,亦甚豁达,喜谈谑,爱饮酒,嗜酽茶,每日一早起身,必与人谈论古今,饮足早茶,乃叫醒全班学员,开始一天的活动。

马潮水
马潮水(1885~1974)演员、编导、教师。

生于浙江省嵊县崇仁镇一户厨师家庭。

20岁拜著名艺人相来炳为师,学习落地唱书。

22岁(1906年)为首批化装演出的说书艺人之一,对落地唱书发展为早期越剧“小歌班”作出过贡献。

1918年6月,初次进入上海,与费翠棠、王永春、马阿顺等同班演出于华兴戏园和民兴茶园。

在首次搬上越剧舞台的《碧玉簪》中饰李廷甫,《琵琶记》中饰张广才,都获成功。

1922年,与王永春等进入大世界演出,除《碧》、《琵》二剧外,《梁祝》、《孟丽君》、《珍珠塔》、《百花台》等都是他的擅演剧目。

在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一女换太子》、《王华买父》等剧中,亦有出色表演。

其扮相凝重大方,嗓音宽厚亮堂,表演稳练而有激情。

唱腔以〔丝弦正调〕为主,对越剧音乐板腔体系的初步形成也有一定贡献。

1920年一举成功之越剧《碧玉簪》,原以宣卷本《李秀英宝卷》为蓝本,参考了东阳班(婺剧)的情节结构集体改编而成,最后则由他根据《碧玉簪全传》增添重要情节,从而形成沿袭至今的从“庆寿许婚”到“送凤冠”的情节、人物框架。

其余如《琵琶记》、《梁祝》、《孟丽君》等越剧早期剧目,也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演员转为“派场师傅”(近似导演)后,便热心于剧目编写,编有《孤孀泣血记》、《棒打鸳鸯飞》等戏。

他自登上舞台后即收教艺徒,如“四季春班”主教师傅鲍金龙即为其再传弟子。

50岁以后,主要精力传授艺徒和指导排演。

曾在“少少剧团”和“忠孝班”科班任教,培养出陈少春、袁少珊、郑忠梅、李忠萍、戴忠桂等演员。

入室弟子有邢月芳、徐天红。

1946
年起与施银花搭班,约于1948年随班回浙江。

建国后曾在浙江越剧团、嵊县越剧团担任导演和教学工作,并以古稀之年为嵊县创办“越剧之家”热心奔走。

马阿顺
马阿顺(生卒年不详)演员。

原名金阿顺,浙江省嵊县马塘村人。

幼年丧父,随母改嫁至嵊县马家村。

1900年后,拜落地唱书祖师金芝堂为师,学唱书。

1906年改唱小歌班,工丑。

1917年6月,与卫梅朵、张云标等来上海首演于镜花戏园。

他表演源于绍兴大班丑行,所扮长衫丑角,左手垂直,不随便提起,大幅度摆动,上身略向前倾,给人幽默风趣之感,每每出场,不唱不白,台上一个亮相,滑稽独特的脸部表情,便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有“不笑不要钱”之夸赞。

在《十件头》中扮小轻浮一角,不失农夫憨厚之态,可又稍带轻佻油滑之样,可笑又可爱。

《箍桶记》中饰张箍桶,表演非常夸张,以诙谐情趣取胜。

1921年,在上海参与首演越剧新编连台本戏《孟丽君》中,饰刘奎壁一角,尽管人物属丑行,却独辟溪径,把人物塑造为一个集文人、武生于一身,竟可与皇甫少华比美的俊少年。

既体现了人物文儒之风流洒脱,又表现了人物武夫的英俊威武。

而欲夺人之美的丑恶阴险内心,总在眼神、脸上表露于外,并不时地以一二个身段动作表达心声。

他扮演小生,特别是黑衫穷生更是独到,有比小生还小生之说。

如《珍珠塔》扮方卿,《仁义缘》扮韩文才,表现人物穷途末路、落魄潦倒之形,壮志未酬、立志上进之骨气和悦耳动情之唱腔,使观众竟不知他是丑行反串。

为此他有丑生皆专,唱做兼备之声誉,成为小歌班丑角之冠,红极一时。

30年代初在沪病倒返回故乡,但无亲无眷,孑然一身,病中无人料理。

马家村人用门板抬着病重的阿顺,送回马塘村不久便逝世。

卫梅朵
卫梅朵(1890~1931)演员。

原名卫梅云,浙江省嵊县崇仁绕溪村人。

幼年家贫,只求学2载。

平时他喜欢吹拉弹唱,常以山歌小调取乐,尤其对家乡的落地唱书入迷。

1905年前,拜相金堂为师学唱落地唱书。

1906年小歌班诞生后,次年,便与马阿顺、金荣水、赵海潮等组成戏班,工旦。

扮相俊美风流,表演细腻,唱腔委婉流畅。

在《箍桶记》中饰演九斤姑娘,演得机灵活泼,富于诙谐情趣;在《懒惰嫂》中扮懒惰嫂,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懒妇”特定动作,生动逼真。

与名丑马阿顺搭班,配合默契,珠联璧合,被人誉称“梅朵阿顺班”。

1910年后,率班进杭州,演于拱宸桥各茶园戏馆。

1917年6月9日,与马阿顺、张云标等人组班来上海,演于镜花戏园,与绍剧名家林芳锦、小凤彩同台献艺。

为提高自身艺技和小歌班的发展,在唱腔上做了认真探索,一方面向绍剧学习,练吊嗓。

另一方面借鉴京剧小旦,作真假嗓结合的演唱,使自己的唱腔更趋于明亮圆润激越。

尽管当时成效不大,但这是他继1907年组班后,对自拉自唱〔呤哦调〕进行唱腔、配乐上的一次革新尝试。

对演出剧目要求较严,曾将一大批剧目经过删改,以“改良戏”挂牌演出,计有《玉连环》、《分玉镯》等1 0多部。

还从传书、卷本中改编了《阴阳错》、《凤鹤图》、《鸡鸣传》等10
多部新戏,为小歌班在上海站住脚跟、开创演出新局面作出了贡献。

到上海后,技艺长进明显,戏路更为宽广,能演小家碧玉,也能饰大家闺秀,青衣戏也十分出色。

在《珍珠塔》中饰演陈翠娥,在“赠塔”一场中通过赠、收、赠,三番四次的欲赠又收的表演,把无限深情的姐弟情、夫妻情,演得淋漓尽致。

在上海期间,还联络了张云标等人,废弃了后台老板,把戏班从老板手里夺了回来,成立了由自已管理的戏班“兄弟班”,并被推选为对外联络的负责人。

在沪10多年,被小歌班同行和观众誉为“四大名旦”之首(另3位是白玉梅、金雪芳、费翠棠)。

拿手戏还有《孟丽君》、《龙凤锁》、《同恶报》、《双金花》等。

1930年,率班离开上海返回绍兴,因劳累成疾,病故家中。

童正初
童正初(1892~1955)演员,教师。

浙江省嵊县逵溪村人。

原名振初,曾读私塾6年。

21岁到小歌班拜师学习,工小生。

来沪演出后,改唱老生。

1923年8月10日,与张子和、一枝梅、刘锡霖等演出于乐意楼。

艺风严谨,认为“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不严肃对待演出,便是不尊重衣食父母”。

他身材魁梧,目大有神,嗓音宏亮,唱做兼擅,并善于运用传统唱调为表现人物服务。

扮演《妻党同恶报》中员外一角,在家破人亡后,去监狱探望含冤的儿媳(张雪芳饰),两人凄凄对唱,满台生悲。

艺术上勇于学习借鉴,曾认真钻研汪笑侬《马前泼水》中的〔二六板〕唱腔唱法,融入自己《休妻》中的演唱。

对周信芳的表演艺术更是倾慕,每当天蟾舞台演出《斩经堂》、《坐楼刺惜》等麒派名剧,则千方百计脱身前去后台观摩,由此与周结下友谊,周亦观摩过他演的《扫松》一折,表示在体验人物上也有所启迪。

除演出外,还以班主身份带过永乐越剧团,曾任女子越剧训练班出新越艺社社长,个人收徒20余名。

晚年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执教并整理传统剧目。

去世时,到场悼念的除越剧界人士外,尚有周信芳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