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中医辨证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 治法:分利湿热。
• 方药:疏凿饮子。
本方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主治水湿壅盛,表里
俱病的阳水实证。
(二)阴水 1.脾阳虚衰证
• 主症: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纳减便溏,肢冷乏力 • 次症:脘腹胀闷,面色不华,小便短少
•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病机]
一、病机 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气化,三焦气化不利 二、病位 肺、脾、肾。关键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 三、病因
1.风邪袭表
风夹寒夹热,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搏。
2.疮毒内犯 3.外感水湿
肌肤痈疡疮毒,火热内攻,损伤肺脾,致津液气化失常
2.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水不利则为血,久病入络必致瘀,瘀阻气机升降,气机不畅,
水液不行,水肿症状加重。故肾性水肿尤重活血化瘀治疗,如鸡血 藤,丹参、赤芍、王不留行、川牛膝,泽兰,益母草、水蛭等。活 血化瘀不仅可提高肾性水肿的治疗效果,并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尤 其是肾病综合症患者。
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
饮食不节
病 因
病性
肺、脾、肾。关键在肾, 其制在脾,其标在肺 阳水→表、热、实证 阴水→里、虚、寒证
病理因素
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病理演变
眩晕
阳 水 变 证
癃闭
关格
阴 水
虚劳
神昏 心悸而喘
二、治疗原则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素问· 汤液醪醴论》“平治与权衡,去菀陈锉……开鬼门,洁净 府”。 阳水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水湿内侵,困遏脾阳
4.饮食不节
5.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过食肥甘,嗜食辛辣,海膻发物,损伤脾胃,脾失输。
禀赋薄弱,劳倦过度,久病产后,肾气亏虚,肾失蒸化
[病因病机]
四、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阳水:表、热、实
阴水:里、虚、寒、或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肺失通Fra Baidu bibliotek,脾失转输
病机
•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 方药:实脾饮加减。
本方健运脾阳,以利水湿,适用于脾阳不足伴湿
困脾胃水肿。
• 又有水肿一证:
遍体浮肿,面色萎黄晨起头面较甚,动则下肢肿胀,
能食而疲倦乏力,大便如常或溏,小便反多,舌苔薄腻,
脉软弱,
病机:由于长期饮食失调,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
化水湿所致。
• 治法:益气健脾,行气化湿,不宜分利伤气, •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并适当注意营养,可用黄豆、花生佐餐,作为辅助治疗。
引《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 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之主,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李氏 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人体中最主要的脏 腑,如脾胃充盛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才可发挥其功能活动,反
之,则五脏六府的功能必然随之而衰减,致使百病由此而生。 脾
胃之气故为元气之本。基于以上观点,从脾胃入手,临床常用四君 子汤化裁,辅以陈皮、山药、黄芪。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杜 仲、狗脊、制附子;阴虚者加熟地、鳖甲、麦冬。
伴恶寒发热
(一 ) 阳 水
• 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来势迅速, 次症:小便不利,肢节酸楚,咽喉红肿疼痛 风寒者,兼恶寒,咳喘 舌脉:舌质红,脉浮滑数。 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
• 加减:若表证渐解,身重而水肿不退者,可按水湿浸渍 证论治。
应予发汗、利水或攻逐
同时配合解表、清热解毒、理气、活血 阴水当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 健脾、温肾 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虚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三、证治分类
阳水:
风水相搏证 湿毒侵淫证 水湿侵渍证 湿热壅盛证
阴水:
脾阳虚衰证 肾阳虚衰证
三、证治分类 1.风水相搏证
[概述]
肾性水肿:可见于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 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紫 癜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性损伤、低蛋白血症、肾血流量、肾小球滤 过率、肾小管回吸收率等有关。临床西医利尿剂等治疗有一定疗 效,但副作用较大。
2.肾阳衰微证 • 主症:水肿反复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 之凹陷不起,腰酸冷痛,四肢厥冷 • 次症:怯寒神疲,面色咣白,或心悸胸闷,喘促 难卧,腹大胀满,尿量减少或反多 • 舌脉: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中医治疗特色]
3.水湿浸渍证
• 主症: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身体困重, 纳呆,泛恶
• 次症:胸闷,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 舌脉:苔白腻,脉沉缓
•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 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前方理气化湿利水;
后方通阳利水,燥湿运脾。
4.湿热壅盛证
• 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 • 次症: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
本人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浊毒、水湿、瘀血为标,临床 常虚实夹杂,病程缠绵,极易反复,故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辨证 论治是为关键,注重标本兼顾,祛邪扶正并施。
1.久病重视补脾益肾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健,自能制 水,又能化生精微,元气充盛。肾性水肿,久病及肾,肾虚及脾,
脾肾两伤,脾不运化水谷精微反致肾脏失养,虚者愈虚。如李东垣
肾性水肿中医辨证治疗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教研室 马晓燕
肾性水肿中医辨证治疗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特色]
[概述]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头面、眼
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肾性水肿 心性水肿 水肿包括 营养不良性水肿 内分泌性水肿 功能性水肿
2.湿毒侵淫证
• 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全身,身发疮痍,甚则溃烂 • 次症:恶风发热,尿少色赤 •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前方宣肺利尿,治风水在表之水肿; 后方清解热毒,治疮毒内归之水肿。 二方合用共起宣肺利水,清热解毒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