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有个口诀
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半天
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半天.
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随着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这是农历初一。

(2)、过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我们看到一钩弯月,称为"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初四。

(3)、初七、初八看到的是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

(4)、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

(5)、满月过后,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

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阴历朔的时候,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有可能发生日食。

望的时候,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这是有可能发生月食。

月相变化规律
1.约在农历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中1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中2~5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6~8位置。

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中9~12位置。

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其视形状见图中13~14位置。

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中15~18位置。

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

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19~21位置。

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变成残月,亮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中22~25位置。

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即图中1位置,月相变为朔。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峨眉月→新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月相变化规律歌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缘故,在地面上看月球就产生了月相现象,而月相规律变化歌是为了方便记录月相及其出现时间和周期而编成的口诀:
月黑无光称做朔,初二西天是新月,
初七初八月正南,明暗各半上弦月。

十五十六月儿圆,全月通明是满月。

二十二、三半夜升,东明西暗下弦月,
黎明之前东方起,二十七、八是残月。

每月一次日期定,月相变化记心中。

月相图
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月相变化图谁会画?
先在白纸上按顺序画上一个个圆,然后在晚上8点(农历上半月)或者早晨6点左右(农历下半月,观察时间要灵活调动,一般早晨的时间5~6点左右)..将看不见的用铅笔涂黑..
月相是以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蛾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初一至三十“新月” 看不到月亮,因为被挡住了光线。

初三至初四:“新峨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初四,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晚上九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初七至初八:上弦月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在正午太阳的位置,晚上十二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一至十二:上凸月出现在农历十一、十二,月面朝西,太阳落山时出现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天空上,凌晨三点左右消失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十五至十六: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月面呈圆形,太阳落山时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的地平
线上。

十八至十九:下凸月出现在农历十八、十九,月面朝东,晚上九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西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二十二至二十三: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月面朝东,晚上十二点(零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消失在地面的正上方。

二十七至二十八:残峨眉月出现在农历二十七、二十八,月面朝东,凌晨三点左右从东边地平线升起,太阳升起时消失在东边四十五度左右的太空上。

1.约在农历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中1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中2~5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6~8位置。

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中9~12位置。

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大半晚可见。

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其视形状见图中13~14位置。

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中15~18位置。

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

7.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

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19~21位置。

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变成残月,亮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中22~25位置。

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

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即图中1位置,月相变为朔。

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峨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峨眉月→新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