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系统双向化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宽带业务的逐步发展,并通过使用多个数据频道或频道捆绑技术,系统可平滑扩容以满足业 务发展的带宽需求。 (5)线路维护与单向HFC网络维护使用相同的技术规范、仪器仪表,维护效率高,但双向HFC 网络的维护比单向网络需要更严格的维护规程。
(6)数据前端设备放置在分前端机房,覆盖用户规模较大,数据前端设备具备较好的性价比,
可承载包括高清/标清数字电视业务、广播、IPTV、VOD、 VOIP、高速数据等多种业务应用。
7.2.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返回首页
1、PON技术消除了OLT和ONU一般采用点到多点的结构,减少了局端 与用户端之间的光有源设备,网络拓扑结构简单; 2、相对有源系统成本和运维管理开销方面,费用均相对较低; 3、带宽资源丰富、配置灵活,可以满足用户多种宽带业务的需要; 4、建设投资低、易于扩容升级、业务扩展灵活;
7.2.4业务承载能力
7.2.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7.2.1 概述
返回首页
光接入网技术通常有两种: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
有源光网络的局端设备和远端设备通过有源光传输设备相连,其传输技 术在骨干网中已经大量采用,如SDH和PDH技术,以SDH技术为主。 无源光网络(PON)有APON(BPON)、EPON(GEPON)、GPON之分。其 中APON(BPON)、GPON是由ITU制定的标准,其主要特点是以ATM技 术为基础。 EPON是英文Ethern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即以太无源光网 络的缩写,是IEEE于2004年6月,颁布文号为IEEE 802.3ah的基于以太 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标准。 APON、GPON、EPON的网络拓扑结构相似,其主要差异在于不同的二 层技术。
7.8
HomePNA用户接入技术
7.9 HomePlug用户接入技术 7.10 MOCA (Media over Coax Alliance)用户接入技术 7.11 WIFI over Cable 用户接入技术 7.12 用户接入技术比较 7.13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建设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返回首页
该类用户接入技术以Cable Modem为例。有线电视网络核心的资源之一是同 轴电缆入户,对于一个860MHz的HFC网络,其接入下行带宽在采用64QAM调制 方式时为3.5Gbps,采用256QAM调制方式时为5Gbps, 1024QAM时为6.25Gbps。
对于一个光节点覆盖500户的HFC网络,在上述三种调制方式下的网络带宽全
总带宽为1Gbps到2.4Gbps(时分复用),或1.6Gbps到160Gbps(波分复
用)。 最大传输距离为10-20 Km(时分复用),或60Km(波分复用)。
7.2.3 技术实现方式
返回首页
EPON系统可以采用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和电视信号的 单纤传输。使用1490nm波长传输EPON下行数据信号,使用
(2)具备业务流的分类、QoS策略和严格的带宽保障机制,具备严格的接入终端签权和数据安
全传输能力,具备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规范,可架构可管理的IP网络。 (3)具备业务接入时用户不需要重新布线的特点,并且用户家庭中的有线电视终端盒处都有数 字媒体、宽带接入能力,适应于交互媒体业务的发展。
(4)双向网络的覆盖可依据用户规模、业务发展逐步安装数据前端设备,组网方式灵活,适合
7.2.2 技术原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从结构上看,光信号通过光分路器(POS)把光纤线路终端(OLT)一根 光纤下行的信号分成多路给每一个光网络单元(ONU),每个ONU上行的 信号通过光耦合器合成在一根光纤传输到OLT。 EPON通过采用时分复用TDM或波分复用WDM方式,通过光分路器将信 号分送给最终用户。
的终端设备。
7.5.3 技术实现方式
返回首页
7.5.4 业务承载能力
返回首页
EOC技术可承载包括高速上网、高清/标清、广播、IPTV、 VOD、VOIP等多种业务应用。
7.5.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1、即插即用,无需在客户端进行复杂的调试; 2、用户端设备为无源设备;
返回首页
3、运营维护简单,费用低;
返回首页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技术
7.1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概述
7.2 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
7.3 CMTS+CM 的HFC网络用户接入技术 7.4 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 7.5 EOC用户接入技术 7.6 BIOC用户接入技术
7.7 HiNOC用户接入技术
返回首页
部用于点对点的业务户均带宽分别为7Mbps、10Mbps和12.5Mbps。因此,在光 纤入户尚未实现前,利用同轴电缆入户传输宽带数据的接入方式是有线电视 运营商进行宽带服务的选择之一。 为规范Cable Modem的宽带接入,美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主流有线电视 设备供应商、电视工业研究机构等于1998年组建成立非赢利组织CableLabs, CableLabs主要研究新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布规范、认证产品。CableLabs先 后发布了DOCSIS1.0、DOCSIS1.1、DOCSIS2.0、DOCSIS3.0 等基于HFC的宽带 接入规范。
7.1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概述
7.1.1 有线电视网双向化改造的重要性 7.1.2 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任务目标
返回首页
7.1.3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及应用技术
7.1.4 网络建设质量要求与技术指标
7.2 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
7.2.1 概述 7.2.2 技术原理
返回首页
7.2.3 技术实现方式
7.3.3 技术实现方式
返回首页
7.3.4 业务承载能力
返回首页
Cable Modem用户接入技术可承载包括高速上网、高清/ 标清、广播、IPTV、VOD、VOIP等多种业务应用。
7.3.5 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
Cable Modem接入方式主要有以下技术特点:

返回首页
(1)具备较完善的国际协议体系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运营支撑体系。技术较成熟, 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系统前端、终端和管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好,具备可运营、可管 理特性。
7.7.4业务承载能力
7.7.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7.7.1 概述
返回首页
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HiNOC 用户接入技术一种基于同轴电缆的射频调制技术。
该技术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的同轴电缆,通过增加HiNOC
Bridge (HB)和HiNOC Modem (HM)等相关设备,实现高速 和高质量多业务接入,可承载包括IPTV、VOD、VOIP、高 速上网等宽带业务应用。
尚未开始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单位,并且光纤管道资
源丰富,可以考虑采用PON技术进行网络双向化改造。
7.3 CMTS+CM 的HFC网络用户接入技术
返回首页
7.3.1概述
7.3.2 技术原理
7.3.3 技术实现方式
7.3.4 业务承载能力
7.3.5 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
7.3.1概述
光节点覆盖300~500户(端)计,用户平均设计带宽为0.8~1.4Mbps速
率,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可平滑升级带宽。按30%并发用户测试实际网 络的用户数据吞吐率达到1.5Mbps以上,可以满足音视频流媒体播放、
视频通信、高速数据上下载。
7.6.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轴电缆资源;
返回首页
1、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同轴电缆接入的解决方案,利用了现有的同 2、在双向化改造中,可以根据有线电视网络拓扑结构,按需部署光 节点位置; 3、对称高速数据传输,每路可提供100Mbps带宽,达到宽带接入要 求;
1310nm波长传输EPON上行数据信号,使用1550nm波长传输
射频模拟和数字电视广播信号。 合成光波到达ONU后,利用解波分复用技术将其分解为数 据光波和电视广播光波,分别接收处理后还原为数据和电 视信号,最后通过5类线和同轴电缆或单纯通过同轴电缆 传输给最终用户。
7.2.4业务承载能力
返回首页
7.6 BIOC用户接入技术
返回首页
7.6.1 概述
7.6.2 技术原理
7.6.3 技术实现方式
7.6.4 业务承载能力
7.6.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7.6.1 概述
返回首页
BIOC(Broadcasting and Interactivity Over Cable)广播交互同轴 网络接入技术,是针对HFC网络光节点后最后1公里的双向接入解决方 案。 该技术利用原有的分配网资源,承载广播电视信号(模拟/数字电视) 与数据信号,是将基带数据信号经数字调制到射频频段(900-
7.5.2技术原理
返回首页
EOC传输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有线电视信号在111~860MHz频率传 输,基带数据信号在0-20MHz频率传输的特性,可以使两者在一根同 轴电缆中传输而互不影响。 把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通过合路器,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送至用户。 在用户端,通过分离器将电视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开来,接入相应
务的接入功能,有线电视网络仍然采用HFC网络实现。 五类线接入方式具有接入带宽高,可扩充,可以承载多业务运营等特点。在
后期维护中,五类线入户方式符合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用户间相互影响小,
维护与故障处理方便。 五类线接入方式存在着五类线需重新入户施工,施工量和施工难度较大,因 此五类线接入方式主要适用于新建住宅预埋线路或办公楼等网络用户密集的 地区。

4、设计简单、施工方便,安装调试容易,兼容性强,可平滑升
BIOC技术可以利用有线电视电缆分配网,解决双向业务传输问题,
级扩容。
适合于多种网络拓扑的改造,其应用特点是用户接入网络中的有源设
备需要跨接设备。
7.7 HiNOC用户接入技术
返回首页
7.7.1 概述
7.7.2技术原理
7.7.3 技术实现方式
4、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10Mbps全双工带宽; EOC接入技术可以利用同轴电缆替代五类线,交换机端口速率需
配置。由于用户终端为无源设备,系统传输损耗容限约为12dB左右,
故楼栋内的入户分配网需采用星型集中分配方式,从楼栋以太同轴网 桥到用户终端之间不能有任何分支器和损耗较大的分配器,楼内的同 轴电缆分配网改造较小。另外,有源EOC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例如EPCN等。
7.5 EOC用户接入技术
返回首页
7.5.1 概述
7.5.2技术原理
7.5.3 技术实现方式
7.5.4 业务承载能力
7.5.5 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7.5.1 概述
返回首页
EOC(Ethernet Over Cable)是基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使用以太网 协议的接入技术。 在用户楼道附近,采用特定的介质转换技术(主要包括阻抗变换、平 衡/不平衡变换等),将符合802.3系列标准的数据信号通过同轴电缆 传输,接入用户家中。
7.3.2 技术原理
返回首页
有线宽带网络接入系统是基于DOCSIS标准来设计的,系统主要由前 端设备:CMTS和Cable Modem组成。CMTS是作为前端路由器、交换集线 器与CATV网络之间的连接设备,而CM是通过CMTS与广域网(Internet) 实现连接。如图7 - 3所示:
返回首页
满足双向业务的高可靠性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4 基于以太网协议的用户接入技术
返回首页
局域网(LAN)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系列技术、令牌网络技术等技术,以太网 技术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使用管理方便等特点,以太网系列技术主要包 括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10G以太网等技术。
在该类技术中,双向网络的接入采用五类线进行入户改造,完成双向数据业
1100MHz),与电视信号混合,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用户,在用户端将
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分离后,再采用对应的解调技术,把调制数据信 号还原为基带数据信号。
7.6.2 技术原理
返回首页
7.6.3 技术实现方式
返回首页
7.6.4 业务承载能力
返回首页
BIOC技术为有线电视网络承载广播电视、互联网接入和其他增值业 务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通过同轴电缆同时传输广播电视信号 和数据网信号,没有改造双向HFC网的成本,从而实现高速宽带数据 接入。 BIOC技术提供了对称双向对称高速宽带接入,按每个有线电视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