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课程 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 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 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软件技术、软件测试、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

学时:80

说明部分

一、前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内涵的重要组成。软件测试实质是通过各种策略、技术与方法,寻找软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错误、故障)以及对软件系统(产品)的质量进行度量,以保障软件产品(系统)的可靠与功效。

软件测试存在于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及开发的过程中。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强,软件测试的标准化与规范性,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及其具备的高效工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与较严格的要求。目前发达国家的软件企业中,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人数与开发人员的数量之比,通常为1:1,或更高。目前国内软件企业两者的比例约为1:8,一些企业甚至还处于基本没有测试与质量保障专业人才的状况。软件行业、企业竞争与技术发展的需求,高质量、能承担与胜任软件测试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存在。

软件测试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所需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特别是系统掌握理论和具备开创性的工程运用能力,通常需得到系统化的学习和能力训练来培养,软件测试课程针对培养软件专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目标应运而生。在高等学校开设软件测试专门课程,组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这对补充和强化软件专业人才的知识范畴与工程能力将十分有利,对提升软件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适应我国软件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缩小与先进国家软件企业的差距,增强企业的软件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现实与长远的意义和作用。

本课程将主要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测试工程中实用、主流的测试技术,以及国际软件测试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工程方法。

本课程实施课堂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与实践教学(工程知识与技术运用)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软件测试是软件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将主要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工程方法。通过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贯彻,将认识和理解软件测试的理论知识和主流技术,掌握

基本的工程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测试的实际工作中去,承担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软件测试理论和掌握更为复杂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正确认识与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正确认识与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组成要素;

正确认识与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与质量度量的方法与标准;

正确认识与理解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层级的测试特点(类别、方法、过程);

正确认识与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过程;

熟悉与明确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测试过程及各类测试的准则;

熟悉软件静态测试的适用范围,掌握静态测试技术并能分析与解决测试工程的具体问题;

熟悉软件动态测试的适用范围,掌握动态测试技术并能分析和解决测试工程的具体问题;

熟悉与掌握运用软件测试的技术与工程方法解决测试需求、测试设计和测试实施中各类问题。

熟悉与理解软件测试的主要国际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能在实际测试实践中加以运用。

本课程的教学(学习)对象应具有计算机及软件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知识、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Web应用系统等方面的系统性知识,和在软件设计与程序编写(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各种系统的应用操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利于该课程教学能获得积极成效,每个个体得到最大的学习收益。

本课程的教学师资已具备软件学科、软件工程和软件技术各领域的综合性知识和运用能力。文本部分

四、课程内容体系组成

五、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及编排涵盖了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以及主要、主流的技术应用。突出测试工程运用的特征。内容体系构成层次分明、系统深入、概念清晰、逻辑关联、详略适当。通过知识点的学习认识,形成知识链;通过技术理论分析和运用,形成对工程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训练。

本课程教学内容(资源)主要由下列形式:

课程教学录像(共50讲);

与课程录像对应的演讲PPT文稿(共50讲);

每章节独立的作业与习题(含题解);

软件项目的测试工程实践等教学过程的组织及安排内容;

课程教学的效果检验与考评标准(含课程试卷);

课程学习的指导文本、推荐教材、参考文献(技术标准文本及目录)。

1.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基本概念与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

教学进程:软件测试产生与发展 -> 软件测试概念 -> 软件测试基本要素->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软件开发模式与测试的关系->软件测试模型 ->软件质量概念与质量模型 -> 软件质量体系与

测试策略。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软件测试产生背景、软件缺陷、故障等基本概念和术语,软件测试的定义与本质,软件测试的基本要素,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熟悉软件工程与开发过程与软件测试的关系,软件测试模型,以及正确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及质量模型。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1-4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2. 第2章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

主要内容: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层级测试活动及测试内容、测试过程。

教学进程: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 -> V模型 -> 软件测试的策略与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的主要类型 -> 组件测试 -> 集成测试 -> 系统测试 -> 确认测试与验收测试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的概念,V模型所包含的实质含义,软件生命周期中软件测试的层级与开发的关联及对应;明确软件测试的复杂性和正确的测试方法与策略;理解和认识软件测试的主要类型及层级测试内涵,掌握单元测试的主要任务、方法与过程,集成测试任务、方法与过程,系统测试内容和类型,基本的测试方法与过程,理解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和

相关配置。理解各类测试的准则。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5-10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3. 第3章软件测试的静态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的静态测试技术及工程的方法。

教学进程:静态测试概念 -> 静态测试的框架 -> 静态测试的方法(数据流分析与控制流分析、程序复杂度计算) -> 静态测试的分析工具与其应用 -> 软件评审策略与方法

教学要求:静态分析是测试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策略和过程。理解静态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两大技术之一,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而在软件需求阶段、分析阶段基本上采用的是静态测试分析,学会并熟悉静态测试的各种技术是全面掌握测试的必须。熟悉静态测试的方法主要为,对针对程序作数据流分析和控制流的分析(将通过借助程序复杂度的计算或度量达到)和软件评审的策略(多种评审方式)。对软件测试静态分析或测试工具的学习和应用方法,也是本章教学应达到目标。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11-14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4. 第4章软件测试的动态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的动态测试技术及工程的方法。

教学进程:软件测试动态测试概念–> 动态测试技术分析–> 基于规格说明的动态测试(黑盒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 -> 边界值分析法 -> 因果图法 -> 决策表法–> 状态转换法-> 正交实验测试法 -> 基于程序结构的动态测试(白盒测试)- > 逻辑覆盖(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分支/

条件覆盖、MC/DC覆盖) -> 路径测试(基本路径测试、Z路径测试)–>动态测试用例的设计教学要求:软件测试的动态测试技术包括了多种技术或方法,动态测试主要寻找软件的缺陷和错误,基于三种模式:基于软件(程序规格说明书)的测试、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和基于经验的测试。其运用测试手段为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等。本章介绍了常用的基本测试方法及其应用,每种技术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解决具体测试问题的范围。动态测试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表现在对具体问题的测试用例设计上,这是本章教学的目标终结。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15-24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5. 第5章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软件自动化测试及其应用(工程方法)

教学进程:软件自动化测试概要 -> 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学 -> 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建立 -> 自动化测试用例与脚本 -> 自动化测试工具及运用 -> 自动化测试系统 -> 软件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应用(可针对软件生命周期各层级阶段的测试)。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能够正确理解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和自动化测试生存周期方法学及应用,了解一个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如何建立的过程和运用的过程。学会教学所针对、后续将运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的使用方法,所适解的测试领域或范围。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25-30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

6. 第6章软件测试管理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管理的策略方法与过程(工程方法)

教学进程:软件测试管理的概念->软件测试管理框架-> 软件测试组织管理 -> 软件测试计划管理->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软件测试事件(缺陷、用例)管理 -> 软件测试的配置管理(配置和文档)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阐述实施软件测试所必须的各类管理的策略。理解测试管理的概念、内容、方法及过程。测试组织管理、测试需求管理、测试用例(脚本)管理、测试执行管理、缺陷的管理、测试报告(文档)的管理,以及测试环境的构建和测试配置的问题都是本章学习和需求掌握的内容。测试管理是测试工程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环节。测试管理的过程涉及组织形成、管理策略、平台工具、标准规范等,这些也是学习者应了解和在实践中需要运用与遵循的规则。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31-36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参考文献,技术文档。

7. 第7章软件测试工程实践

主要内容:软件测试工程实践。针对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层级和测试类型,学习以组件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的测试工程的各项任务、工作和主要的过程。

教学进程:软件组件测试:组件测试的步骤及过程–> 典型组件测试工具Logiscope的功能分析与应用介绍–> Logiscope的应用(测试分析原理与实现机制、质量审计模式与方法、规则与检验、动态测试与测试结果的解析与说明)–> 组件测试项目测试的工程实践。

软件系统的功能测试:功能测试的概要–>功能测试的需求分析–> 功能测试计划的制定–> 功能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 正交实验法设计测试用例–> 用PICT工具生成测试用例–> 发现并

报告缺陷–> 软件项目功能测试的实施(项目教学实施)

软件系统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概要–>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 性能测试的设计与开发–>性能测试RPT测试平台功能分析与应用介绍–>软件项目性能测试的实践(项目教学实施)教学要求:明确组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方法及过程,掌握三项测试过程所应用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工具)的各项功能及性能,正确认识理解并学会基本的使用方法。通过教学,要求学习者能“举一反三”,针对给出的测试项目,通过对所要完成或解决的指定工程问题的构思-设计-

实施-操作 4个过程,体现项目测试的需求分析、方案策划、用例设计、测试实施、结果分析、测试总结6个环节运用能力。通过教学,要求最终达到对测试过程方法论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资源:课程教学大纲,本章教学文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考核评价),教学录像(第37-50讲)及对应的演示文稿,相对应的教材章、节内容,本章作业与习题,工程项目,参考文献、技术文档。

五、教学方法基本要求与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部分实践教学的时间可安排在课外)。

该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软件测试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和工程方面较全面内容,因课时限制,课堂教学需要对内容精讲。课堂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分析技术原理为主,并阐述软件测试的工程方法及实现过程的内容。

实践教学以示范、引导和具体实施相结合(课内与课外),体现“工学结合、实践驱动、项目体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过程,并依赖和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通过远程网络方式进行课程

教学和获得相应的课程共享资源。

课堂教学要求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认识,讲解应深入浅出、抓住实质,建立知识点,形成概念和体系。该课程的第二个重点是对测试技术方法原理分析和运用,其重点在于技术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所能解决问题的范畴及领域,以及技术方法实现步骤与过程,并总结规律。

本课程测试工程实践方面的教学,应重点分析准备要解决的测试项目的背景(领域问题)和测试内容(测试问题)。通过针对软件测试对象的分析、设计、实施、过程及总结(对测试结果分析和对测试工作总结)的示范方式,达到对此类测试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教学中所用项目或案例,应作为方法论学习的教学载体,由此,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和作用。

实践教学需要先由教师给出项目(或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按照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过程规范,去完成项目的各项任务(学习与体验的过程),以获得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实践教学的过程不仅仅理解为是一种知识与技术的应用,而应把这个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看作是一项实际工作的过程,从中贯彻和体会项目的管理过程和作用。

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工程项目的实施经验和控制过程、实施管理的能力。

六、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过程性学习成绩考核(作业及实践练习的完成情况),课程结业性考核(卷面题试),项目实践情况考核(针对过程)三种方式。其中:过程性学习考核成绩占比20%,课程结束考核成绩占比40%,实践项目完成情况考核成绩占比40%。

卷面试题:考核内容由软件测试基本理论知识、软件质量度量、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所介绍和学习过的主要测试技术方法及运用,软件测试标准与规范及测试管理的内容过程,以及对测试工程的过程体验组成。

实践学习考核:测试项目的完成情况(全过程)。

考核内容设计为:测试项目的测试需求分析、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场景)设计、测试执行过程、测试结果分析、测试总结报告。

考核方式设计为:设计方案汇报演讲(第一次评审答辩),测试完成总结汇报演讲(第二次评审答辩)。其方法的示例和样板在第7章的项目实践案例中给出,可作为实际执行时的参考。

本课程的教学(学习)效果的检验方式,还可以通过报考软件测试的专业资质认证考试进行。这里推荐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FL)考试,或国家人事部软件人员水平(能力)考试-软件评测师的考试。

事实上,本课程已基本覆盖了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FL)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并给出了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基础级,ISTQB-FL)的考试大纲,供学习者参考。

关于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的详细情况请自行查询ISTQB网站。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1. 教材

1.《软件测试教程(第2版)》,贺平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

ISBN 978-7-121-06491-3

2.《软件测试(本科)》,贺平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

ISBN 978-7-304-05033-7

2. 软件测试技术标准或文档

1. IEEE Std 829-2008 (IEEE Standard for Software and System Test Documentation)

2. ISO/IEC 9126-2004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

3.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90,中国电子工业部,1990

4. 软件测试专业术语表(中英对照),中国软件测试委员会(CSTQB),2009

5. 国际软件测试专业资质认证(ISTQB 测试人员认证初级(基础级)大纲2011版(中文),中国

软件测试委员会(CSTQB),2011

3. 软件测试工具(平台)

1. 组件测试工具Telelogic Logiscope V6.3

2. 软件系统性能测试平台IBM? Rational? Performance Tester V 8.1.0

3. 软件系统功能测试工具PICT(Pairwise Independent Combinatorial Testing)Tool V3.3

八、课程学时分配与建议

1、课程资源使用说明

(1)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资源主要组成。课程教学录像(50讲);与课程录像对应的演讲PPT 文稿(50讲);每章节独立的作业与习题;软件项目的测试工程实践内容。课程的前6章内容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和渐进性,教学的组织、设计与过程应考虑这个因素,以取得预期教学的效果。

(2)关于第7章的教学。本课程所给出的内容是关于组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三个测试层级(类别)的工程方法及过程,其中所涉及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或工具为教学的内容和目的而特定,但并非惟一,各教学组织者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或工具)作相应的内容变换。实际上,关于组件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自动化工具(平台)不仅仅限于课程所给出的这几种。

(3)本课程建议安排的课程学时。根据该课程多年的教学实施与经验总结,课内学时为80,其中课堂教学64,实践教学(学习)16。教学与资源的使用者可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自身的基础及学习能力,作适当增、减,以满足课程的要求与自主学习的需要。课外学时应安排不少于24学时,以能够完成习题作业和项目测试实践。

2、学时分配表

关于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关于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和使用工作的规定 (2013-2014学年校政字1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标准,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现行《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规范》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所有本科课程都应制定并使用教学大纲。各学院(系)、部(处)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需要定期组织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大纲制定及修订 第三条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自觉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经所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同意后,报学院(系)人才培养(教学)委员会讨论通过,由主管院长签字报教务处备案。

第四条同一门课程若开设多个课堂,原则上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内容基本统一的教学大纲。若确为教学需要,经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同意,在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不同课堂的任课教师可对大纲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第五条学院(系)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每隔3-4个学年,应自觉组织研究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并要求对课程教学大纲作相应调整;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每学年均应对相关教师的全部教学大纲进行讨论完善。 第六条体育部和其他教学单位组织开设的相关课程,亦需制定和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经相关领域专家审核通过、主管领导签字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大纲基本内容 第七条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先修课程要求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和学习要求等。 (二)任课教师及助教(如有配备)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姓名、职称、办公时间及地点、办公电话、邮箱地址;助教姓名、联系方式、助教办公(答疑或辅导)时间。 (三)课程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章节名称、主要内容及掌握程度、教学进度、每节课研究性学习要求(包括课前预习、课程

软件测试课后习题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目录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1) 第2章软件测试方法与过程 (4) 第3章黑盒测试 (7) 第4章白盒测试方法 (13) 第5章软件测试管理及自动化测试基础 (18) 第6章WINRUNNER测试工具 (20) 第7章LOADRUNNER测试工具 (22) 第8章JUNIT (24)

第1章软件测试概述 1.简述软件测试的意义。 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软件质量问题已成为开发和使用软件人员关注的焦点。而由于软件本身的特性,软件中的错误是不开避免的。不断改进的开发技术和工具只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但是却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因此为了保证软件质量,必须对软件进行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最有效的排除和防治软件缺陷的手段,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最重要手段。 2.什么是软件缺陷?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解: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毛病等各种问题;从外部看,软件缺陷是系统所需实现的某种功能的失效或违背。 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标明的功能;(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3)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虽未指出但应当达到的目标;(4)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中指出的范围;(5)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良。 3.简单分析软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其中那个阶段引入的缺陷最多,修复成本又 最低? 解:软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需求规格说明错误;设计错误;程序代码有误;其他。其中在需求分析阶段引入的缺陷最多,修复的成本又最低。 4.当用户登录某网站购物完毕并退出后,忽然想查查购物时付账的总金额,于 是按了浏览器左上角的“退回”按钮,就又回到了退出前的网页,你认为该购物软件有缺陷吗?如果有,属于哪一类? 解:有缺陷。其所属类别与软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有关。 5.什么是软件测试?简述其目的与原则。 解:软件测试是为了尽快尽早地发现在软件产品中所存在的各种软件缺陷而展开的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对软件产品(包括阶段性产品)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活动过程。 测试目的:(1)证明:获取系统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可用的信心;尝试在非正常情况和条件下的功能和特性;保证一个工作产品是完整的并且可用或可被集成。(2)检测:发现缺陷、错误和系统不足;定义系统的能力和局限性;提供组件、工作产品和系统的质量信息。(3)预防:澄清系统的规格和性能;提供预防或减少可能制造错误的信息;在过程中尽早检测错误;确认问题和风险,并

软件工程实验3软件测试技术实验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软件工程》 题目:实验3软件测试技术实验 学号:2014140093 班级:Z计121 姓名:薛慧君

实验3软件测试技术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实验,学生应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特别是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技术,以及软件测试对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意义。 2、掌握测试用例设计与测试分析方法等。 3、掌握测试过程:含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 实验环境 硬件环境:配置性能较好的台式计算机每人1台,并具备网络环境 软件环境:Micresoft Visio,VC++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题目 1. 选择主要模块:根据相应的程序流程图、盒图或者PAD图,画出相应的流图,计算其环形复杂度; 2、设计驱动程序和存根程序,对该模块进行白盒测试; 3、应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法对该模块进行黑盒测试。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1)根据伪代码画出相应的程序流程图以及流图: s i a c b e f g h

(2)计算其环形复杂度: 经计算,所示流图的环形复杂度为5 (3)白盒测试 判定覆盖测试用例: ①输入数据:A=5,B=5,C=3,D=6 (覆盖siacbfgh) 预期结果:X=10,Y=9 ②A=-5,B=2,C=5,D=1(覆盖siadbegh) 预期结果:X=0,Y=4 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 1.共有8种可能出现的条件组合,它们分别是: (1)A>0,B>0 (2)A>0,B<0 (3)A<0,B>0 (4)A<0,B<0 (5)C>A,DA,D>B (7)CB 2.下面的4组测试数据可以使上面的8种条件组合每种至少出现一次: ①输入数据:A=5,B=5,C=3,D=6 (针对(1)和(5)两种组合,执行路径siacbegh) 预期结果:X=5,Y=3 ②输入数据:A=5,B=5,C=3,D=6 (针对(2)和(5)两种组合,执行路径siadbegh) 预期结果:X=6,Y=1 ③输入数据:A=5,B=5,C=3,D=6 (针对(3)和(7)两种组合,执行路径siadbegh) 预期结果:X=-6,Y=-6 ④输入数据:A=5,B=5,C=3,D=6 (针对(4)和(8)两种组合,执行路径siadbfgh) 预期结果:X=0,Y=-1 基本路径测试用例: ①由于环形复杂度为5,因此共有5条独立路径,下面列出了5条独立路径: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XMU Undergraduate Course Syllabus Course name Differential Geometry Course code Category code MATH Programme Semester Semester 1, Year 3 Course type □Basic Common Courses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Disciplinary General Courses Specialized Courses □Other Teaching Processes Course focus Lecture □Experiment □Skill-training □Practical Credit Others Practical Total hours Total learning 3 0 0 0 64 64 0 learning Lecture Tutorial Experiment Prerequisites Mathematical Analysis, Linear Algebra, Elementary Geometry,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Course description 2. Learning goals This course is one of geometry courses facing to undergraduate student in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subject for classic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is curves and surfaces in Euclidean 3- spaces and the research subject for modern differential geometry is general manifolds. This course will focus on the classical one. The content includes the local theo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 frames and fundamental theorem for curves and surfaces, intrinsic geometry of surfaces. The method for this courses is based on calculus. 3.Teaching approache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lassic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that i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geomet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 in three-dimensional Euclidean space, and use this to solve some geometric problems. Train the students their capability of geometric and graphic imagination,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 Meanwhile let the students feel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modern differential geometr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modern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Lectures, Exercises,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exercising; Mainly blackboard-based teaching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as supplement. hours=L+T+E+P+O Tick a box Tick a box Filled out by department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 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8学时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行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开发工具,数据原理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 责任单位:计算机工程系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各种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软件测试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软件测试的背景,软件缺陷和故障的概念 2)理解软件测试的意义 3)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与软件测试的关系 4)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及质量保证体系 5)了解软件测试职业与素质的要求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软件测试等相关概念。 (二)软件测试策略与过程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软件测试的方法与策略 2)明确单元测试的主要任务和过程 3)理解软件测试的复杂性 4)明确集成测试的方法和确认测试的准则 5)明确系统测试的八个领域测试要点 6)明确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配置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软件测试方法与策略 2)能力点: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的方法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软件测试方法与策略 (三)黑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理解黑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2)理解黑盒测试的两个典型问题 3)掌握黑盒测试的等价类划分法 4)掌握黑盒测试的边界分析法 5)掌握黑盒测试的因果图法和决策表法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黑盒测试方法 2)能力点:黑盒测试方法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黑盒测试方法 (三)白盒测试及其用例的设计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习题解答

一、选择题 1.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 A.表明软件的正确性 B.评价软件质量 C.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D.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2. 下面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 A 是错误的。 A.软件测试是程序测试 B.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C.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3. 某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评测师时,应聘者甲向公司做如下保证: ①经过自己测试的软件今后不会再出现问题; ②在工作中对所有程序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在某个程序员编写的程序中发现的问题多,就重点审查该程序,以免不利于团结; ③承诺不需要其他人员,自己就可以独立进行测试工作; ④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决不罢休; 你认为应聘者甲的保证 B 。 A.①、④是正确的 B.②是正确的 C.都是正确的D.都不正确 4. 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 B 。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 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C.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5. 导致软件缺陷的原因有很多,①-④是可能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 D 。 ①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的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而且经常更改②软件设计说明书③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④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需求说明书和沟通不足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 二、简答题 1.简述软件测试发展的历史及软件测试的现状。 参考答案: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软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系统意义上的软件测试,更多的是一种类似调试的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和选取也都是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随机进行的,大多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产业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软件企业成立了QA或者SQA部门。后来QA的职能转变为流程监控(包括监控测试流程),而测试(Testing)则从QA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职能。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SQA)的主要职能,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ANSI )。 在我国,软件测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国内,现在在软件测试行业中各种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标准都还在探索阶段。

软件测试实训报告

软件测试实训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河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测试 实训报告 专业班级计软1503 学号 学生姓名张向伊 2016年 1 月 4 目录 一、引言......................................................... 二、软件测试技术基础............................................. 1.软件测试技术............................................... 2.软件测试终止标准........................................... 三、测试对象..................................................... 1.系统功能................................................... 2.开发环境................................................... 四、测试计划..................................................... 1.测试需求...................................................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兼容性测试............................................... 2.测试资源................................................... 测试人员................................................. 测试环境................................................. 测试工具................................................. 五、测试方案..................................................... 1.功能测试................................................... 2性能测试................................................... 六、测试用例设计及其缺陷报告..................................... 1.登陆模块的测试............................................. 测试用例设计............................................. 录制的测试脚本........................................... 执行测试.................................................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大纲

西南石油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编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教学大纲应有利于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成为教材选用及编写、课堂教学、学生学业检查和成绩评定以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2、教学大纲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为目标,以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体系、培养的能力、具备的素质为主线,科学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搭建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避免局限于一本教材或参考书进行编写。其中,有国家指导意见的课程,应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进行编写。 3、各教学单位应组织各教研室或课程教学团队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大纲修订的要求及本审定意见,研讨课程教学内容,达成共识,并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写。 4、教学大纲的语言应简明扼要,教学内容的层次及逻辑顺序清楚,重点明确,难点准确,学时分配合理;如对教学方式方法有建议,可进行总体阐述或在各部分中阐述。 5、课程教学大纲的格式符合统一规范。字体、字号规格统一。文本表述要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杜绝错别字。正式文稿应删除课程不需要的多余栏目(即该大纲未涉及或无内容的栏目)。 二、理论(含实验)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要求 1、基本信息 应准确、完整的填写课程的各项信息,并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1)中文名称、课程编码:必须与“教务系统”中培养方案所开课程匹配,且相互统一。 (2)英文名称:按照国际标准,科学、规范、准确翻译中文课程名。 (3)开课学院:教学单位全称。未纳入学院的教研室则填写教研室名。 (4)属性:选择填写“理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之一。以理论授课为主的课程为“理论”类课程,以实验授课为主的课程为“实验”类课程。

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一: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1.熟悉需求 2.需求评审(测试人员,开发,需求参与) 剔除需求中不合理的部分和一些无法实现的部分,有异议的地方,描述不清楚的地方。 3.编写测试计划 4.测试计划评审 5.测试分析 6.测试分析评审(交叉评审) 7.设计测试用例 8.编写测试用例 9.测试用例评审 10.冒烟测试 11.运行测试用例 12.提交BUG 13.回归测试 14.编写测试报告 二:什么是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英文是Smoke testing。 冒烟测试的名称可以理解为该种测试耗时短,仅用一袋烟功夫足够了。也有人认为是形象地类比新电路板功基本功能检查。任何新电路板焊好后,先通电检查,如果存在设计缺陷,电路板可能会短路,板子冒烟了。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正式测试工作。冒烟测试的执行者是版本编译人员。 三:什么是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自动回归测试将大幅降低系统测试、维护升级等阶段的成本。 回归测试包括两部分:函数本身的测试、其他代码的测试。在对被修改的函数重新测试。如果函数的设计功能没有变化,直接运行函数测试就可以了。如果修改了设计功能,则要根据增减的功能点,增加或删除测试用例。另外,还要完成白盒覆盖。 函数代码的修改可能导致调用该函数的代码产生错误,所以需要测试其他代码。如果函数是私有函数并且未涉及到全局变量,应运行类测试,否则应运行工程测试。在函数列表中选择类测试或工程测试,编译运行测试工程,即可执行对其他代码的回归测试。 四:测试报告包含的内容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软件测试》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3010302课程时数48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软件技术授课对象大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是计算机技术技术及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本课程将主要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软件测试理论知识和业界主流及通用技术,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测试技术和方法,熟悉几种自动化测试工具,从而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 二、前期知识要求 前导课程:C#语言及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关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软件测试概述 1. 软件测试背景 2. 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原则 3.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质量保证与测试策略 5. 软件测试依据和规范 正确理解软件测试的背景,软件缺陷和故障的概念;正确理解软件测试的意义;理解软件测试的策略;熟悉软件工程与开发过程与软件测试的关系;正确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及质量的管理;了解ISO9000和CMM模型。 二、软件测试技术 1.单元测试 2.集成和系统测试 3.验收测试 4.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 5.基于应用服务器的测试 6.软件本地化测试 7.软件自动化测试

明确软件测试的复杂性;理解软件测试的方法和策略;理解单元测试的主要任务和过程;理解集成测试的方法和确认测试的准则;理解系统测试的基本测试方法;理解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配置;理解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基本概念和策略。 掌握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以及因果图测试法;掌握白盒测试方法,包括逻辑覆盖测试方法盒路径测试方法;明确特定环境及应用的测试,理解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测试、GUI测试、实时系统的测试、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测试。 理解软件本地化测试;理解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概念,了解自动化测试工具与平台。 三、软件测试的管理 1.组织和管理测试团队 2.测试环境的建立 3.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4.报告所发现的软件缺陷 5.软件测试和质量分析报告 6.软件测试项目管理 了解软件测试的管理组织模式与实施过程。能运用所学的软件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报告发现的缺陷,并给出测试结果及质量分析报告。 五、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和方法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作业即每章学习完成后的主题小论文。 考试课程:采用半开卷

软件测试笔试题目

测试人员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12 分,正确的√,错误的╳)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软件中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面说上面的这个论断是正确的。不少人会认为软件测试可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测试只是软件质量控制中的一个角色,其活动并不能达成软件质量保证的效果。所以不要认为一个公司里面如果有了软件测试人员,产品的质量就会好起来。 2.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Beat测试和验收测试是两种不同的测试。验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以发现”未实现的需求”为目的,以评估”适合使用”为目标,该类测试的不是以发现缺陷为主要目的。beta测试是一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从而发现缺陷的一种测试。所以两者之间的是非包容关系。 3.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上面说到了验收测试的目的和目标,所以验收测试也可是是软件生产的企业内部人员来实施。例如产品经理。当软件以项目的形式出现,那么验收测试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情况是比较长见的。但是对于产品形式的软件,生产企业内部的验收测试会更多。 4.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应该说这道题目没有明确的答案,在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是不是要把一些准备工作以工件的形式给记录下来是完全取决于该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的要求。同时不同企业,立项前要达成的一些必要条件也是大相径庭的。应该说这一题目出的不是很好,如果你是出题人这家企业的测试工程师,那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5.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同样这一题目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该数据的来源和其统计的方法,样本都没有一个工业标准。这样出来的数据同样不具有权威性。这里我可以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用ASP,php这类脚本语言开发网页的时候是根本没有复杂的单元测试。那么这样的数字应用在网站开发上面是否有意义,还是值得商榷的。所以这道题目出的不好,没有明确的答案 6.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代码审查是一种静态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代码复查是需要和其他的一些动态测试技术配合才能检查代码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7.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这道题目大家看下top-down 和 down-top的集成测试示意图就能得出明确的答案。这里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驱动测试程序,什么是桩程序。如果集成组件数量众多,多关系层次,那么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集成测试。驱动程序和桩程序都是需要开发的。 8.负载测试是验证要检验的系统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 9.测试人员要坚持原则,缺陷未修复完坚决不予通过。() 10.代码评审员一般由测试员担任。(x) 如果测试员有这个水平,那么当然是可以参加的。不过大多数的企业不会让普通的测试人员参与代码的评审。 11.我们可以认为的使得软件不存在配置问题。(x) 首先大家先搞清楚什么是配置管理什么是软件配置,从这道题目中看不出出题人想问的是关键工程中的配置管理还是单纯的软件配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何种情况,答案均是否定的。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技术》 实验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2017年9月

软件说明 电话号码问题 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 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 后缀:4位数字。 流程图 源代码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ss PhoneNumber extends 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rivate final String[] st = {"Name","Local","Prefix","Suffix"}; static int c_person=0; TextField t_name,t_local,t_prefix,t_suffix; RecordDialog d_record; MessageDialog d_message; person a[]=new person[100]; public PhoneNumber() { super("电话号码"); this.setSize(250,250); this.setLocation(300,240); Panel panel1 = new Panel(new GridLayout(4, 1)); for (int i = 0; i < st.length; i++) panel1.add(new Label(st[i],0)); Panel panel2 = new Panel(new GridLayout(4, 1)); t_name =new TextField("",20); t_local =new TextField(""); t_prefix=new TextField(""); t_suffix=new TextField(""); panel2.add(t_name); panel2.add(t_local); panel2.add(t_prefix); panel2.add(t_suffix); Panel panel3 = new Panel(new FlowLayout()); Button b_save = new Button("Save"); Button b_record= new Button("Record"); panel3.add(b_save); panel3.add(b_record); this.setLayout(new BorderLayout()); this.add("West", panel1); this.add("East", panel2); this.add("South", panel3); 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Closer()); b_save.addActionListener(this); b_record.addActionListener(this); d_record=new RecordDialog(this); d_message=new MessageDialog(this); this.setVisible(true);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 Experiments of Principle in Resistance of Plant Disease 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 适用专业:植保(植)、植保(农药) 理论课程总学时:40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4)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7(验证实验 5 个;综合实验 1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选修4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是以植物抗病性机制,植物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及其变异,植物抗病性遗传和变异,植物抗病性鉴定为方要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植物体的各种抗病因子在抗病中所起的作用,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植物抗病性的原理。 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重要植物本身结构与形态特征、植物本身含有的物理化学物质、病原菌的变异、品种间的不同抗病性等与抗病相关的因素在实际中是如何作用的,为将来如何控制病害,更好的进行病害防治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植物病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植物抗病性的理论知识支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一)教科书 1.植物免疫学李振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指导》李永刚主编东北农业大学统编教材2004年(二)参考书 1、《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五、考核办法 本实验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实验操作中表现及出勤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80%。 大纲主撰人:杨明秀 (一)实验项目1 木栓化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必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教学大纲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编号:*** 总学时:36 总学分: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适用对象:软件工程专业 执笔人:*** 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定位在软件测试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的学习,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如何保证软件质量,如何避免或减少软件测试风险。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工程中的地位、作用,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技术方法、设计文档、实施步骤和常用的软件测试工具,掌握软件开发中的测试过程管理、测试用例的设计、软件系统测试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软件开发素质,为后续的专业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等课程奠定良好的软件测试理论、技术。 教学目标: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是为软件工程专业开的一门必修课程,具体目标: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测试方法、技术,理解。 能力:熟练掌握软件测试方法的不同分类及方法,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软件开发中的测试过程管理、测试用例的设计等基本能力,培养良好的软件开发素质。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工程中的地位、作用,了解企业测试流程;理解测试中常用的术语及概念;掌握软件测试的不同分类和方法,掌握各种测试方法,能够独立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具体的案例测试。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引论2学时 教学重点:软件测试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软件测试的定义及观点,测试和质量保证的关系。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的必要性;掌握测试和质量保证之间的关系。 第2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2学时 教学重点:软件缺陷及软件测试的分类。 教学难点:软件测试的级别。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软件缺陷的定义,产生和构成,了解软件测试的分类,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主动测试和被动测试等基本概念。 第3章软件测试方法5学时 教学重点:基于输入域的方法,基于组合及其优化的方法。

软件测试课后习题

第一章软件测试概述 1. 名词解释 软件缺陷: 即计算机系统或者程序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瑕疵。缺陷会导致软件产品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软件缺陷的准确定义,通常有以下5 条描述: (1)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3)软件超出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提到的功能。 (4)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指出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5)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终端用户认为不好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通常对软件测试的定义有如下描述: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静态测试:静态测试就是通过对被测程序的静态审查,发现代码中潜在的错误。 动态测试:动态测试的对象必须是能够由计算机真正运行的被测试的程序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一种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和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基于产品的内部结构来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操作是否按规定执行,软件各个部分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针对每个单元的测试,是软件测试的最小单位。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对已测试过的模块进行组装,进行集成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与软件设计相关的程序结构问题。 确认测试: 是检验所开发的软件能否满足所有功能和性能需求的最后手段,通常采用黑盒测试方法。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主要任务是检测被测软件与系统的其他部分的协调性。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软件产品质量的最后一关。这一环节,测试主要从用户的角度着手,其参与者 主要是用户和少量的程序开发人员。 2. 简述软件测试发展的历史及软件测试的现状

软件测试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测试技术》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对《图书出借管理系统》 _ 软件的测试用例设计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软件技术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 2011年 1月 1日

目录 引言 (2) 1 系统分析 (3) 1.1 开发目的 (3) 1.2 需求分析 (3) 1.3 可行性分析 (4) 1.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4) 1.3.2 系统操作可行性分析 (4) 1.4 开发工具 (5) 1.4.1 SQL Server简介 (5) 1.4.2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d77182597.html, 2005 (5) 1.5 开发及运行环境 (6) 2 系统设计........................................................ V I 2.1 设计目标及系统总体功能结构................................ V I 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V II 2.2.1 登陆模块............................................ V II 2.2.2 图书出借管理模块.................................... V II 2.3 系统流程图............................................... V II 3 数据库设计..................................................... V II 3.1 概念结构设计............................................ V III 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V III 3.2.1 创建数据库......................................... V III 3.2.2 连接数据库........................................... I X 3.2.3 创建数据表........................................... I X 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X 4.1 主程序窗体设计............................................. X 4.2 系统登陆界面设计.......................................... X I 5 系统测试...................................................... X III 5.1 测试环境................................................ X III 5.2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记录................................... X IV 5.2.1 登陆模块............................................ X IV 5.2.2 图书出借管理模块.................................... X IV 5.3 测试可行性分析............................................ X V 结论............................................................. X XII 体会............................................................ X XIII

2019.1《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Analyt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A081530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属性: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化学专业)。课程总学时:42;课程总学分:1.5;实验课总学时:42 ;实验课总学分:1.5(应用化学专业)。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二、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高等师范学校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即是一门独 立的课程,又是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内容 为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学习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需完成10个实验项目,大纲共安排实验项目12个:基本操作实验2个、验证实验8个、综合实验2个。12个实验中必做实验8个,选做实验4个,选做实验由学生任选其中2个实验合计组成10个实验。在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全部内容。合计42学时。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树立“量”的概念,加深分析化学〈定量〉理论部分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为了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和实验内容,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学会正确合理的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掌握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基本仪器的使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学生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良好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30%)、加平时实验综合成绩(70%)为实验课程总成绩。 实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授课结束后对实验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内容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纪律考勤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应包含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五、实验项目、学时分配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