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校外教育教研试点下旬刊
01/2019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谷鹏磊
(新疆品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的改革推进,新一轮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现代中学教育提高了对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以往,高考升学留给学生的选择空间确实太小,学生的选择大多是在条条框框的规定下被动做出的。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旨在优化招生制度,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改善以往侧重应试教育的倾向,帮助提升学生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认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涯规划实现路径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完整的职业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构成。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规划或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后,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并计划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要求结合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和自身的特长,找到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能力和长处的位置。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在职业规划方面缺少系统而规范的指导教育,使高中生失去了自我认知、自我定位、职业探索的机会,也失去了对人生合理规划的有效途径。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便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知、确立人生目标、合理规划置业方向,找到自己钟意的职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自身职业规划的意识,学会在结合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将自身兴趣特长纳入未来的职业定位和选择,确立奋斗目标并做出有效的计划和安排,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1.重新认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评估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最适合的角色,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选择自己无法达到的目标,做无谓的努力。
2.学科融合,提供多元和优质的学习经验(1)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
由于学生的身份,学科课程学习占据了高中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他们在生活中的活动及做出决定和选择大多也都是依据他们的学习经验得出的。有分析指出,这种基于学习经验而产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认知感,对学生兴趣取向和未来职业目标的选择产生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的课程教学资源和优质的学习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并注意学生的优势特长所在。将学科与生涯规划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建立信心,更加科学地做出人生目标的抉择。
(2)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外活动和丰富的社会体验活动机会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业比较繁重,压力也比较大,但他们很少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大多都是依照家庭的意愿努力想取得高分,考上好的学校。实际上,课外活动和社会体验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能够避免无目的地埋头苦学,多接触社会,获取生活经验,积累人生阅历,在不同领域、不同位置上有所尝试和体验的基础上,再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样也有助于明确学生对自我的认同,丰富自己的价值选择。
(3)要提供丰富的职业认知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重点要为高中生提供直接而清晰的职业世界认知和替代经验。目前,我国高中生对职业世界、大学和专业的知识较为模糊,面对选择的高中生渴望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各领域典型人物的替代经验,是帮助学生获取职业体验的有效途径,借此,学生能初步了解每种职业需具备怎样的能力条件、素质和精神等。同时,通过参观、访谈、开展主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关于职业的认知。3.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选择能力
高中生在现阶段的生涯规划和自主选择要基于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和较强的决策意识。首先就是对自我的个性、自我的专业技能的判定,然后就是目标展望以及如何达到目标的计划安排。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应该为未来做出打算和筹划,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及责任意识,让他们在教育中明白自己的价值并设法实现,进而引发学生自主选择的动机。
有效的生涯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学校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清晰的主体意识,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未来社会定位和职业选择做出基本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家伟.新高考背景下我国普高职业生涯规划课
程设置的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2]陈宛玉,叶一舵,杨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
辅导的必要性、内容及实施途径[J].教育评
论,2017,(11):100.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