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韩文公庙碑 上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
题解
•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 史。韩愈在职期间,爱民如子,积极兴利除弊,深得民 心。后来潮州人便建庙来纪文,并为苏轼的名 作之一。该文作者兼用叙述、证明与论证的手法写作而 成,文章的风格除了继承了韩愈散文的故有风格之外, 更藉由评论韩愈此一代宗师的一生,来抒发作者自己内 心的郁积之情,堪称是一篇思想十分成熟的佳作。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 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 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 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有人)曾经议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分别,以为在人事上是没有什么事不 能做的,只有天道不容许作假。智慧可以欺骗王公,却不可以欺骗小猪 和鱼;实力可以得到天下,却不可以得到普通百姓的心。所以,韩公的 一片真诚,能够拨开衡山的乌云,却不能挽回唐宪宗的迷惑;能够驯服 鳄鱼的凶暴,却不能消除皇甫鏄、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 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 大概由于韩公能做到的是天道,他不能做到的是人事啊。
用“谈笑”“麾之”“靡然”等词语来强调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 动号召力之强、声势之大,是完全符合文学史实际的。接着,碑 文连用四个排比分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 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以此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 来盛赞韩愈的道德文章和为人行事。一个分句一个方面,概括力 极强,气势也极其充畅,因此这四个分句也成为整个碑文最警策 的名句而流传千古、脍炙人口。而韩愈在文、道、忠、勇这四个 方面的表现,正体现了上文所写的浩然正气,所以苏轼强调说: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这样,将一、二 两段完全挽合起来。至此,读者才充分理解,原来碑文首段所放 笔泛写的浩然正气,实际上是句句都在描写韩愈。由此可见此文 立意的精巧,用心的良苦。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 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这是谁使他们这样的呢?那必定有不依靠形体就能成立,不依靠力量 就能运行,不等待出生就能存在,不跟随死亡而灭亡的东西。所以, 它在天上是星辰,在地上是河山,在幽暗的地方(阴间)是鬼神,而 在明亮的地方(人间)又成为人。这是道理上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 值得奇怪的。
固(5分钟)
• 1、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 之化,关盛衰之运。
• 2、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 死而亡者矣。
• 3、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
学习目标:
•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特殊句式。 • 2、体会潮州人民对韩愈的崇敬怀念之情 • 3、赏析本文雄健奔放、骈散兼施、文情并茂的写作手
法。
第一课 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学、思(10分钟)
要求: 1、熟读课文1、2段,疏通文意,标画疑难词句。 2、分别概括1、2段主要内容。
议(6分钟)
小组内成员互相释疑,讨论问题2
展、评(10分钟)
1、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
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
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 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 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身为普通人能成为历代的榜样,说的话能可作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 这都可以和天地的化育万物相提并论,关系到国家兴盛衰亡的命运。 他们的产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去世也会有影响的。所以,申伯、 吕侯从山岳降生,傅说死后化为列星,从古至今传说的事,是不可 捏造的。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浩大的正气。”这种正气寄托在 寻常事物中,充满在天地之间,突然遇到它,王公会失去他们的显 贵,晋国、楚国会失去他们的富有,张良、陈平会失去他们的才智, 孟贲、夏育会失去他们的勇敢,张仪、苏秦会失去他们的辩才。
总结
• 碑文首段,对于浩然正气作了充分的描述、评论, 韩愈的高大形象已隐隐出现,于是二段顺势转入评 述其道德文章。碑文先强调自东汉以来,“道丧文 弊,异端并起”。因此,从儒家的立场来看,儒道 丧失、异端并起的说法并非夸张。再看文风,魏、 晋文章已开始骈偶化,到了南期,骈文占了绝对的 优势,讲究平仄押韵,堆砌辞藻和典故,内容空虚, 陈言泛滥,连反对过于骈偶化的刘勰在写作《文心 雕龙》时也依然采用骈文,可见其势力之大,已积 重难返。即使进入唐朝,对于衰弊的文风,也无法 改变。直到贞元、元和之际,“独韩文公起布衣, 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 于此矣。”
2、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 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 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 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 然而独存者乎?
自东汉以来,儒学沦丧,文风衰弊,异端邪说一起兴起,经历了唐代 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宰相辅佐, 都不能挽救。惟独韩文公出身于平民,谈笑着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 纷纷倾倒跟从他,使天下文风思想又回到正道,大概到现在有三百年 了。他的文章振兴了从东汉以来直到隋代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他对 儒道的宣扬,拯救了沉溺(在佛教迷狂中)的天下人,他的忠诚曾触 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 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