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聚焦:

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所谓“形”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阐述哲理、表达志趣、寄寓情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简而言之“神聚”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有严谨的内在联系。所有文体的设题,都是围绕彰显主题这一中心。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应树立主题意识。

散文中各种题材靠主题来凝聚,靠线索来贯穿。线索有贯穿全文,使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的作用。要把握好散文的线索,就要理清文章的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如果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循的。

难点突破:

树立思路意识:文章思路往往是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的外化,抓住了文章思路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阅读文章先要根据自己对每段段意的把握来给文章分层,从而把握思路,进而明确文章的主旨。

把握散文思路的过程,可总结为:

从线索入手:把握文章结构思路,归纳概括文意。

1. 感情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

2. 事物线索

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言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

3. 人物线索

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把活动串联起来;也可以用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联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

4. 行动线索

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5. 思绪线索

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

从题材入手: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主旨即物与理相通处

阅读技巧

1.树立主题意识:先看标题及开头、结尾部分,预测作品主题。

散文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散文阅读的重要命题原则——主题辐射,所有问题的设题,都是围绕彰显主题这一中心。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应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

2. 树立整体意识:快速阅读,整体把握大意。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带着问题”东寻西找,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主题。

3. 树立思路意识:概括段意,梳理作品思路。整合自己的阅读认识,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文章思路往往是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的外化,抓住了文章思路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阅读文章先要根据自己对每段段意的把握来给文章分层,从而把握思路,进而明确文章的主旨。

把握散文思路的过程,可总结为:

4. 树立问题意识

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的信息。

【典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化的梅岭

徐怀谦

①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