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中国古代史测验补充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测试:中国古代史(补充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 )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加强的产物
2.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

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

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

由此可知中山国文化( )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
3.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

这一制度有利于( )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
D.改变地租形式
4.“君有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

私藏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早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伤必多矣。

”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的针对性措施是( )
A.镇压叛乱
B.察举人才
C.盐铁官营
D.统一货币
5.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6.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这表明唐宋律学( )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7.“国朝设布政以统治列郡,设都司以总诸卫之兵。

虑二司之比周也,又设按察司以纠之,以三司之颉颃也。

又遣御史以按之。

近以四方多事,又遣都御史以巡抚之”。

明政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 )
A.防止地方割据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权限
D.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8.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
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

这一过程反映了
中国古代( )
A.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B.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的区域发展趋势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9.
年代人口(亿)耕地面积(万亩)
顺治十八年(1661年)0.19152 850
康熙六十年(1721年)0.25673 564
雍正十二年(1734年)0.27389 013
乾隆十八年(1753年) 1.02770 811
嘉庆十七年(1812年) 3.61679 152
A.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和
B.小农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C.传统经济政策有必要调整
D.国家控制的土地资源减少
10.在殷周时族谱由史官修撰,魏晋至唐、五代既有官修也有民修,到了宋代,民间修谱逐渐盛行,明清以来,各姓民众都撰修了自己的族谱。

民间修谱日益普遍主要是由于( )
A.思想教化的加强
B.社会各阶层地位趋于平等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政府对老百姓的控制放松
11.土司制度是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

明政府规定:对“不志诚”“犯了法度”“不系世袭”者,即行改土归流;“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

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以世袭,以示绥抚。

据此推知,明代的土司制( )
A.加速了土司世袭制度的瓦解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
D.激化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12.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

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

”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 )
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
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
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
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
【新知生成】古代经筵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帝王教育制度,经筵的最终目的是革君心、正君心,是一种道德教育,和历代谏官制度、宰相制度、封驳制度、史官制度一样,是对皇权的制约,强调道统高于政统,利用天道制约皇权的无限膨胀;同时古代经筵制度是一种传统的礼仪制度,但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经筵制度的思想根源是理学,经筵和理学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现象不是偶然的。

13.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
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展为单面大图或双
面合式(如图)。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B.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
C.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
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14.清代考证之学高度发达,形成了“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广参互证,追根求源”的考证方法。

继承传统的新历史考证学得益于20世纪初年“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启发历史研究者由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转向以社会生活演进为中心,从以往依靠古代文献资料到利用“上自穹古之石史,下至昨今之新闻”,都置于史料范围之内研究。

这说明( )
A.新历史考证学丰富了历史研究视野
B.史料是新历史考证学的前提和灵魂
C.新史料运用是对清代考证学的发展
D.历史观念变革赋予传统史料新价值
15.在18、19世纪之交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藏、蒙古、维吾尔、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

清政府撰修辞书( )
A.旨在加强政府政策传达效果
B.注意提升各族人民文化素质
C.强调各民族文化平等
D.便于各民族文化交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1题30分,22题12分,23题18分,共6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

辽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

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城内全部流通宋币。

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改变“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

……“盖富家以财,贫家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

”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到明朝灭亡前的七十多年里,世界白银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世界三分之二的贸易和中国有关。

——《月港:大明天子的经济改革新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的积极影响。

(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67年前后明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隆庆开关后中国出现贸易顺差的原因。

(1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上表为中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

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
17.天津河东区一模)积极的思想文化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

汝可勤学习。

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明)梅鼎祚《两汉文纪》材料二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

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汉高祖所述“秦禁学”的具体表现。

分析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及其价值。

(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为什么说黄宗羲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8分)
阶段测试:中国古代史(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百家争鸣的根源是井田制的瓦解,生产力发展,私田出现,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希望按照自己的阶级利益来改造世界,故C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故D项错误。

2.B“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得贤,其次得民”等反映了华夏先进文化对中山国的影响,故选B。

强调民生过于片面,排除A项;题干没有强调分封制的实施,排除C项;教化民众只是材料内容之一,排除D项。

3.B材料阐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配给农民和奴隶,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由贵族组织农民在井田上劳作,先公田后私田的传统,加强了君主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有利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

这一时期受制于生产技术、工具等的限制,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糙,推广精耕细作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把土地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会导致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地租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经济关系,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4.C根据材料“君有吴王,专山泽之饶……私藏积而逆节之心作”,其中“吴王”指刘濞,反映了汉代诸侯王利用山泽之利、生叛逆之心,只有断绝其经济来源,方能实现国家统一稳定,盐铁是当时重要的经济军事物资,盐铁官营有利于削弱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5.C材料“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说明科举对于寒门子弟和王公子弟的公平选拔,故选C项;材料表明科举选拔的平等不是寒门子弟和王公子弟的绝对平等,排除A 项;科举制是促进阶层流动不是改变社会阶层结构,排除B项;据材料“五代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D项。

6.B材料只体现了法律与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还有儒家经术”,结合所学可知为中国古代法律以礼入法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是一种注解,非哲理,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即地方服从中央统治,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7.A本题考查明朝的地方政治制度。

由材料可知:明朝在地方设布政司掌行政权、都指挥司掌军政权、按察司掌监察权,又设都御史巡视监察,这一调整有利于地方的分权和对地方实行监督,可见其调整的目的就是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正确。

这一调整旨在分权,以防止地方割据,不能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这是地方政治制度的调整,不会削弱中央六部的权限,故C项错误;中央与地方对立这一说法不恰当,应该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这一调整可以缓解矛盾,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故D项错误。

8.C根据材料可知农耕区域的扩大,逐渐扩展到全国,故答案为C项。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经济结构没有调整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农业发展带来的植被破坏而非统治疆域,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并没有显著提高,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排除D项。

9.C材料数据体现出乾隆到嘉庆时期人口急剧增加,而耕地面积与前期相比变化不是很大,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在下降,人地矛盾加剧了,人口问题突出。

而解决人口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工商业来解决剩余劳动力,所以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故C项正确,A项错误;小农的经济负担、土地的归属权,材料都未体现,B、D两项错误。

10.C材料主旨是中国古代的修谱经历了从官方向民间不断下移的过程,尤其是宋代以后民间修谱逐渐盛行,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宋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民众得以有能力撰修族谱,C项正确。

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地位并不平等,B项错误;思想教化和政府的控制属于上层建筑,都不起决定作用,排除A、D两项。

11.C由材料可知,明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土司制度,根据土司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安排,这种做法对有心归顺的土司进行安抚,对威胁统治的土司推行改土归流,有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故选C。

由材料“‘不系世袭’者若是报朝廷,则可以袭替。

对于首先归附的强大土司,明政府均明确宣布予以世袭”可知并未影响土司世袭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土司制度下明朝针对地方具体问题的
做法,不能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土司制有利于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强中央对地方民族地区的统治,故D项错误。

12.B“经筵”制度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代始称经筵。

其最终目的是革君心、正君心,是一种道德教育。

由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说明汉官希望用儒学传统观念来约束君主,通过圣明君主实现天下大治,故选B。

“经筵”制度是利用儒家思想观念制约皇权,其目的依然是维护君主专制体制,排除A项;材料中汉官注重讲经意在约束君王构建明君贤相的统治,与清除传统夷狄观念无关,排除C项;清朝儒学依然居正统,清初汉官不需要恢复儒学正统地位,排除D项。

13.C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为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流行,据此可知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故选C项。

材料并未涉及印刷方式,所以不能反映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排除A项;明戏曲刻本插画模式的发展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反映不了戏曲艺术发展的程度,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崛起,市民文化发展,但市民文化始终不占主流,排除D项。

14.A材料突出清代考证之学研究范围和史料范围的扩大,这得益于20世纪初年“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说明新的历史考证方法有利于历史研究视野的开阔,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四大新史料”(甲骨文、敦煌文书、汉晋木简、明清档案)相继发现及历史观念的深刻变革,故B项错误;C、D两项说法不完整,应排除。

15.D由材料“《御制五体清文鉴》,是清朝特地撰修的一部满、藏、蒙古、维吾尔、汉五种语言对照的分类辞书”可知这一辞书有利于五大民族之间语言的交流,便利了文化的交流,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五种民族语言对照的辞书的撰修,与政府政策的传达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辞书的撰修旨在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不能直接提升各族人民文化素质,故B项错误;辞书由五种语言分类对照,但并不能反映各民族文化的平等,这属于偷换概念,故C项错误。

二、材料题
16.(1)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促进文化认同;丰富民众的物质生活;有利于边贸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双方相对紧张的关系。

(14分)
(2)变化:由海禁到局部开放。

(4分)原因: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耕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发展;中国一些特色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政府对对外贸易的严格管控;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发展。

(12分)
17.示例1:论题: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又有创新。

(2分) 阐释:早期的中医药学发展受个人经验积累影响较大。

现代中医药学在个人研究与政府组织之间形成了合力。

先秦时期,名医扁鹊根据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此后中医诊疗的重要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成立中医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进行统筹管理。

生物学、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在结晶牛胰岛素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医药学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创新”的路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0分)
示例2:论题:从古至今,中医药学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

(2分)
阐释:在古代东亚朝贡贸易体系下,中国是地区的中心。

中医从中国传播到以朝鲜、日本为代表的周边国家。

隋唐,日本派遣药师来中国学医;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

上述交流推动了中医的传播,扩大了中医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两极格局下,中国奉行“一边倒”,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中苏两国关系密切。

一方面,苏联援助中国开展“一五”计划,另一方面,也派专家来华学习,比如针灸,促进了中医在苏联的传播。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10分) 示例3: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2分)
在古代,随着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政府重视对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比如统一编修和颁
行药学著作。

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由朝廷颁行。

这些都促进了中医的普及和传承。

政府在中医面临挑战时维护了中医发展。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

20世纪初,中医受西医冲击,面临存废问题。

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说明没有废弃中医的打算,维护了中医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法制建设,强调“有法可依”。

国家制定政策法规,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了中医制度化。

如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

综上,国家力量推动了药学普及,在中医面临危机时维护其地位,并推动了中医的制度化发展。

(10分)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18.解析:第(1)问据材料“吾遭乱世,当秦禁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禁学的具体表现是焚书坑儒。

据材料“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可知,这篇史料是高祖皇帝给太子的家书,结合所学可知,家书属于第一手资料,其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对于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第(2)问据材料“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结合所学可知,“看对了症病”是指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据材料“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的样板上面”,结合所学可知“开错了药方”是指黄宗羲只是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

答案:
(1)焚书坑儒。

家信(家书)属于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

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对于研究记述者或史事(秦末汉初的历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0分)
(2)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依靠道德限制皇权,而非从体制上根本解决。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