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件第七章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叫停违法项目 加强责任考核 开展执法行动 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新能源
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第四节 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成功举办盛事盛典
二、反“台独”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文攻武备”——“台独”斗争的总方略 政治、经济、外交、法律手段全面开展反“台独”斗争 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出台 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大措施 连战 宋楚瑜 “九二共识” 2008年5月,民进党“台独”政权垮台
三、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 “争取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 宏观调控体系继续改善 ➢ 市场要素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第七章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2002——2012
I.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文化体制改革; 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II. 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 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经济 社会的发展
一、中共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 2002年十六大报告
三、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真诚的态度,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 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打造进出口贸易平台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促进国内企业转型升级
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进程 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提出 和部署
一、中共十七大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007年十七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国际战略新格局与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系统阐述和平发展道路战略
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 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
走和平发展道路,突出的是和平,重视的是合作, 追求的是共赢
二、对外关系的全方位拓展 中美关系进一步改善 中俄关系健康快速发展 中日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 中国和欧盟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不断扩大和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多边外交活动越来越活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与贯彻 十六大 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四、“十一五”规划的完成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2006——2010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 2011年 十二五 规划纲要
一、众志成城战胜特大自然灾害 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中国南方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青海玉树7.1级地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 和彰显了巨大的制度优越性
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上海世博会 2008年8月8日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2008年9月6日 “超越、融合、共享”残奥会 2010年5—10月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
会上顺利实现了中共中央领导集 体的新老交替:胡锦涛为总书记; 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 席
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与2004年宪法的修订
一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决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二次会议:
“三个代表”
修改宪法
“沿着事业的建设者”
四、积极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的关键时期不期而遇 研究部署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化解危机
第五节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新进展和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快推进
一、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十一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确立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共同政治基础 两岸协商取得丰硕成果 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形成两岸各界大交流格局
四、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 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 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贯彻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非典”疫情凸显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 展和农村发展不协调的矛盾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确定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统领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建设创新型国家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3年“神舟”五号卫星发射升空 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升空 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0年“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 2011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 2012年“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12年“蛟龙”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正确原则
五、“十五”计划的完成与“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2001——2005年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 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 阶 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 主要目标、主要任务
思考题: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条件及其现实意义是什么? 2.试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及其主要进展。 3.简述新世纪新阶段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新进展。 4.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外交工作有了哪些 新变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
报告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 实质、指导意义和根本要求
文化
➢ 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 ➢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三、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五、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推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 军事后勤体制改革深化 军事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 建立和完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融合式的军队保障系统
大力支持和参加国家的各方面建设
第六节 国际战略的新格局和中国国际地位 的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发展观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选举新一届中央政治局
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与国家机构大部门 制改革 一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
第三节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和党的建设的新进展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加强基层群众自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立法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