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生学习型团队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研究生学习型团队建设
学习型组织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
自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博士的被誉为“21世纪管理圣经”的名著《第五项修炼》在世界范围产生广泛影响后,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学习型组织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有其必然的原因,推究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企业所处的环境日益动荡和复杂,未来的不可预知性、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的日新月异、竞争的加剧,所有这—切使得企业难以建立固定的目标和计划、设计固定不变的改革进程。以不变应万变已不可能。正如VISA国防的创始人狄伊·哈克先生在《浑序》一书中所言:往者日益不可恃,来者日益不可测。在一个处处需要“变革之舞”的时代,组织要想生存,必须具备不断寻求新的战略对策以及迅速变革和创新的能力。
(二)人类的价值观的变化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演进,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现代人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计,正如巴金的名言所指:吃米是为了活着,活着为了吃米。工作更多的是为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工作本身的意义。从人本主义理论来看,这种从追求物质层面的价值观向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观的转变,使人类工作和学习的融合真正成为可能。
(三)学习化社会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认识理念
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是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其理由不言而喻。而越来越多的现代组织领导人,尤其是企业领导开始意识到,为了维系好一个社会组织,工作集体应该成为实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团体,为员工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他们自始至终地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代终身教育思想为学习型企业的孕育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也是学习型组织的又—理论源头。
(四)传统管理理念亟待变革
有资料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了。在美国,平均有62%的公司存活不到5年,寿命超过20年的公司只占总数的10%只有2%的公司能存活50年;美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0%能活过5年。许多名噪一时的大企业在风光过后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其中的原因虽然与激烈竞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传统组织和管理观念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五)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196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式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他雄辩地论证了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取得比投资于物质资本高若干倍的效益和回报。“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的观念现在正不断地得到广泛的认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资金、技术、专利、先进设备已能在全球范围内流转,唯一不能转让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尤其是企业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
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
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因此学习型组织正是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的回应。
研究生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团队
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如果能汲取当代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群体型态,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种组织形态有别于企业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我们称之为学习型团队。具体地说,研究生建设学习型团队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本组织的贡献。对研究生所在的组织单元而言,在文化上促成一种整体文化氛围,如价值观、研究方法、习惯及实践取向等的形成。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一种内部沟通良好的扁平化结构。在知识管理上实现网络化,即管理有序的内部与外部知识,组织内成员可以经由这个网络方便地获取有关知识。经过长期的积累,最终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对个体的意义。对于个体而言,其意义首先在于培养合作的精神及其能力。近年来人们对诺贝尔获奖者的分析明显看到这样一种趋势是当代的科学研究正从个人研究走向合作性研究。研究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其意义不言而喻,而通过团队建设,正是克服研究生“埋头苦干、单兵作战”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有效方法。再者,学会向同伴学习。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先生说:哈佛的学生从老师身上学的远没有从同学身上学的多。因此学习化团队拓宽了学习的对象空间,由从书本和导师转向一个更广泛的空间。再次,激活和开阔研究视野。小组式的学习与研讨通常是富有创造性的,往往能从别人处得到启发和激活思路。
建设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条件
要想创建和维系一个学习的组织,一般说来,要由4个要素构成。第一是学习子系统,这个系统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研究生学习型团队中,其学习子系统主要与学习方式有关。在过去,一个好的学习者—般是一个好的自主学习者(他们能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但未必是一个好的协作学习者。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通过实验研究后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学习,传递经验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在美国,协作学习与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一起,被人们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两种学与教策略。研究生团队学习的目的之—就是完成学习方式由自主转向自主+协作的方式。第二是人员系统,毫无疑问,这个人员系统是由导师、伙伴组成的,彼此之间均是互动关系,不用为维持这种关系做出额外的努力。第三是知识管理
系统,一个研究机构内的知识无疑是丰富的,但知识管理更具实质性。这里的管理主要是指对组织自身知识的存储、获取、分享、应用、创造等机制方面。第四是技术子系统,它是指为了促进学习而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新经济学》中的界定:“技术是指科学的或其它有组织的知识在实际任务中的系统应用。”在研究生学习型团队子系统中技术则是明确指向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知识管理技术和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开发的多种学习工
具与资源。即技术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支撑环境。
通过对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并不存在大的软硬件障碍,实际建设的难度主要在于我们对学习型团队的认识和态度。
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个案
我国某院教育研究中心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学习科学与技术的,在导师桑新民教授(全国首届高校名师奖获得者)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在对学习型组织进行研究中,我们进行丁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对话和探讨,我们认为这种新理论完全可以在研究生教育中进行实践探索。具体说来,我们的团队建设做了如下几点:
一是整个组织的价值观的树立。以教育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为依据,桑教授将学习的本质定义为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如果用圣吉博士的话语,这是组织的一个“愿景”,他引导组织成员为之努力。其二是团队的构成,我中心研究生团队一般由同—方向同——级研究生构成,人数3~5个(这个数量既符合于当前的研究理论同样也符合现实中各方向研究生的实际人数),这些人往往面临共同的任务,在研究的步调上基本一致,且具备较强的互相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再次,个体相互关系上不是一个强竞争环境,协作是可能和可行的。第三是环境的支持,教育技术学科具备充足的软硬件条件支持团队学习,但我们更注意的是知识管理,我们创建了专业教学的网站群(网址为http://.net)管理我们的知识,整合自身资源,如来访专家讲座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