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的定義
一、詞義(辭典及百科全書的定義)
《教育大辭書》將「青年期」(adolescence)定義為:生理學上常將青年期界定為居於青春期(puberty)與成熟之間的時期;具體言之,當個體出現第一性徵及第二性徵時,即為青年期的起點。
唯個人出現性徵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早在九、十歲即開始,有的則延至十四、十五歲才出現。
此外,男女生出現性徵的時間亦有差別。
青年期的個體在軀體、情緒和認知發展方面皆有很大的變化(王文科,2000)。
《張氏心理學辭典》將「青年期,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義為:指由青春期開始到身心漸臻於成熟的發展階段;女性約自12歲到21歲之間,男性約自13歲到22歲之間。
準此,兒童期後到成年期之間的一段大約十年期間稱為青年期。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將「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義為:指發展的一個時期,青春發動期的開始標示著它的開始,生理上或心理上達到成熟則標示了它的結束。
應該指出的是,此一名詞並不似表面看來那麼精確,因為無論是青春發動期的開始還是成熟的達到,實際上都不可能加以定義或予以詳細的界定(Reber, 1995)。
《社會學辭典》將「青年期」(adolescence)定義為:指生命歷程(life course)中介乎童年和成年之間的階段,其標誌是性徵出現,但還未達到完全的成年地位或還未完全脫離出生或生長的家庭(family of origin or orientation)。
在簡單社會裡,從童年向成年的過渡往往用舉行通過儀式來表示,或者用男青年的(較少有女青年的)年齡組來表示。
然而在現代社會裡,由於一再強調大眾傳播媒體所宣揚的青年文化(youth culture),這就使得青春期具有特別的重要性。
在這些社會裡,與較傳統的社會相比,青年人必須選擇自己的生涯(career)和性伴侶以及他們的一般生活方式(life style)。
因此,青春期這個教育選擇和參加工作的時期,也是生命週期中個人嘗試性行為和休閒行為的一個階段。
它也可能是一個懷疑既存價值觀念的時期,一個反抗父母的行為模式的時期。
對獨立的追求,自覺意識的加強和對自我的把握不定,也可能導致心理上的危機和心理上的失衡(周業謙、周光淦,1998)。
《大英簡明百科》將「青少年期」(adolescence)定義為:青春期(puberty)與成人期(adulthood)之間的過渡時期(約十二~二十歲)。
特徵是生理方面的改變、性情緒的發展、努力尋求認同、思考模式從具體進展到抽象。
有時視青少年期為一種過渡時期狀態,在這期間他們開始脫離父母獨立,但仍欠缺一種明確的社會角色定位。
一般被視
為是一段情緒高漲和充滿壓力的時期(大英百科公司,2004)。
二、學者的定義
張春興(2007)認為:青年期(adolescence)係指自個體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時期,大致自青春期開始的約11~12歲,一直到21~22歲一段時期。
青春期(puberty)則是個體身體發展到生理成熟階段,是為青春期;相當於小學高年級到高中的一段時期。
而「青少年」與青春期涵義接近,屬於青年期的前半段。
翁寶美(2007)認為:「青少年」是兒童期和成人期之間的過渡。
青年期的年齡下限是以個體性器官的成熟為依據,上限是心智和社會發展成熟為止,每個人的發展不一致,所以並無法明確的去界定時間,現在一般是界於11-21歲之間。
Lerner(2002)認為:青少年是第二個十年轉折期,在此時期中,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特質由兒童轉變為成人。
王煥琛、科華葳(1999)綜合各家研究,認為青少年期似可以12-18歲稱為少年,18-25歲則稱為青年。
三、政府及法規的定義
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2條中規定:「所稱少年,指十二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之人。
」
我國《少年事件處理法》第2條規定:「本法稱少年者,謂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
」
我國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現更名為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委員會青少年事務促進專案小組)在參考各部會意見,以及對學制、各種相關法律做一整體考量後,將「12-24歲」定為適切的青少年年齡界定(行政院,2005)。
參考資料
大英百科公司(主編)(2004)。
大英簡明百科。
臺北市:遠流。
王文科(2000)。
青年期。
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四)(頁963-964)。
台北市:文景。
王煥琛、科華葳(1999)。
青少年心理學。
台北市:心理。
行政院(2005)。
青少年政策白皮書。
台北市:行政院。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
Jary & Jary著。
社會學辭典。
臺北市:貓頭鷹。
張春興(編)(1991)。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7)。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二版)。
台北市:東華。
翁寶美(2007)。
父母癌逝青少年之悲傷歷程研究-以正向影響為焦點之探討。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08)。
Lerner, R. M. (2002). Adolescence: Development, diversity, context, and appli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Reber, A. S. (199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2nd. Ed.). NY: Penguin Books.
2008/08/2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