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课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讲解含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普查讲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判断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1)(经典题,4分)下图为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MJ/m2)。读图,完成下题。

浙南地区出现太阳辐射低值中心,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B )

A.位于低纬度

B.山地丘陵多

C.季风影响弱

D.城市密度大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因素。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年太阳辐射总量越高,浙南地区纬度低于浙北地区,与图中的低值中心不符,故A项错误。浙南地区位于浙闽丘陵地形区,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项正确。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省内各地区受季风影响差异不大,故C项错误。城市密度对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判断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太阳辐射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2)(2018安徽江淮模拟,4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是( A )

A.3月5日多云

B.6月12日阴天

C.9月15日多云

D.12月20日晴天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属于北半球地区。该地大约在北京时间8:00—19:00获取太阳辐射,可推算昼长约11小时,昼短夜长,日期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至次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故B、C项错误。晴天时一个地区一天中太阳辐射强度应呈“单峰”状分布,但此图中出现了多次波谷,因此推断其可能是受多云天气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故A项正确,D项错误。

3.判断日照时数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3)(2015 山东文综,4分)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影响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与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图们江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阴雨天气较多,云量较多,日照时数较少,故A项正确。在一年内,同一地区海拔与下垫面变化较小,因此其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故B、C项错误。正午太阳高度对日照时数无影响,故D项错误。

4.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特征的方法

(4)(经典题,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距海远,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能丰富,故A项正确。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间较长,但阴雨天气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故太阳辐射能总量相对于柴达木盆地较少,故B、C、D项错误。

5.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层、磁场和气候等方面影响的方法

(5)(2019汇编,4分)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①③④⑦。

①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短暂中断

②日食现象

③全球降水分布出现异常

④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

⑤狮子座流星雨

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⑦航海过程中指南针指向异常

解析: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故①正确。日食现象、狮子座流星雨属于天文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故②⑤错误。在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几率明显增多;在黑子活动低峰年,气候状况相对平稳,故③正确。极光是由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地球两极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稀薄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的,故④正确。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运动(公转)产生的,故⑥错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引起的“磁暴”现象导致指南针指向异常,属于太阳活动导致的现象,故⑦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⑦正确。

随堂普查练4

(经典题,4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1.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乙地(D)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解析:PAR值是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因此从理论上讲,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能越少,PAR值应越小,但乙地纬度高于甲地,PAR值较高,与理论不符,故A项错误。PAR 的分布特点与植被无关,故B项错误。读图可知,甲、乙两地同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整体相差较小,故C项错误。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阴雨天较多,PAR值较小;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阴雨天较少,夏季日照时间较长,PAR值较大,故D项正确。

(2015安徽文综,4分)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完成下题。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解析:M点所对应的日期北半球大气上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判断此时为夏至日前后。图中a、b两点以M日期为中心对称,且a点所在日期对应北半球极夜现象消失的日期,判断为春分日前后。b点所在日期对应北半球极夜现象出现的日期,判断为秋分日前后。b点比a点纬度高,春、秋分时b点正午太阳高度小于a地,因此太阳辐射少,故A项正确。a、b所在日期太阳直射点均位于赤道附近,两点昼长相差不大,故B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a、b两点的海陆位置和天气状况,故C、D项错误。

(经典题,8分)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纵坐标比值=坡面获得太阳辐射量/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由图可知,四条曲线中,a点所在的1月(北半球冬季)曲线不同坡向的比值相差最大,此时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故D项正确。

4.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

A.增大

B.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