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病的辩证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温属温病类,病邪依卫乞营血顺序传变,湿热之邪阻滞中焦,损伤脾胃功能,以消化系统症状最为突出,必要时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与消毒工作。

辩证施护参照“风温”有关护理内容。

重点做好以下各项护理。

(1)温遏卫表证:
①中药宜偏温服,药后取微汗。

②观察体温、舌苔变化,注意有无出现由卫分传气分的先兆。

③饮食以素半流为宜,忌食生冷瓜果,以免助湿恋邪而延误病情。

(2)气分湿热证:
①严密观察体温、脉象的变化,重视观察胸腹部白、红疹的透露情况,观察其色泽、润枯、分布,及透发的时间。

若颗粒饱满、光泽晶亮、透发均匀,为正气充盛,湿热之邪有外透之机,是佳象。

反之则为正气不足,津气枯竭,邪毒内陷之危候。

②皮疹为粉红色的压之针尖大小疹点,约10~20个左右,是邪由气分传入营分的表现。

此时应观察神志有无异常表现,警惕湿热邪毒传入营血,内陷习包的重证。

③高热烦渴应补充水分,予流食,食多汗的水果,如西瓜、甘蔗水。

热退邪减可逐渐改素半流饮食。

切忌饮食骤然增加而导致病情反复。

④中药宜偏凉服用
⑤高热不退,可配合物理降温及针刺退热。

(3)热入营血证:
①中药中宜偏凉服,以防助热动血。

②加强口腔护理和褥疮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及褥疮。

③了解和观察大便的色、量、性状,如有可疑,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潜血试验等)。

④如发现下腹部突发剧痛、拒按,腹壁紧张,则提示有穿孔可能,立即报告医生。

并做好输血准备或请外科医师会诊。

若下血过多,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血压下降等为气随血脱之险候,应及时抢救。

⑤有皮肤斑疹者,做好皮肤护理及保护,预防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