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德育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德育体会

篇一: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初探

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中职学校学生产生行为问题的外部原因及其内部诱因。对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出了,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重视激励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来自于由于各种因素未能进入普高的初中毕业生,在传统的教育中,中小学的阶段基本往往以机械的书本知识的教育为主,忽视良好性情的培养,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加之在现行的评价体制中,分数占绝大部分比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措施不力,加上社会上的不良思潮的诱导、学生自己主观上认识不成熟,导致很多的中职学生在日常的行为表现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与预期轨道发生偏离。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已经成为中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表现存在问题。

为追求中职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最佳效果,我们首先要厘清中职学校学生行为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缺陷。有很多学生入学以来,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得过且过,有的连基本的学习任务都完成不了,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无动于衷,厌学情绪严重。纪律上自由散漫,少数学生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正确的思想,对老师的教导,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持一种厌烦、逆反的心理。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纪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难辨是非,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强,互相攀比,虚荣心强。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社会缺乏责任感缺失。

二、中职学生行为问题的成因

家庭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对学生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与产生的影响也是最早、最深远、持久的。家庭成员的言行对学生起着言传身

教的作用,这些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父母长辈的不文明行为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中职学生中很多家庭父母关系不和,个别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双亡,孩子从幼小就缺少温暖和关爱,使学生的心理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导致性格扭曲,个性偏激。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

重要场景之一,学校中的教育方法、整体风气等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有些学校只重视了教学效果,学生的就业率与升学率,而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有: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多采用训斥、挖苦、讽刺等方法,有的甚至会采用体罚;有的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正确,例如重智育轻德育,对成绩差的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等;有一部分教师不注重自己行为对学生的产生的影响,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便无法教育学生。

学生有很多不良行为的产生除外部诱因外,还有诸多内因。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各种思维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他们的成人意识、独立意识等各种意识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加强。他们会经常觉得家长、老师不理解他们,当受到过多的指责、批评后,就会对家长、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刻意的回避,有的甚至是会在行为上背离,形成逆反、疑惧心理。正是因为受到这样的心理的影响,有很多行为不良学生往往不能清楚的认识正确的自我,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尖锐地对立起来,往往容易出现各种不良行为。

三、对中职学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建议

⑴创造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环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要树立起全员行为规范化的观念,建立起以校领导为核心,校团委、学生会、班

主任为骨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小组。

[1]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激励并感染学生去进行模仿。古谚有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育不一定是在学校里的教室里进行的,要努力的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文化品位在有形无形中得到提高。建议学校可以从校歌、班歌的编拟、升旗仪式、好人好事、学习榜样、校报、校训等方面出发,让这些因素发挥它们陶冶、激励、感染学生的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的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⑵重视激励的作用。

激励教育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挖掘自身潜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发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激励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人和成才,成就自己服务社会。激励教育,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内在的力量,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个人的需要,主动地调适充实和丰富自己时,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2]中职学生一般处在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在教育学上被称“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是人

的心理情绪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以及心理冲突最多的一个阶段,由于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弱,自律能力不够强如何引导他们完成并不轻松的习任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话题,这就需要我们改进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采用以激励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善于及时发现总结其优点,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观点,可以制定激励制度,实施激励评价。让他们既看到困难又看到希望。教师通过激励,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重新做好人生规划,重新点燃他们人生的激情。

. 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他们心理渐趋成熟,追求人格独立。在人生目标、价值追求、处事原则和态度等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维。虽然在思想和生活上对家庭既有一定的依赖性,又强烈地希望能够摆脱家长的束缚,独立自由地学习生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9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3]很多家长往往不理解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在孩子表现不佳时候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冷嘲热讽,粗暴训斥,对孩子的成长,学习和生活漠不关心。无形中使学生有了被遗弃的感觉,对自己,家庭和社会丧失了责任感。因此,作为中职教育者,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活动,或通过电话与家长探讨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